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頻道]以"低碳發展與生態城市"為年度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于9月24日8時30分在濱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15:01]
[主持人]出席第二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的主要領導和嘉賓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中共天津市委副書記濱海新區區委書記何立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兼貿易和政務工業部部長李奕賢,歐洲聯盟駐中國代表團歐洲聯盟駐華大使艾德和,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ICLEI國際環境理事會副秘書長康納德奧托茨爾曼,廣東省深圳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秘書長呂銳鋒,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院長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進度聯盟理事長王忠敏,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中國生態與經濟學會副部長潘家華,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項目總監拉瑟古斯塔夫松,美國政府官員美國加州前環保局局長作家、演説家特裏泰敏,清華大學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何建坤,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副主任藺雪峰。下面有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主持第一階段討論。 [09:00]
[魏建國]尊敬的各位領導,如果説十多年前下雨刮風對中國老百姓來説只是關係到出門帶傘、冷暖換衣的話,那麼今天這種自然現象已經關係到人類的健康、全球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的命運和地球的存亡。為此,我國去年一共舉行了三十多場關于低碳生態方面的國際論壇和高端學術會議,比前一年(2009年)增加了一倍多。其中有八場會議是屬于首屆舉行的,更重要的是去年以來,無論是我國的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還是老百姓,都在關注和推動我國低碳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在我國提出以生態城市和低碳城市為發展目標的地一級的城市已經達到了259個,佔相關城市的比例達到90.2%,本屆論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召開的。我所主持的本時段的論壇共有七位演講嘉賓,他們將圍繞低碳發展與生態城市這一主題,從政府、學者、企業以及各種不同的視野和角度來進行探討。[09:01]
[魏建國]第一位演講的嘉賓是我所敬重的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解振華先生,解振華先生是一位專家型的領導。他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從事了環境保護工作,1993年起就擔任了我們國家環保局局長,為全球的環保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此,他還獲得了聯合國環保署的世保環境獎、全球環境領導獎以及世界銀行所頒發的綠色環境特別獎。他長期在政府部門從事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並在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擔任了中國代表團團長。他現在正準備參加在南非德班舉行的下一屆世界氣候大會,他能出席我們這次會議,並且到會演講。他的題目是《以建設低碳生態城市為契機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讓我們以熱烈掌聲歡迎解振華部長![09:03]
[解振華]尊敬的各位部長、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時值金秋,我們在天津參加第二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博覽會。首先我代表國家發展改革委對論壇的召開和博覽會的開幕式表示熱烈的祝賀!當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快發展的歷史階段,2010年底城市化率已經達到47.5%,到“十二五”末將超過51%,城市在經濟社會的生活當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發揮著越來越重大的作用。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過程當中所採取的經濟技術路線,對我國未來能源需求和溫室氣體的排放具有重要的鎖定效應。這就要求我們在城市化的過程當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多地採用低碳、節能、環保的技術,切實加強低碳城市和生態城市建設,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天津市作為首批國家低碳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在推進低碳城市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積累了有益經驗。由天津主辦生態城市論壇暨博覽會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這次會議的主題確定為“低碳發展與生態城市”,體現了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體現了社會各界對建設低碳城市、生態城市的關心和支援。 [09:04]
[解振華]女士們、先生們,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過程當中,面臨著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多重挑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綠色低碳發展,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之一,採取了一係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與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十一五”期間,我們以能源消費年均增長6.6%,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費彈性係數由“十五”時期的1.04下降到0.59。全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了19.1%,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億噸。“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新時期我國發展的重要政策導向,“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提出到2015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的能耗比2010年要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10年要降低17%,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減少8%-10%,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的比重達到11.4%等約束性的指標,並提出了經濟增速預期的目標是7%,資源産出率要提高15%,以及合理的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政策導向。這充分表明瞭我國政府加快推進科學發展的決心。[09:06]
[解振華]為落實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近期國務院批準發布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重點從十個方面推進綠色、低碳的發展。一是強化目標責任,國家已將“十二五”能耗和碳強度下降目標分解落實到了各個地方,相應的任務落實到了部門和行業,要進一步地健全、統計、監測和考核體係,對于地方部門節能減排,降低碳強度的目標和任務完成的情況進行評價考核,考核的結果將納入政府的績效管理,實行問責制。下周二國務院將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十一五”期間作出貢獻的省市政府進行表揚。二是優化産業結構,大力發展服務業和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過快增長,強化節能、環保、土地、安全等指標約束,加快淘汰落後産能,推動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形成節能減碳的産業體係。[09:07]
