海報製作:方金洋
新華社天津5月2日電(記者尹思源)天津海河東岸有一片磚紅色建築群,是天津棉三創意街區,今年“五一”假期,“2023步棉夜巷市集”在這裡正式開啟。
“這是一場老廠房與新潮流的直接碰撞。”4月30日晚,家住附近的何先生專門帶着家人來到這裡,100余個非遺文化、傳統民俗、特色文創、網紅美食及藝術創意特色攤位匯聚在百年歷史的樓宇間。
“棉三創意街區的前身是天津棉紡三廠,廠房有上百年歷史。”天津市河東區産業發展促進局副局長劉夢姣介紹,進入21世紀,隨着天津工業戰略東移、老企業搬遷改造,紡織企業、化工企業、機械企業相繼搬遷。“這裡的發展歷程也是天津經濟發展,城市變遷的縮影。”
劉夢姣介紹,棉三創意街區保留了“棉三”的名稱,遵循“先保護再利用”的原則,充分利用老廠房原有的空間格局,採用新與舊、古樸與現代、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表現手法,構建了一個既延續工業遺産歷史肌理、又體現時尚街區活力的創意産業集群。
漫步在“步棉夜巷”的商戶之間,各類非遺産品吸引了往來游客駐足。天津棉三創意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強介紹,本屆市集於2023年4月28日16點開始至10月8日結束,期間將按月更換不同主題。
在天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天津趙大肚子燒麥”攤位上,第五代傳承人趙國權用“走槌”搟制着燒麥皮,不一會兒,一張張像花兒一樣的燒麥皮就搟制完成,包上特製餡料,一個個“大肚燒麥”就製作完畢。
市民王女士帶着女兒在攤位前邊品嘗美食,邊看著各類非遺項目的介紹。“在這裡既能和其他夜市一樣吃到各色美食,還能學習非遺文化,和孩子一起感受文化遺産的魅力。”她説。
“天津是一座有着6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産。選擇非遺作為首期主題,也將天津特色與棉三創意街區的特色結合在一起。”陳強介紹,2020年,“天津第三棉紡織廠”成功入選國家第四批工業遺産名錄,“希望市民能夠在夜市上體會文化和歷史的傳承。”他説。
“‘五一’假期,天津多個旅游熱門景點迎來游客潮,夜間經濟成了文旅産業新的發力點。”天津市河東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姚善敬説,“河東區已初步形成長期夜市與短期市集互補、室內與露天貫通、海河東岸經濟帶與津濱大道商圈聯動的發展新模式,夜間經濟成為助推商旅文融發展、拉動消費升級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