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網友,上午好。歡迎點擊新華訪談,獲得“魯班獎”是每一個建築人的夢想。今天上午,2005年度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的頒獎儀式在京西賓館舉行,有85項工程獲此殊榮。廣東國華粵電台山發電有限公司2*600MW機組工程就在其中,我們今天專門邀請到承建和參建此項工程的企業負責人來到我們的演播室,聽他們來講述“魯班傳人”的故事,來到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廣東火電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劉龍武、天津電力建設公司副總經理尹秀貴、廣東省電力第一工程局副總經理林鎮周。首先代表我們的網友歡迎三位的到來。 [11:59] | [主持人] 魯班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但是魯班獎對於建築人的意義大家可能還有所不知,我想首先請嘉賓談談魯班獎的由來以及在業內的影響。 [11:59] | [劉龍武(廣東火電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 魯班的故事,大家比較清楚。魯班獎的來源也是引用了魯班的故事,魯班是古代的工匠師,也是大家比較敬重的人。國家從1987年將魯班獎引入到建築行業。從1987年初,只有幾個魯班獎,到2005年已有85個獲獎單位。在這個過程裏,它的意義是比較大的,主要推動了全國建築行業的質量水平。對企業來説,魯班獎標誌着誠信,對社會展示了國家認可企業的誠信,説明企業達到了這個水平。每一屆評審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都要經過好多層的評審,它是在大量的初選中,優中選優得出的結果。它代表了國家在建築行業的最高質量獎。 [12:00] | [主持人] 下面讓我們的網友簡單了解一下這幾家企業,請幾位嘉賓先簡單地介紹一下各自所在的公司。 [12:01] | [尹秀貴(天津電力建設公司副總經理)] 我來自天津電建。它是華北網局直屬的施工企業,1964年成立,到現在已經有42年的歷史。在這42年中,企業前期發展比較慢,因為工程量和地處的位置受到一點兒影響,1995年,國家經濟提速以後,天津電建承接工程越來越多,目前基本上覆蓋了廣東、廣西、湖南、浙江、內蒙古以及京津唐等地。企業員工有12000多人,建機組容量達12000多千瓦。2005年交接了580萬千瓦機組的容量,這一年幹完了原來需要3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幹完的活。 [12:02] | [劉龍武] 廣州火電應該説是南方的一匹黑馬。公司是國家一級總承包企業,同時還有施政、道路、環保等方面的資質。在電力行業幹了半個世紀,尤其在廣東省內和周邊地區,總體完成機組容量達2000萬千瓦,鍋爐總容量32000噸小時。常規電站是我們的主力,我們同時還介入了垃圾電站、脫硫、核電等方面的建設。公司在這麼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和技術工人,現在固定的職工是3800人,技術人員已經達到1000多人,在人員實力方面是相當穩定的,在建機組人數已經達到1萬多人。在管理上,公司引進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管理工程。在技術創新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公司正在持續穩步的發展。 [12:03] | [林鎮周(廣東省電力第一工程局副總經理)] 非常感謝主持人,也非常感謝各位網友,特別感謝新華網給我們這樣一個好的機會來交流一下剛剛獲得魯班獎的喜悅心情。我來自廣東省電力第一工程局,現在我把企業的情況作一下簡單介紹。廣電一局成立於1949年8月10日,它是從當地的水電工程單位發展成為現在以電力為主的綜合企業。目前企業擁有資質主要有:電力總承包一級、高聳構築一級、房屋建築總承包二級、消防專業工程二級,同時擁有鍋爐安裝資質A級。我們企業雖然是老企業,但這幾年煥發了新的生機,特別是最近幾年電力大發展,使我們企業有了長足發展的態勢。在2005年,不僅獲得了兩項魯班獎,同時施工總産值躍上歷史新高,達到55億。現在總裝機容量達到2000萬千瓦,建設項目包括大型水電站、火電廠等超過100座。 [12:07] | [林鎮周] 我們企業這幾年還非常注意培養新生力量,企業在職員工已經達到22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達到了1000多人,有資質的二級以上項目經理130多人。公司有這樣一個好的優良傳統,加上年輕化的管理團隊,使我們在承接工程項目過程中,能夠按照企業的方針目標,按照體系的要求,精益求精,把每項工作做好。因此,我們在2005年獲得兩項魯班獎。借此機會公司感謝國華粵電台山發電廠在這個項目中給我們的好機會。 [12:07] | [主持人] 魯班獎的獲得凝聚了工程所有人員的心血,劉總的企業承建了廣東國華粵電台山發電有限公司2 600MW機組工程1號機組,尹總承建2號機組,林總參加了1號機組的土建部分。