[解振華]三是優化能源結構,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煤炭清潔生産和利用,鼓勵發展清潔高效大容量的燃煤機組,加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力度,推進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發展核電,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水電,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四是實施重點工程,要實施節能改造工程,重大節能技術産業化示范工程、節能産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和節能管理能力建設工程。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工程,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和脫硫脫銷工程。實施迴圈經濟的重點工程,要建設一百個資源綜合利用的示范基地,五十個城市礦産的示范基地,五個再制造産業聚集區,實施工業過程溫室氣體控排技術示范工程,碳普及利用和封存技術的示范項目和高排放産品節約替代工程。繼續實施生態建設的重點工程,努力增加森林的碳排放。 [09:07]
[解振華]五是加強節能低碳的管理,開展能效水準對標活動,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的節能減排,在工業領域要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在建築領域要開展“綠色建築行動”,在交通領域要開展“車船路網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加強農業和農村、商業和民用、公共機構的節能減排,大力推動全社會低碳行動。開展低碳機關、低碳校園、低碳場館等創建活動。六是大力發展迴圈經濟,編制全國迴圈經濟發展規劃和重點領域專項規劃,深化迴圈經濟的示范試點,推廣迴圈經濟的典型模式,組織實施迴圈經濟“十百千”示范行動,即實施迴圈經濟十大工程,創建百個迴圈經濟示范城市和鄉鎮培育千家迴圈經濟的示范企業。實施迴圈經濟發展由試點向示范推廣和轉變。[09:08]
[解振華]七是加快低碳技術的研發應用,加強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科學研究,組織開展節能減碳共性關鍵和前沿技術攻關,實施節能減碳重大技術與裝備産業化工程,重點支援高效節能電機、半導體照明、低頻率余熱利用等關鍵低碳技術與社會的産業化,加快節能減碳技術推廣和應用。八是完善相關經濟政策,理順資源性産品的價格關係,推行居民用電、用水階梯電價,全面推行供熱計量收費,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的實施力度,完善污水處理費的政策,改革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深化採用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産品等鼓勵性的支援機制,推進資源稅制的改革,推動落實和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稅收政策,加大各類金融機構對節能減排、低碳項目的信貸支援力度,建立銀行綠色評級制度。九是扎實推進低碳試點,深入開展五省八市低碳試點,編制試點省和城市的低碳發展規劃,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低碳發展模式。率先形成有利于低碳發展的政策體係和體制機制,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工業、建築、交通體係,適時擴大低碳試點的內容和范圍。開展低碳産業園區、低碳社區、低碳商業等試點示范。十是健全相關的體制機制,健全節能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推廣節能減碳市場化的機制,出臺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暫行辦法,推動開展自願減排交易活動。根據形勢的發展並結合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要求,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推行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運作特許經營,加快節能、環保標準體係建設,促進用能産品能效水準快速提升。加快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係,探索建立低碳産品的標識和認證制度。 [09:10]
[解振華]我們在規劃當中所有措施的實施和工程的實施大體上在“十二五”期間,需要在這個領域投資兩萬億人民幣。“十二五”我國綠色低碳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的確立是統籌考慮國際國內兩個大局,著眼于實現科學發展和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採取的重大舉措,是對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貫徹實施好這些政策措施,關鍵是要將其落實到各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特別是落實到城市建設的過程中,落實到城市的産業、交通、建築、社區、消費等方方面面。因此,低碳城市和生態城市建設對于我國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女士們、先生們,還有兩個多月,將在南非的德班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去年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坎昆會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達成了《坎昆協議》,增進了互信,擴大了共識,繼續推動了談判的進程,為積極推動坎昆會議取得積極的成果。我國去年10月份在天津承辦了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會議,天津會議的成功召開為坎昆會議取得積極的成果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我們認為,今年的德班會議應繼續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和《京都議定書》雙軌的架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主要完成四個方面的談判任務。[09:10]
[解振華]一是確定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量化減排指標。二是明確非公約發達國家在公約下承擔與其他發達國家可比的減排承諾,確定發展中國家自主減排行動。三是切實落實有關事業、資金、技術轉讓方面的安排。四是細化《坎昆協議》當中有關“三合”和透明度的具體安排。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都在為德班會議取得進展進行積極的努力,希望會議能夠取得圓滿均衡的積極成效。女士們、先生們,“十二五”是我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時期,相信本次論壇的召開不僅將加快天津綠色低碳發展的步伐,也會為我國探索低碳城市和生態城市建設提供重要的啟示。最後,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09:15]
[魏建國]非常感謝解部長!他讓我們學習了很多知識,也了解了當前整個世界的環保和氣候的形勢。他是在百忙之中來到我們這次論壇,讓我們分享了他的智慧,我建議,大家再次用掌聲感謝他![09:17]
[魏建國]下面演講的嘉賓是國際地方環境理事會秘書長康納德奧托茨爾曼先生。他所在的地方國際理事會在全球有一千七百多家會員,在七十多個國家設有機構,他本人不僅擔任過生態城市弗賴堡市的環境規劃部門的領導,具有實踐經驗,他還需要扎實的理論素養,在地方環境規劃方面和管理以及非機動車的城市交通方面有著卓越的理論貢獻。他出版了十一本書,並在世界各種雜志上發表了數以百計的文章,在全球二百多次會議上發表過演講,是一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理論的科學家。他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國際角度看低碳城市的特點》,掌聲有請![09:18]
[康納德奧托茨爾曼]尊敬的魏建國先生,女士們、先生們、尊敬的嘉賓,早上好!今天我非常榮幸有這樣的機會能夠跟大家講一講從一個國際的視野來看一下生態城市的特點。首先我想要給大家開門見山地看一下,我們從太空當中看到的地球,我們能看到,城市實際上只佔到了1.2%的地球表面,但是有50%的全球人口都住在城市當中,而且有75%的全世界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都是來自于城市。所以城市是全球經濟的一個引擎,一百個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佔全世界GDP的30%。像一些巨型城市,比方説北京就有很多的人,在這些城市當中,一個城市大概相當于150個最小的聯合國成員。所以在城市中進行生産、消耗、污染,我們一定要下決心繼續我們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從經濟上,還有從環境角度都是如此。我們看一下全球的趨勢,我相信很多趨勢都是非常具有警示性的,我們知道現在全球變暖還在繼續,還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現在看一下物種,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多樣性都已經減少的很劇烈了。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自然資源,比如礦産、油氣等等,我們在看到這些曲線的時候,能夠看到水資源的短缺,這種情況在世界上很多地區都會發生。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全球的糧食産量也面臨著危機,全球的人口劇增,城市化也在繼續進行。所有全球趨勢對于我們來説都不是非常好的一個預警。因為2020年、2030年的時候,可能情況會比現在惡化得多。因此我們認為城市應當能夠很好的影響所有的全球進程和趨勢。 [09:25]
[康納德奧托茨爾曼]我們再來看一下如何對很多人提供體面的住房,在全球人口激增的時候,四年之後全世界人口可能達到70億,甚至達到100億。所以這些人大多會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2/3的人會居住在城市。那時候我們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地在未來的四十年中,也就是2050年我們需要創建同樣的城市容量,而這個容量是在過去四千年中才創建出來的,也就是説我們需要建立道路、學校、幼兒園、停車場、公園等等設施,同時我們在今後四十年中需要完成我們在過去四千年所做的工作。中國現在正在經歷著快速的城鎮化發展,而且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所以中國可能需要更多的關注這些任務,而且中國還需要進一步的拓展城市的容量。但是我們知道在全球的范圍之內,很難想像我們如何能夠在四十年中完成這樣的工作,我們必須要有資源、錢和水,也必須有鋼材、能量等等。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需要有一個城市進行非常快速和重大的轉變,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生態的能效、進一步降低碳排放、提升城市更強的環境友好型,而且具有更強的抗災能力,我們需要有綠色的城市經濟,而且必須在建造我們的城市以及在建造新城、改造舊城的時候進一步降低這些城市的風險,最終我們能夠確保所有城市的居民能夠具有一種非常健康和快樂的生活。 [09:26]
[康納德奧托茨爾曼]提到生態城市,這也是我們今天的主題。生態是有兩種含義的,第一種是生態環境,也就是我們需要對環境帶來最小的影響,同時也有一種經濟含義。我們要使用盡可能少的資源,而且也不要浪費我們的資源、精力和時間。生態城市既是一種生態層面上的現象,也是一種經濟層面上的現象。當我們談到生態城市的時候,還有其他的一些口號,也有其他的術語,比如説像能源效率、生態效率、綠色城市經濟、低碳經濟、生物多樣性、自然環境風險承受能力等等。無論我們使用的是什麼樣的口號或標語,實際上它們的含義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需要這樣的城市,它能夠給我們提供體面的生存條件,對于所有的城市居民來説,我們應該盡可能減少對于資源的消耗,而且我們也應該盡可能地減少對于環境的污染。所以基本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在低風險方面劃了一個圈,這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永遠都不要忘記。因為我們已經在日本看到,福島核電站爆發了核危機,當我們不斷提升和使用技術的時候,如果出現了一些全國性的影響災害或者對于鄰國造成影響的技術性災難的話,也許對于我們來説應該看看其他的解決方案,應該看一下那些提供低風險的解決方案,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談到生態城市未來的時候,首先我們應該來看迴圈經濟,就像是中國發改委副主任所介紹的迴圈經濟概念。 [09:28]
[康納德奧托茨爾曼]其次我們需要關注有很多的分散化的解決方案,這樣我們在技術出現故障、事故、供應短缺風險的時候,這些風險能夠被分攤和進一步的減緩。所以就生態城市的地點以及土地的使用情況來看,毫不疑問我們也需要採取一種分散化的方法,我們基于實際的地理情況進行城市規劃,而非只是遵循地産開發商的利益。因此對于城市規劃的人員來説,我們打造生態城市的時候要綜合考慮水資源、土地資源以及地方氣候等等因素之間的協調,還包括自然通風等等。我知道我們已經在世界上建造了很多所謂的生態城市,比如説有一些生態城市建造在沙漠裏面,在那裏根本沒有水,所以從原則上來説,這種生態城市對于人的生活是非常不友好的。所以我們在打造生態城市的時候不應該把生態城市的概念搞錯了,從一開始就把它建再一個錯誤的地方。[09:29]
[康納德奧托茨爾曼]另外我們在打造城市的時候,有時候也會建造在非常寶貴的農業土地資源上,這也會與糧爭地,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降低這種風險,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在城市地區進一步增強植被的覆蓋率,另外需要進一步打造森林等綠色風景。我建議我們在建造生態城市的時候應該了解這些居民有什麼樣的需求和想法,這樣我們在打造城市的時候能夠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要。我們在城市設計,以及在建築物的規模、建築物的綠地范圍等等因素,我們都需要來盡可能多的考慮居民需求。而且我們需要更多的考慮居住區、購物區、工作區等不同的功能區之間的協調,這樣我們就能夠避免在一個城市一邊睡覺,但是還需要開車30公里再到每天上班的地方去。之後我們還需要關注彈性的建築物,換句話説,這些建築物必須有抗風險的能力,除此之外這些建築物必須有減少碳的排放,同時要減少基礎設施的風險。就交通來説,我們也是非常的關注生態移動性這樣的概念。毫無疑問,它是我們的重中之重。首先,它必須要是交通友好型的城市,我們必須能夠讓人們盡可能多的步行,比如從家走到學校或工作場所。如果距離很遠,我們也應該來使用更加清潔的交通方式,比如自行車還有其他類似的交通方式。如果這種交通方式不奏效,我們還可以使用電動汽車。對于那些距離太遠的人,我們也可以採取公共交通,之後我們可以一起拼車,我們通過這樣的方法管理人們的出行,我們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我們的能源使用率。 [09:31]
[康納德奧托茨爾曼]就能源來説,我認為我們應該非常關注能源安全的問題,我們必須確保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無論是在使用各種各樣的能源的時候,我們都需要來關注這一點。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減少大樓的能源消耗,我們可以採取清潔能源,而且我們還盡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因為這些能源都是大自然免費提供給我們的。而且我們還需要來關注一些小的迴圈經濟體裏面的當地可用的能源,比如當地的廢物、生物質能等等。之後我們還需要來考慮其他的後備性的能源,比如説地區性的和全國性的能源供應體係,就物資或者材料來説,我們需要在能源、材料的迴圈方面實現最好的目標,也就是説我們不應該把這些垃圾廢棄不用,我們應該進一步提升對這些材料再回收、再利用。我們應該對這些東西迴圈使用,這樣某些産品能夠進入到迴圈係統當中來,並且生成其他的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投入再利用。[09:32]
[康納德奧托茨爾曼]在我們看來有一個比較新的方向,我們應該關注對于廢棄物的再生和再利用,對于城市的食品供應來説,我們可以在區域性的范圍之內,可以來對于食品的廢棄物進行再迴圈利用。當然,水還有衛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重點,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的水的利用率,同時我們需要減少對淡水的使用量。當然我們也需要加強對于廢水的處理利用,這些我們都已經很了解和熟悉了。同時我們還需要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我們需要給他們提供支付得起的房屋還有交通方式,我們還需要提供可用性以及可觸及的交通和住房,我知道在濱海新區已經把這項工作付諸實踐了。我們知道實際上對于打造生態城市來説,我們需要非常好的管理,我們需要制定出清晰的目標就,像濱海新區已經做的這樣,濱海新區這在方面做的非常好,另外我們需要獲得政治高層的支援,這一點我已經看到了。在濱海新區的政府機構、地方政府以及區一級地方政府機構,還有街道的辦事機構都在朝著同樣的方向努力,就是打造完好的生態城市。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對我們的工作進行評估和監測,這一點非常的重要,我看到天津濱海已經做到了,我建議有很多其他稱自己為生態城市的城市也能夠這樣做。這樣他們能夠來利用相應的指標來評估自己的所實現的真正的成果。這樣也能進一步促進我們所做的生態城市的工作,而且能夠對這些工作來進行測量,謝謝大家![09:33]
[魏建國]非常謝謝康納德奧托茨爾曼先生所作的精採發言!下面演講的嘉賓我先不説出他的名字,先引用他一篇著名的演講。他説:“兩千多年前,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先生説,人們聚集到城市是因為城市裏活得更美好。可如今,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城市已成為破壞大自然的一種最暴力的推土機。被工業文明綁架的城市已成為地球毀滅最大的罪魁禍首。” 我以上引用的演講就是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先生今年2月28號在清華大學的一篇著名演講《重建城市微迴圈一個即將發生的大趨勢》的開篇段落。仇部長是一位專家型的領導,他擁有經濟學、工學兩個博士學位,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等著名學府擔任客座教授,出版過十多部專著,同時兼任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國際史學IWA中國委員會主席。他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現狀、問題、對策,中國生態城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掌聲有請![09:35]