這個代表魯班獎的小金人,帶給大家很多喜悅。我們知道,這個小金人對企業今後的道路還意味着很多,大家能不能談談獲得魯班獎,對三位各自的企業意味着什麼? [12:08] | [劉龍武] 獲得魯班獎,讓企業在創造精品這條路上得到了提升,特別是從策劃到獲獎這個過程,也是一種管理提升的過程。管理提升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更大,就像我們2005年做到這麼高水平,2006年公司將完成600萬千瓦機組的移交,這是管理上提升的證明。同時對於我們來説,拿到魯班獎以後,公司有一種社會責任感,因為這是社會公眾給了我們的一種標誌。這種責任標誌,我們要維護它,要把企業做好,讓員工有這種意識。 [12:10] | [尹秀貴] 在開始承建這個工程的時候,我記得國華&山總經理就跟我們説過一句話,必須要把這個“小老頭”請回到我們企業去!也就是説當時拿魯班獎的目的非常明確。第一次拿魯班獎,我個人心理是非常激動的,對於天津電建來説,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40多年過去了,我們終於拿到了魯班獎,實現了幾代電建人的共同心願。這是我們參戰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也離不開業主方、設計方、監理方以及相關單位對我們的幫助。 [12:12] | [尹秀貴] 能夠實現這個願望,對企業以後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首先,企業得到了一種信譽度。拿到魯班獎,企業的信譽得到了保障。第二,對企業的管理有一個高度的提升。魯班獎是建立在好中選好、優中選優、精中選精的基礎上。通過這次拿魯班獎,激勵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再接再厲,發揚創魯班精神,把工作做得更好;我們每做出一個工程都要讓客戶滿意、讓社會滿意。 [12:14] | [林鎮周] 這次是廣電一局第二次圓了“魯班”夢。在15年前,我們已經獲得了一次魯班獎。魯班獎是每個建築單位都是夢寐以求的。能夠獲得魯班獎也意味着我們企業上了&&,達到了這樣一個水平,尤其是展示了企業在建築施工過程中的誠信。在2005年魯班獎頒獎會上,建設部的胡部長説了,“獲得魯班獎,證明了企業在誠信的履行合同,誠信的對社會作出承諾。”這也意味着我們企業向社會上證明我們的誠信。我們這樣的施工企業一定要負起我們的社會責任,多創優質工程。 [12:16] | [林鎮周] 第二,獲得魯班獎,也意味着我們的企業管理達到了一個新的&階。大家都知道,建築業企業非常多,在建的工程項目更加的多,而能夠獲得魯班獎的,卻又少之又少。所以企業在管理、施工技術人員配置上沒有達到更高的層次,是拿不到魯班獎的。第三,企業能夠獲得魯班獎,意味着企業在未來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建設出更多的優良工程,為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包括電力事業的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真正履行起大型施工企業的社會責任,多創魯班獎,多創精品工程。 [12:16] | [主持人] 建築行業關係着國計民生,但是普通老百姓對於工業工程項目還不是很熟悉。三位嘉賓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廣東國華粵電台山發電有限公司2*600MW機組工程項目”,以及這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的出現了那些方面的困難? [12:17] | [尹秀貴] 這個項目是國家“十五”期間的重點工程之一,也是廣東的重點項目,同時是西電東送的電源支撐點。2001年國華開始和粵電資産組合成立有限公司,才開始運作這個項目。工程總的裝機容量是900萬千瓦,一期分兩次建設,這次獲得魯班獎是2&60萬機組。完成這項工程難度是有很大的。第一,項目前期停留的時間比較長。國華接收之前,這個項目已經有十年的建設期,就是停在那兒。國華接收以後有一個重新管理整合的過程,管理角度有一定的難度。新的單位、新的業主方,南北方幾家施工單位在一起,管理整合難度是非常大的。 [12:21] | [尹秀貴] 第二,它面臨南海,受季節性影響比較大。經常會出現颱風和暴雨的侵擾。我記得兩台機組在建設期間,2002年,出現三次大的颱風,2003年也是三次大的颱風,最高已經達到15級。現場受颱風的影響,在組織生産的角度和提高工程質量上,確實有很大的難處。第三,項目的主機設備都是引進的是美國設備,但是它是國産化的形式製造出來的,在製造、安裝、調試方面沒有成熟的經驗,這就給了我們建設者造成不小的難度。第四,設計的角度。設計方廣東省電力設計院第一次搞60萬機組,沒有經驗可參考,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有很多接口。針對這些問題,從業主方的角度出發,我們形成一個共管小組,就是在施工過程中充分體現出設計的優點,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盡量避免因為設計不足出現的一些失誤。 [12:21] | [主持人] 據我了解,工程歷時25個月,我也聽説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能不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12:22] | [尹秀貴] 北方人到南方施工的確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比如説在廣東,多雨、潮濕、悶熱,這種氣候在北方很少見,但是在南方這是家常便飯。北方的隊伍到南方去以後如何像南方隊伍那樣建工程,創魯班,難度確實不小。舉個例子,夏天的時候,早上一起來就覺得蒸桑拿浴的感覺,更何況還要幹活。但是作為企業不僅要保證勞動者的利益,還要把合同規定的項目完成,我們就想了很多因地制宜的辦法。一是向劉總他們請教,在當地有什麼飲品可以防暑降溫,我們從生活區送到現場去,一天送兩到三次。第二,在生活區裏,給每一個住宿裝空調,保證施工人員從現場幹完活以後有一個涼爽的休息環境。第三,建一個好的生活區,使員工在工作之餘能夠有能夠有休閒運動的地方。保證員工既有充分的精力幹活,也有充分的時間休息。 [12:25] | [劉龍武] 在25個月的工程建設中,確實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第一,天津電建是從北方過來的,廣東火電第一次跟天津電建合作。開始大家在合作時有一點顧慮,但在業主的統一領導下,我們形成了一個艦隊,業主是船長,我們是船員。這也是我們拿魯班獎的最重要原因。第二,在這個工程建設中,最難得的一點,我們用最短的工期創全國一流的工程。2003年是非典時期,所有人員住在電廠裏,人員不能流動,但又要幹工程。當時在電纜等到貨比較晚的情況下,公司發動全體員工,克服非典的影響,把作業計劃排細,把工作分到每個組裏,搶了一兩個月的工期,廣電一局也給了我們大量的支持,最後達到了12月9號機組移交的目標。最難忘的是8月18號,就是點火的那天,在場的業主、監理都感動的熱淚盈眶。 [12:28] | [主持人] 有人説建築行業魚龍混雜,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你們在走過來的過程當中有什麼最難忘的故事? [12:29] | [尹秀貴] 在1995年之前還有華北學院,當時隸屬華北電管局,我們是他們的下屬企業。1995年以後,電廠建設非常不飽滿,任務量少了,企業出現大量的閒置人員。在秦皇島建完兩台30萬機組以後,大家有一個形象比喻叫做“跑步下崗”。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李鵬提出“9511”,保北京用電,我們才得到了一些任務。“9511”以後,市場萎縮,工程就又沒了。企業要發展,就的面臨如何減員增效。陳總經理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保企業穩定,經過三次“消腫”,人員才得到真正的精簡。 [12:32] | [劉龍武] 廣東火電遇到廣東省改革開放機遇。改革開放以後,整體隊伍是比較穩定的,每年都有一定的任務,發展還是比較順利的。但在2000年,電力走下坡路,那時候日子也非常難過。面臨着銀行要封我們帳戶的情況下,我們最後還是解決了2000多號員工工資發放的問題。2001年,國華&山推第一個機組的項目,我們全力參與投標,當時我們和尹總還是投標過程中的競爭對手,最後廣東火電憑藉實力中標,當時對整個企業來説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12:35] | [主持人] 在2005年的魯班領獎&上,廣東省電力第一工程局以參建國華粵電台山電廠和廣東橫瀝變電站的身份同時獲得兩項“魯班獎”,特別令人矚目。是不是有些經驗可以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12:38] | [林鎮周] 作為國有電力施工企業,它的發展過程大的方面都受國家的行業政策影響。尤其是廣電一局歷史發展過程更曲折一點。真正使我們企業能夠走入市場,還是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尤其是廣東的改革開放。在80年代,我們基本上是被推上了市場。在電力建設低潮的時候,企業也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最低的時候,一年完成總産值才4個億,而2005年是15個億。在困難的時期,企業逐步逐步磨煉過來。感觸比較深的還是面對大改革,對我們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廣電一局通過參加國華&山工程,學習到很多先進的管理經驗,使我們企業逐步的、更好的適應了市場,從原來的幹幾個億,到現在十幾個億,我們還能夠做更好。 [12:40] | [主持人] 正如消費者消費時喜歡選擇名牌一樣,魯班獎就是建築行業的一面旗幟,一塊金子招牌,我們祝福所有獲此殊榮的建築人,因為在榮譽的背後,他們付出的是辛勤勞動和汗水,感謝幾位來到新華網演播室,也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本次訪談到此結束! [12: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