[仇保興]非常感謝主持人的引導!同時我接著我的老領導解振華先生的精採演講講一下中國生態城發展的回顧與展望。眾所周知,生態城市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時期,因為人們已經了解什麼是生態城市,生態城市將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但是因為我們生産和發展太快,從生態城市集中概念形成到大規模實施也就是僅僅三十多年的時間,沒有一個事物在人類歷史上從概念的提出就進入這麼大規模的實踐中。我們在生態城的理論研究、係統設計、機制完善都做到了,所以我們出現了一些問題。我今天的演講從生態城的趨勢、存在的問題、採取辦法等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我們來看生態城的建設已成燎原之勢。我國正式向發改委和建設部提出申請,要建設生態城已經有五十多年,而且遍布各省市,向輿論界表態或在黨代會、人代會報告中提出要朝著生態城的方向發展。正像剛才主席説的那樣,佔我國城市的90%以上,因為我們的時代要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而城市既是罪魁禍首,同時又是生態文明的載體。除北京、上海、天津這些城市之外,各個省都在建立生態城,而且會出現一個狀態,一方面生態城的建設是一個普及的現象,已經成為了燎原之勢。另一方面,生態城不是關起門來建設的,這意味著我們改革開放的第二波浪潮已經向國際敞開。我們許多生態城是跟發達國家聯合建設的,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形勢下,人類從來沒有共同的對待一個敵人,那就是氣候變化、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所以我們空前的團結、空前的一致,來解決這個緊迫性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抓手就是城市,因為城市排放了70%的二氧化碳氣體。[09:37]
[仇保興]城市是造成目前所有問題的症結,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又涌到城市裏,這就是一個矛盾。所以我們城市越是密集的地方,對生態環境影響越大的地方,提出生態城建設的呼聲也就越高。這是一個良好的趨勢,也是一個希望所在,但也是挑戰所在。這個挑戰存在于什麼地方?第一個挑戰,我們有些生態城選址是失敗的,因為人類要生活,動物也要生活,生態城的主要理念有兩個共生,第一與自然共生,第二與傳統文化共生。但是有一個國家和上海某一個房地産開發公司就在崇明島的一個生態最敏感的南端要建一個生態城,而且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了大量的設計。但是在東灘這個地方,它的物種是最豐富的,生態是最脆弱的,任何人為的改變都會導致幾千種物種的消失,而且有些物種是獨有的。在這個地方早就被我國政府確定為生態一類敏感區,不能做任何建設。但是我們有些房地産公司認定,我只要帶上一個“生態城”的牌子,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的開發。當然我們不會允許選址錯誤生態城的建設,所以也導致了一些外國政府的不理解,為什麼設計了一個生態城卻不上?因為選址錯誤。[09:39]
[仇保興]第二個挑戰,是交通模式的錯誤。我們許多生態城的開發包括建設盡管提出了生態,但是交通的設計完全是方便小汽車出航的。但是生態城必須是一個可步行的城市,原來在這張圖上完全可以看到,這是完全為了小汽車通行而設計的,道路密度很低,根本不適宜自行車或步行。後來在專家的指導下改成了右邊的圖,使得整個城市可步行了,這樣的變化是非常可喜的。在這個新城上,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沒有解決的城市更多。我們有許多生態城道路都是人走、騎自行車的。如果為了大卡車而設計、為了小轎車而設計,這個城市根本不可能低碳。第三個挑戰,借著生態城的名義搞大規模的房地産開發。這一類的現象相當普遍,所以有些房地産公司幾乎是綁架了生態城開發的模式,無非是在這裏蓋一批房子,然後留下一個爛攤子,拍拍屁股就走了。這種生態模式在英國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出現了,居住離工作地方距離非常遙遠,造成了大量的轉机式交通,同時生活環境也非常糟糕,這種房地産開發生態城的模式是非常有問題的。第四個挑戰,缺本地化的文化特徵傳承。我們有些城市建築非常漂亮,但是這些建築不適應當地的氣候,例如這個像飛碟一樣的建築,預示著未來用了許多高科技,但是這是一個北歐的建築師設計的。他按照北歐的套路設計,冬天非常寒冷,夏天非常涼爽,但是把這個東西搬到上海來,上海夏天是37度的高溫,結果這個建築在北歐雖然是節能的,但是在上海比其他建築的空調耗能多出三倍,就像一個蒸籠一樣,在天津就可以蒸狗不理包子。[09:40]
[仇保興]第五個挑戰,我們引進生態城的企業之間缺少一種生態迴圈的關係。比如在日本,一個生態城裏面,上游企業的廢物就是下遊企業的原料,這種迴圈體係倣造了大自然。所以二氧化碳的氣體排放是最低的,材料是最可以得到利用的。但是我國許多生態城不分青紅皂白,只要是企業就引進,而且有些是高污染、高排放,相互之間沒有聯繫的企業。這樣一來,主要的物質就不能迴圈利用了,就會産生非常大的污染排放和人工處理的成本。第六個挑戰,盲目地採用過高成本的技術。起點成本是可以控制的,但是盲目應用那些北歐的管道垃圾處理,這些垃圾處理的係統是極其昂貴的,而且每次都要大量的能源來抽真空,使垃圾在地底下蒸發,這些垃圾非常容易損壞土地。在中國有機垃圾比較多,而且呈現出多種狀態,非常容易發生管道堵塞,這種成本比國外成熟垃圾分類處理的國家高出很多倍,這對我們産生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人們理性搞技術,這是一種工業文明的殘余思維。第七個挑戰,社會分層、功能分區,在生態城的規劃當中仍然是多見的。人類提出城市的功能分區,把工業區、居住區、行政區等等進行分離,那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産物。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已經得到了糾正,必須提出土地的混合使用。土地混合使用有兩種,一種是把工業、居住等等産業進行混合,使交通更加低碳。另一種是不同收入階層進行混合,比如新加坡等等。這些使得不僅對自然的幹擾減少了,同時社會和諧也能促進發展。發達國家今年有一個教訓,就是把一個種群或者巨大的功能分區進行分離,造成了社會的騷亂和不和諧。第八個挑戰,缺乏本地性需求,缺乏對當地社會資本的了解。我們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國際組織,但它在中國北方援建了一個項目,叫“黃白玉生態城”,這個項目當時輿論界炒得沸沸揚揚,因為這個項目的指導者是著名的生態學家,《從搖籃到搖籃》的作者,這麼一個巨大生態品牌的村莊,但是沒有人居住,當地老百姓拒絕接受,所建的房子非常破爛,門都已經破了,沒有一個農民願意住到房子裏面去,房子里長滿了草,看上去是一副草木生態的樣子。 [09:44]
[仇保興]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有一些人總想把自己理想的生態方式強行植入到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國家,城市本質上是為了人的生活美好,首先讓人感覺到幸福。這種強制性的植入,不顧當地人的愛好、風俗、習慣的植入,最終是被村民所拋棄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把生態城的門檻條件設置好,因為這些門檻條件是最基礎的硬體。軟件我們還可以修改,但是如果硬體發生錯誤,就是剛性的錯誤,後人難以修改,只要修改,就會造成極大的代價。所以這個門檻首先是緊湊混合的用地模式,每個平方公里必須有一萬人居住,同時除了危險品生産之外,其他必須是混合的用地模式。其次是可再生能源的佔比必須要達到整個能耗的20%以上;第三是綠色建築要在所有建築種類之間大于80%;第四是要生物多樣性;第五是綠色交通,包括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應該佔65%以上。第六是拒絕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業項目,應該有一個對工業項目的門檻條件。這六項是最基礎的,避免了這些錯誤,才能使下一步的社會低碳發展、節能發展、生活更美好。第二,我們共同推出綠色低碳小城鎮,這些基礎設施進行評分給予解釋,同時我們之所以辦這個論壇,就是因為在迅速變化的時間內要趕快進行培訓,要建設全國性和地區性的研究機構。第三,強化不同氣候區生態城適用技術的整合創新,這個技術的創新是適用和合理的,成本是可控的。第四,廣泛進行國際合作機制,這種國際合作機制已經在發達國家包括歐美都願意在中國建立生態城。第五,傳承中國傳統建築節能節材等方面的智慧。[09:46]
[仇保興]來講一下規劃的六引導作用。第一在區域規劃、都市圈規劃層面,統籌對生態城選址的影響和市民的要求。第二是編制綜合交通的體係規劃、處理好可達性與低碳出行的關係,絕對不能被汽車所綁架。我們採用TOD的方式進行可達性、經濟性和低碳性合理的平衡,同時設置了充電站,對新能源的汽車和電動自行車進行充電。第三是在總體規劃層面落實土地混合、高緊湊度使用、水資源和垃圾的迴圈利用。因為只有把垃圾採取迴圈使用的原則,才能是低碳。第四是在控規和城市設計層面貫徹可持續的社區發展理念。比方説平面復合、立體復合、樓宇間的功能混合、樓之間的步行等于細微之處都要為人進行設計。第五是在專業規劃層面上十分強調能源規劃的編制與實施。比方説在能源規劃時利用太陽能,用蓄電池和不用蓄電池完全不一樣,成本相差30%以上,年發電量提高20%以上。把這些與一個用電大戶進行串連,就可以拋棄蓄電池。在這個過程中精心的能源設計是非常重要的。第六是在規劃管理層面充分利用規劃所賦予的“一書兩證”來落實低碳指標。比方説建築是否低碳、凡是獲得實際低碳建築和綠色建築就給予這個獎。[09:48]
[仇保興]所以我們一定要杜絕生態城的虛假成分,一定要排斥那些所謂的“野雞生態城”。這樣就要建立規劃的審查制度和批準制度。而且規劃是一個過程,對已經審批的生態城規劃進行年度檢查,防止規劃實施被房地産所綁架。同時以三年為期,對規劃進行回顧限制,有重大修改的應該報規劃審批機構重新批準。強化對全國各類生態城評比考核,凡是偏離既定目標或偏離已批準規劃無法糾正的,應除名並通報批評。制訂中國生態城分級評價體係和檢查評比制度,只有把生態城迅猛發展的新思路納入到一個健康、可控的軌道,我們才可以説中國生態城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謝謝大家![09:49]
[魏建國]聽了仇部長的一番演講,我最大的感觸是作為一個學者型的領導真是不容易。他一方面要求在學術上維持正義、公道和創新,另一方面又要在刑偵法令的實施實踐中同一些醜惡的社會現象做無情的鬥爭。一句話,不簡單。同時我們也在此呼吁,山寨版的生態城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讓我們用掌聲再次感謝仇部長!下面演講的歐盟駐華代表團團長艾德和先生,他一直致力于中歐環保合作,在綠色公司年會上,他説過歐盟是中國的重要夥伴,要通過綠色的力量、通過文化和技術實現其中歐合作的價值。艾德和先生長期在德國外交部工作,他的足跡達遍了東南歐、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如今他又代表歐盟來到中國,下面有請他來給我們演講,題目是《更美好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有請![09:50]
[艾德和]女士們、先生們、尊敬的嘉賓們、尊敬的魏建國先生,我今天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能夠來到這裏,謝謝主辦方的邀請,能夠跟大家從歐盟的角度來講一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樣一個主題,因為我們認為生態城市可以很好的促進和諧未來的發展。仇保興先生講到了非常多城市的方面,以及中國生態的建設,我覺得這也是很大的一個挑戰,他剛剛也講到一些面臨的難題,我今天不是説教,因為大家都知道今天全球氣候的變化和能源安全的問題,還有必須要轉型,如何來進行可持續的發展、低碳發展和迴圈經濟。我們也意識到城市在道路當中可以發揮的關鍵作用。我們看到了這些問題,當然我們也有一些潛在的解決方案。解振華副主任,還有仇保興副部長等發言人都講了這些問題、現狀以及解決方案。所以今天我來到這裏就給大家講講中國和歐洲在這方面的政策,以及我們能夠如何來合作。我想講幾個方面,歐洲跟城市化進程是怎麼樣聯繫起來的、我們怎麼樣跟中國一起來攜手做這件事情。[09:53]
[艾德和]在歐洲的城市,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正在進行低碳發展,而且低碳發展的要求非常高,為什麼呢?因為人們不僅僅要改變政策,而且要改變思維,這是一個長期的步驟。歐盟已經做了很多事情,已經在這個道路上發揮了很長時間的作用。我們認為要轉向低碳經濟和低碳發展,必須是多層次、多角度的戰略。 從兩個方面都是如此。首先,歐盟的成員國以及他們的城市都在做這樣的低碳發展,在我們的2020戰略中,我們的目標也是要追求智能、可持續、綠色和包容性的增長,這個戰略在2020中都説的很清楚,大家都清楚過我們要增長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在可再生能源增長20%的時候,我們也想增長能源效率20%,除此之外要溫室氣體排放減少20%,這是在2020年標準。如果是2020年到2050年,我們需要進一步減少氣侯變化的影響,另外我們需要進一步減少技術方面的障礙,從而進一步促進歐洲經濟的低碳發展。我們提到了到2040年減少40%的溫室氣體排放,我們也在歐盟內部制訂了很多的一些研究項目來研究研究低碳技術。這些技術都要進一步讓公共和私人部門的參與,在太陽能、風能、智能電網都開展一係列項目。[09:53]
[艾德和]在未來十年當中,我們可能會利用710億歐元的資金用于這些領域,為了在歐盟內部進一步利用先進的技術,歐盟專門打造了一個智能城市和智能社區的平臺項目。我們在2011年6月21號的時候推出一個計劃,這個計劃會讓歐盟內部成員國參與,我們要進一步作出自己的貢獻,從而能夠促進歐洲居民的生活品質,而且在能源和環境保護方面作出更大的成績。實際上我們的建築物、能源網絡、交通等領域在未來10年當中也會投入1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這些計劃都呈現出了非常堅定的來自于歐盟成員國的政治承諾,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技術研究方面的投資。實際上歐盟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場了,而且我們的環保技術公司也都實現了世界一流的水準。在開這次會議之前,我們也跟歐洲進行了廢物處理方面的商談,我們看到歐洲很多公司在廢物處理方面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我們在歐洲已經做好準備,迎接21世紀在環保方面的問題,這對中國來説意味著低碳,就像之前發言人所過的,生態型城市是歐洲還有中國之間的建立聯繫的橋梁和窗口,我們歐盟還有歐盟成員國已經做好準備來分享我們的最佳實踐,分享我們的技術。[09:58]
[艾德和]我們知道仇保興副部長剛才也在他的發言當中指出了有很多的概念、有很多的技術都需要進一步加以修改,從而滿足中國國內的具體需求。但是我們還是相信我們有很多的經驗是對中國來説是有借鑒意義的。現在,我們看到中國的發展速度尤其是城市發展速度非常快,而且規模也非常大,這也讓中國面臨著幾乎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戰,從政治、經濟、環境、社會角度來説我們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所以對于中國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來説,今天跟幾十年前相比,中國的城市人口已經有很大的增長,根據聯合國相關的報告這一比例到2030年的時候將會增長到62%,我們如何為這些新城市的居民提供能源、住房、水、交通,我們必須找到智能的方案,而且必須融入到城市規劃當中來。由于面臨的鎖定效應還有其他的相關風險,意味著我們今天做的基礎設施決策會帶來非常長遠的影響。中國的城市化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且我們也知道對于中國的“十二五”的實施來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提到經濟的協調發展、更高品質的經濟發展,以及給人們創造更大的價值來説,我們也知道這對于我們來説都是一生一次的機會,我們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就能夠進一步加強對于中國城市未來環境的保護。在2010上海世博會期間,口號就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所以實際上,我在這裏想引用胡錦濤主席的一段話:“我們面對著同樣的挑戰”,我們希望攜起手來找出解決方案,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幫助中國獲得成功。我可以在這裏舉兩個例子,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實踐。[09:59]
[艾德和]在歐洲,我們有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也就是如何來建造太陽能房屋,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在城市裏面,現在有很多的歐洲城市包括倫敦都已經建造了非常大的防堵的措施,城市非常成功通過智能的電子系統減少了高峰時期80%的交通流量,而且同時在平時減少了40%的交通流量,同時自行車的使用量提高了20%,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告訴我們最佳實踐能夠提供給我們什麼樣的幫助。我們能夠做什麼?我們攜起手來做什麼樣的合作?對于歐盟來説,對于我們的成員國以及中國來説有什麼樣的合作潛力呢?實際上,目前雙方的合作已經非常的活躍了,歐盟還有我們的成員國在中國非常成功打造的可信的合作夥伴關係,我們有很多合作項目在這裏開展,歐洲公司希望給中國提供更多的技術解決方案,從而幫助中國應對自己在成長過程當中以及城市化快速發展中的難題。另外我們也可以在這種合作中進一步加強合作夥伴關係,提升到一個更高水準上去。我們已經有了中歐峰會,這是一年一度的盛會。在天津10月底的時候也會舉辦中歐峰會,因為在這個中歐峰會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中歐可持續發展論壇,在這裏我們相信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能夠進一步提升在學習曲線上的進展程度。我們認為,對于雙方來説,我們的行業將會進一步的識別出以及展現出更好、更智能的解決方案,更快將它們推向市場。在這裏我想再次指出,這是一種雙向的合作,我們看到歐洲也一直在朝著可持續性城市化發展方面不斷的前進,我們相信中國也會給我們提供更多的機會來進一步朝著這個方向前進。[10:00]
[艾德和]我來到中國看到中國有很多電動自行車,我並沒有看到歐洲城市有這樣的交通工具,但我相信未來十到二十年間,有很多歐洲城市有很多這樣的電動自行車交通工具出現在大街小巷。從2012年之後,我們在可持續性發展方面的合作,將會進一步見證我們有最佳實踐的分享,我們也正在呼吁地方規劃機構、企業、地方政府和NGO能夠進行更好的交流,現在有很多中國城市已經表達這方面的興趣。歐盟方面也會有眾多的歐盟城市市長、地方決策者以及利益相關方也希望能夠進一步自己在碳足跡20%的排放量。除此之外,我們除了有年度的中國歐盟的城市發展論壇之外,我們現在也有很多的項目正在立項階段,我們也希望仇保興副部長還有解振華副主任加強合作,我們也希望通過合作在城市解決方案創造出來虛擬合作中心。歐盟的銀行機構也開始在資助更多的生態城市項目。最後,預祝我們今天的會議能夠取得圓滿成功,我希望在10月25日可以看到在座各位,在這次會議上我們也會推出歐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項目,讓我們攜起手來,讓城市把生活變得更美好,因為更好的城市必須是智能的城市、生態型的城市,謝謝大家! [10:02]
[魏建國]非常感謝您非常重要而精採的發言!我認為中國和歐盟在生態城市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合作潛力。大家都知道,中新生態城市(中國和新加坡)合作的亮點,下面演講的嘉賓是新加坡貿易及工業部兼國家發展部的政務部長李奕賢先生,李先生和我有五個一樣。第一他同我一樣,最早工作是在我的老家江蘇,起源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他在那裏工作很長時間。第二他同我一樣也是非常關注中國和新加坡在蘇州的工業園,他不僅關注江蘇,而且也是江蘇、新加坡山東年會的主席。第三他同我一樣長期在阿拉伯國家工作,會説一些阿拉伯語,他長期致力于新加坡同沙特、卡塔爾、阿聯酋的經貿關係,同時擔任過以上三個國家的雙邊聯合會主席。第四他同我一樣十分愛好運動,他是羽毛球,我是跑步,他至今擔任著新加坡羽毛球協會的主席。第五他同我一樣都是經貿部的部長,不過他是正部長,我是副部長。下面有請李奕賢部長![10:03]
[李奕賢]謝謝大會主席魏秘書長風趣的介紹!我還有很多方面需要跟你學習,不敢説有這麼多“一樣”。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我非常榮幸能夠參加今天的論壇並有發言的機會。經過六個講解之後,大家依然聚精會神、仔細聆聽今天的課題,我相信大家對今天的發言也非常有學習的興趣和耐心,我深感佩服。我今天的題目是《生態城的公共政策新加坡經驗》。世界上目前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裏,這個比例也會不斷地增加。在追求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過程中它帶給我們很大的好處,但是它的負面、資源消耗和造成的污染讓他們的人民和環境難以承受。因此在許多國家,包括中國、新加坡,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經濟社會甚至是政治的問題。各國在尋找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以便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破壞的同時,又必須兼顧到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目標,所以在其中有許多取舍和平衡。在全球資訊工業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新加坡和中國兩國政府在2007年達成協議共同打造中新天津生態城。生態城項目展示了兩國對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和能源的決心和意志。作為中新兩個國家級的旗艦合作項目,生態城會深化兩國之間的合作和友誼,通過這個項目,兩個國家可以互相學習,共同分享可持續發展的經驗。 [10:05]
[李奕賢]天津生態城的目標在于打造一個社會和諧、環境友好、資源節約並且提供35萬人口居住的活力城市。我們希望它能夠成為中國其他城市發展甚至其他世界國家城市發展的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參考模式。天津生態城在這三年中初步取得了良好的進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院在去年發布的《城市藍皮書》裏提到了天津生態城是其他城市最好倣效的發展模式之一。此外通過CNN和BBC等國際媒體的報道,各種國際報刊物、海外貿易展銷會等平臺,生態城的國際知名度也在日益提高。天津生態城取得良好進展的原因是因為從一開始它所設計的城市總體規劃藍圖就非常全面,並且嚴格依照總體規劃實施發展。總規劃由中新兩國的專家共同編制,融合了雙方最好的意見,在土地分配上有效平衡了環境、經濟和社會發展各方面的需求,也規定了生態發展圍繞著保存濕地和修復水體而進行。昔日的鹽鹼地、污水庫和荒地已經逐漸被綠色建築、綠化道路和優美的公園所取代。作為地球的一分子,新加坡也有一份責任致力于可持續發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們既要通過經濟發展來制造就業機會,增加經濟活動,也要保護環境和創造宜居的生活環境,保護自然環境。所以我們追求的是一個可持續增長的模式,只有這樣,新加坡才能夠提供給國人一個溫馨的家園,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經濟活力而且宜居的國際都市。根據新加坡的發展經驗,我想借此機會和大家討論今天的大會主題,探討生態城的成功因素。[10:06]
[李奕賢]首先我要談的是如何有係統的統籌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因為跨部門的協調和社會的參與是實踐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條件,以新加坡的經驗來説,在2009年推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藍圖,制定了相關的戰略和目標,社會各個階層參與了藍圖的編制和落實,建築物消耗全國16%的能源,為此,政府計劃在2030年之前確保全國80%的新舊建築物必須達到綠色建築標準。全國13%的能源用于交通,因此,政府正在建設新的地鐵路線,以擴大公共交通的服務范圍,鼓勵國民使用公交係統。在策劃社區新鎮時,我們同時考慮到商業、工業的分布,這將幫助減少工作人士天天長途跋涉到工作地點的需要。為了服務在工業區的上班族,我們也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係統。策劃新鎮的工作也要全面考慮到居民的需求,因此我們在公共主路區裏面投入了相關的設備,其中包括了社區的醫院、綜合診療所、學校、體育設施和宗教場所等等,在全國各地也建設了新的花園、綠色空間、屋頂花園、空中花園,促進生物的多樣性,把新加坡從一座大城市裏面有許多小花園的情況,改造成為一個大花園中的小城市。[10:07]
[李奕賢]第二是有關制定資源利用的政策。為了防止浪費資源和有限資源的利用和分配,我們把資源的價格和市場掛鉤。舉幾個例子,我們認為水價應該考慮到水價本身的産生成本和回收成本,而且在消耗超過一定數量之後也有一個附加稅,所以這些政策都會讓我們有能力和資源再造更多的水,並且減少浪費。在控制交通堵塞和尾氣排放方面,我們的政策包括了徵收汽車稅、汽油稅等等。剛才歐盟的大使也提到了倫敦的電子收費係統,其實新加坡早在二十年前就有這個係統。我們通過道路電子收費,按照不同時間把公路的使用費按照擁擠的程度收費,目的就是讓人民使用公交係統,減少過多的私家汽車堵在路上。因為新加坡完全依靠燃料發電,所以我們的電價也是按照國際能源的價格而設定的,沒有財政上的津貼才能夠避免有限的資源刺激過度的消費。[10:10]
[李奕賢]我們的政策是鼓勵可持續生活的重要成分,在新加坡10%的能源來源于家庭,我們鼓勵每一個國人盡自己的本分節約資源,在用水用電方面積極參與回收和迴圈利用,保持環境的清潔,並且減少垃圾廢物的産生。我們要求家電售賣商,比如空調和冰箱都必須展示能源效率的標誌,從一顆星到四顆星的等級,幫助消費者作出明智的選擇。並且我們通過各項加強公眾教育的內容,增強公眾對回收和再迴圈利用的意識。第三是提高工業能源的使用效率。在新加坡超過50%的能源用于工業,為了提高工業能源的使用率,我們在各個項目為企業提供相關的訊息和資助,協助企業建立能源管理的支援係統。我們積極推動高效率的能源技術和係統的使用,並且減少迴圈利用的工業廢料。我們積極實施各項措施來控制空氣品質,在源頭減排,並且通過適當的布置工業區的位置減少殘余物對住宅區的影響。以上兩點是有關人與環境和諧的問題,接下來的兩點我想談生態城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問題。第四是公共組屋政策,在新加坡超過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組屋裏面,其中90%是自己購買自己的房子,這是所謂的居者有其屋計劃。新加坡公共住房率在世界上應該是名列前茅的,成功的因素主要是在于我們有一個公積金的制度,通過公積金的儲蓄和政府提供津貼讓絕大部分人都能夠擁有自己的房地産。為了幫助物主日後家庭成員的增加需要購買大量組屋,政府也提供二次津貼,以此讓他們再更新搬到更大的組屋。此外我們在舊的組屋區裏面也有不同的翻新計劃,逐步把舊的組屋現代化。第五是在生態城裏面如何建立一個包容性的社會以及有關政策。新加坡是個多元種族的社會,注重社會凝聚、包容、和諧,不分種族、語言和宗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政府實施了一些政策措施,比如在組屋區裏面有所謂的種族整合政策,這個政策的主要目標就是避免某一個種族在某一個社區過度的集中。此外,我們在組屋區裏面也有很多配套的投入,包括民眾聯絡所、俱樂部,所謂的小販中心就是售賣菜、熟食的地方。[10:10]
[李奕賢]天津中新生態城根據全面規劃的原則,把上述因素一一納入考量之中。生態城促進經濟的同時也針對綠色污染企業和服務業設定了標準,除了總體規劃之外,生態城管委會制定了詳盡的生態城社會發展藍圖,其中所涵蓋的主要方麵包括了社區管理係統、教育體係、醫療體係和社會保障體係,公共房屋佔了生態城住房的20%,這是生態城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考量點。我們覺得建設一個生態城不僅僅是一個硬體的投入,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房地産項目,建設生態城更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有發展,採用一套完善的公共政策係統來支援和促進可持續的發展,創造一座宜居、宜業、宜樂的活力城市。[10:16]
[李奕賢]一座因為長遠計劃而可以在過後三十到四十年仍然保持著最佳狀態的城市,一座在建築和多年後的維修上能夠節約億萬元以上的城市,一座具有自己生命氣息,能夠繼續成長和應變的城市。簡單地説,公共政策在生態城的運作過程中猶如它的操作軟件係統,是城市生存和成功的重要因素。但這些軟件都經常容易被忽略。中新天津生態城的進度良好,但未來的工作很有許多。新加坡將竭盡所能支援和推進生態城的成功發展,我們非常樂意分享多年來累計的技術和經驗,同時也意識到這些技術和經驗必須根據天津的當地條件作出適當的調整,在中新雙方的緊密合作下,我有信心天津生態城項目一定能夠取得成功,正因兩國高度重視和支援這個項目,中新天津生態城一定能夠成功,謝謝![10:16]
[魏建國]謝謝李部長!我去過新加坡十幾次,給我的最大印象,國家不大,但是是一個花園城市,而不是城市的花園。我衷心地希望我們天津以及其他城市能夠借鑒新加坡的經驗,發展真正的綠色經濟,建設生態城市。我們對李部長詩一般的語言和精採的演講再次表示感謝!第一時段最後一位演講嘉賓是天津市委副書記、濱海新區區委書記何立峰先生。立峰同志是我多年的老朋友、老戰友,早在十多年前,他擔任廈門市委書記的時候,我們就共同創辦了著名的中國廈門投資國際博覽會,共同戰鬥引進了著名的廈華電視和大經輪的轎車,我們共同工作,有著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現在濱海新區是繼深圳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引領中國區域發展的第三增長極,他擔任這樣一個重要職務,我想我們一定會像看到前幾年那樣,這個新區以經濟發展的強勁態勢、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生態城市的全面建設和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給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今後,我們也堅信他一定能夠成為全世界投資的熱點和廣泛關注的焦點。何立峰先生是濱海新區的掌舵人,今天我們有幸聽聽他的演講,《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生態濱海》有請! [10:19]
[何立峰]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金秋的九月,我們在這裏隆重召開第二屆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博覽會,很有意義。剛才我們先後聆聽了幾位嘉賓的發言,很受啟發,受益匪淺。借此機會,我代表濱海新區對會議的舉行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各位朋友給予濱海新區的大力支援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突破資源能源的制約,遏制生態環境的惡化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問題。城市作為人類活動的中心,它的發展與氣候、資源、環境各個方面息息相關。如何建設生態型的城市,怎樣走綠色發展之路,已經更加緊迫地擺在了我們面前。本次論壇以“低碳經濟和生態城市”為主題,順應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會聚了各位專家學者和各位有識之士的思考和探索,反映出了對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美好追求。我們相信,通過這次論壇的舉辦,必將對創新生態城市發展新模式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將對濱海新區建設生態城市起到重要的啟迪和借鑒作用。加快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是我國中央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胡錦濤總書記要求我們,要全面打好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攻堅戰,努力使濱海新區成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溫家寶總理強調指出,濱海新區要爭創高端産業的聚集區、科技創新的領航區、生態文明的示范區、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諧社會的首善區。因此,把濱海新區建設成為生態城區,是我們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國家確定的功能定位的重要目標。[10:20]
[何立峰]2010年,濱海新區完成生産總值上一年增長25.1%,工業總産值實現了106536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33.2%,財政總收入實現了1006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23.1%。尤為可喜的是這裏作為天津發展現代工業的主戰場和大基地,二氧化硫、煙塵排放量得到的有效控制,萬元生産總值的能耗比較上一年下降了4.1%,城區空氣品質達到或好于二級以上的天數始終保持在85%以上,建成區的綠化率達到了35%以上。今年前八個月,濱海新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和生態、環保、節能等各項指標都繼續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濱海新區建設生態城市,最突出的亮點就是在一片鹽灘鹼地上迅速崛起的中新天津生態城市。這是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賦予天津市和濱海新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我們正在運用生態生命、生態人居、生態城區以及科學管理的規劃理念,聚合國際先進的生態環保節能技術,造就自然、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目標就是要將生態城建設成為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和諧、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生態城市的樣本。 [10:24]
[何立峰]中新天津生態城開工建設三年來,實現了八平方公里的組團式開放和係統式推進,起步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全面完成,鹽鹼地的治理和環境整治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批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陸續建成,多個産業園區共建設的配套商業設施和生態住宅正在加快建設,引進的綠色低碳企業項目有四百多家,由中國文化部和天津市合作建設的國家動漫産業綜合示范園正式開園並且投入使用。目前生態城的區域經濟已經初見端倪,區域開發已經初具規模,區域形象已經初步展現。一座道路縱橫、綠樹成林、樓宇林立的國際化濱海城市雛形已經呈現在渤海之濱。[10:27]
[何立峰]濱海新區建設國際性現代化宜居城區具有很多有利的條件,特別是中新天津生態城的探索試點為我們提供了示范,同時我們仍然還有很多矛盾需要直面,也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全面統籌和協調推進。比如新區的土地鹽鹼化程度比較高,部分河流的上游水質條件比較差,生態環境的建設難度比較大。又比如,工業項目高度聚集,尤其是傳統工業項目還佔有相當的比例。節能減排和降耗治污的壓力比較大。再比如,舊城區在城市建設發展中還有一些歷史欠賬,改造提升的困難比較大,把經濟發展與建設生態城市結合起來,把産業發展與優化城市統一起來,是濱海新區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顯著特徵。 [10:28]
[何立峰]在這種條件下,我們堅持把生態綠色貫穿于全區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改善人居環境的全過程,按照人與人和諧共存、人與經濟活動和諧共存、人與環境和諧共存、能實行、能復制、能推廣的理念,在濱海新區22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要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濱海新區特徵的綠色發展之路。第一,以生態指標體係為統領,構建規劃建設體係。我們依托中新天津生態城促進了包括22個控制性指標和4個引導性指標在內的生態城市建設指標體係,以此規范了生態城市的建設。通過指標體係以及它的分解方案,我們進一步量化了建設目標,覆蓋了城市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的全過程,確立了政府、企業、居民等不同主體的責任,創造性地開啟了量化指標指引下的現代城市開發建設新模式。我們計劃爭取到2020年,區域地表水體達到四類水質,水資源達標率百分之百,綠色出行方式超過90%,萬元GDP的碳排放量控制在1.68噸,再生能源利用率超過80%,達到領先水準。[10:29]
[何立峰]第二,以綠色低碳為宗旨,確定了産業發展的方向,我們按照項目集中園區、産業進行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工程建設發展的綠色發展之路,推動綠色經濟加快發展。一是確立了西部高新區,中部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物流區、東部作為港口區、南部作為重工業和化工區這樣的區域,以十大戰略為平臺,構築起綠色經濟的發展載體。二是全面推進航空航太、電子資訊、石油化工、設備化工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糧油食品、輕工紡織等八大優勢産業加快發展,形成了符合生態經濟要求的高端、高智、高新化的産業結構。三是建成了一批具有領先水準的研發中心、工程中心、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著力增強了支撐經濟發展的自主創新能力。四是建立了石化、冶金、汽車等迴圈經濟産業鏈,探索形成了泰達、北疆等五種迴圈經濟發展模式,實現了資源的可再生利用。
五是加快發展現代金融業、航運物流業、商務會展業、總部經濟、服務外包、文化經濟等現代服務業,有效提升了現代服務業的水準。六是依托合海的優勢,圍繞實施化、工廠化、生態化建成了一批具有領先水準的農業示范園,推動了現代都市群的發展。[10:30]
[何立峰]第三,以生態建設為先導,探索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路。我們制定實施了環境建設三年規劃,重點推進水環境治理,大氣環境治理,固體噪聲以及輻射環境污染防治等六大類85項重點工程,建設和保護了五百平方公里的南邊和北邊兩大生態濕地,促進了生態調整和修復。連續四年開展大規模的環境綜合整治,初步形成了生態區、廊道和組團有機連接、各具特色的生態體係。積極開發應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提高了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廣泛推行節能環保材料,採用智能化的技術降低建築使用能耗,中新生態城綠色建築比例已經達到百分之百。以交通道路為依托,加大道路兩側綠化帶的建設力度,構成了高速公路、快速路、軌道交通和城區主幹道路等的綠色路網。未來三年,我們還將重點實施道路交通、能源、水資源、環境綜合整治這四大係統的工程,一期建設工程項目超過三百個,總投資將超過三千億元人民幣。第四,以集約有序為核心,推動了節能減排事業。我們出臺了節能工作實施方案和促進節能降耗鼓勵辦法等一係列節能政策,制定每年設置兩億元財政資金獎勵各類節能減排項目,每年安排不少于四千萬元的節能專項資金用于支援節能技術改造,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我們實施開展了十個重大節能減排項目,率先在國內設立排放權交易所,通過碳金融的試點運作,探索了採用市場化手段和金融創新方法治理環境污染的新途徑。第五,以保障民生為重點,打造了宜居舒適的生活環境。我們在實施二十項民生工程中,大力推進城市量化、凈化、美化,建設和完善一批綠色公園、市民廣場,完善了文體建設等服務設施,為市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我們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活動,全方位開展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安靜居住小區等綠色創建工作,提高了市民公眾環保的意識,規范了市民公眾的環保行為,我們規范倡導了綠色出行方式,持續投入一批新型節能環保公交車輛,加快建設覆蓋全區的自行車換乘網點,引導居民綠色出行。鼓勵居民使用低碳、無害、健康的綠色産品,培育綠色消費觀念,綠色生活已經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追求和行動。[10:31]
[何立峰]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實現綠色發展、建設和諧社會,既是人類社會的美好願望,也是需要長期付出努力,盡快見諸行動的共同責任。天津濱海新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也是建設宜居生態城市的示范區,發展綠色經濟的領航區,面向未來我們要強化綠色理念,以科學規劃強化綠色發展,以高端産業支撐綠色發展,以科技創新帶動綠色發展,以政策環境保障綠色發展,用創新的思路、務實的招法、扎實的工作,不斷朝著建設綠色濱海的目標再進。最後,預祝本次論壇暨博覽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朋友在天津濱海新區渡過一段美好的時光,謝謝大家![10:34]
[魏建國]毛主席有一篇著名的詩詞裏有一兩句詩詞我印象特別深刻,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當前我們如何努力將中新生態城、將濱海新區打造成立于世界之峰,就是何立峰同志的重任。讓我們用掌聲和希望感謝他!今天我們特別高興也特別充實,整個會場沒有人走動,聚精會神、心無旁鶩,因為我們今天享受了一頓科學和智慧的豐盛的大餐,有那麼多學者和專家,有那麼多政府部門的領導和中外企業家聚集在這個平臺上交流經驗,碰撞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環保的速成大課。讓我們分享了他們的智慧和思想,這使我想起德國著名詩人的一句詩,“思想先于行動,猶如閃電永遠先于暴雨之前”。女士們、先生們,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環境而努力奮鬥。我們第一階段的討論到此結束!謝謝大家![10:34]
[何建坤]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下面我們開始論壇的第二個階段。我們第二個階段發言的嘉賓有以下幾位,其中包括在低碳發展和生態城市建設當中有很深造詣的的理論研究者,也有具備很強的實際工作指導能力,在低碳能力建設作出成效的領導。下面有請第一位演講嘉賓,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呂銳鋒。[11:02]
[呂銳鋒]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受王榮書記、許勤市長的委託,以“低碳邁向未來”為題,與大家分享深圳低碳發展,建設生態的實踐與探索。自2010年7月,深圳成為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以來,我們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創造深圳速度的基礎上努力打造更具科學發展內涵的深圳品質,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是資源能源利用更加高效,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産生4.78億元生産總值和1.76億元的財政收入。清潔能源佔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達到37.8%,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2.5%,均高于全國平均水準。萬元GDP能耗、水耗分別為0.15噸標準煤和20.3立方米,為全國平均水準的1/2和1/10左右。“十一五”期間,因能耗降低而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345萬噸,圓滿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的指標任務。二是産業低碳特徵更加鮮明。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低消耗、低排放成為深圳産業體係的突出特點,高新技術産業、金融業、現代物流業和文化産業等現代服務業成為深圳的四大支柱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60%。生物互聯網、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低碳發展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三大産業實現增加值847億元,佔全市GDP比重達到16.9%。三是城市生態環境更加優化,以舉辦綠色大運會為契機,著力打造低碳、綠色的生態城市。在大運會體育場館建設中廣泛採用中水回用、太陽能風能利用等十六項低碳技術,僅大運中心每年中水利用量約70萬立方米,建成335公里省立綠道和200多公里城市綠道和社區綠色道。全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8.81%,全市河流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下降38.5%,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在95%以上,大運期間空氣品質創下10年來最優。四是低碳發展環境更加完善,堅持立法先行,制定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條令,迴圈經濟促進條例,在節能減排方面制定了建築廢棄物減排與利用條例,建築節能條例,資源綜合利用條例等法規,在環保方面制定了環境保護條例,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法規,形成了一整套促進低碳發展的法規體係。[11:06]
[呂銳鋒]我們的主要做法是:一、堅持戰略統領,牢固樹立低碳發展理念。自2005年以來,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迴圈經濟,要以創新發展、轉型發展、低碳發展、和諧發展為基本策略,努力創造深圳品質,可以説,低碳發展已成為深圳的不懈追求。二、堅持政府推動,以“有形之手”保障低碳發展。加大低碳發展投入,市財政安排180億元資金用于支援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項目。每年安排7億專項經費用于節能減排和迴圈經濟,安排新能源汽車推廣配套資金6.3億元,強力推進電場污染治理,縣域燃油機組全部實行油改氣,全部二氧化硫實現零排放,通過脫硫脫銷,每年削減二氧化硫4.2萬噸,削減氮氧化物六千噸。關停小火電機組112萬千瓦,超額完成“十一五”任務。[11:18]
[呂銳鋒]三、堅持市場導向,以無形之手激勵低碳發展。我們制定了深圳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實施方案,和深圳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管理辦法,以建立排污權交易制度為核心,形成體現環境制度的價格機制,通過市場機制的經濟刺激作用,降低污染物減排成本,實現環境資源優化配置。四、堅持創新引領,以先進技術支撐低碳發展。加大低碳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安排專項資金建設三個國家能源研發中心,組織實施重點技術攻關,在核電、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發電、動力電池等領域掌握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新能源汽車等低碳技術和研發成果的市場化應用,在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基礎上對雙模電動車追加三萬元,對純電動汽車追加六萬元補貼。在今年8月舉辦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期間,投放各類新能源汽車2011輛,佔大運會交通車輛需求量的52.8%,深圳成為世界上使用新能源汽車最多的城市。[11:19]
[呂銳鋒]五、堅持結構調整,以産業升級助力低碳發展,大力發展高新技術。2010年高技術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2.2%,出臺了生物、互聯網、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2010年生物、互聯網、新能源三大新興領域實現增加值1484.5億元,佔GDP比重的15.6%,加快發展以生産性服務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2010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52.4%,促進傳統産業向研發設計和總部品牌轉型升級,淘汰落後産能,積極推進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業的關停遷轉工作。六、堅持共建共用,動員全社會參與低碳發展。廣泛深入宣傳低碳理念,提倡科學生活消費方式,共建綠色家園。在今年8月的大運會期間,我們的綠色出行活動得到了市民的積極參與。“十二五”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深圳將要加大力度來推進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力度,同時也借助這樣的一次會議,向兄弟城市學習,來加快深圳市的低碳發展和生態城市的建設,謝謝各位![11:21]
[何建坤]謝謝!他介紹了深圳低碳發展的經驗,下面有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環境與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會長潘家華先生,他演講的題目是《低碳社會離我們有多遠?》下面有請潘家華教授![11:22]
[潘家華]謝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生態城市低碳發展現在在全世界、全中國已經是蔚然成風、如火如荼。低碳城市、低碳社會離我們還有多遠?我們如何來看待低碳社會、低碳城市的建設努力?如果我們歷史來看,世界上二百年前中國應該説是六十年前基本上是低碳或者零碳社會,因為在工業革命以前,基本上沒有化石能源的消耗,處在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我們開始大規模的使用化石能源,由此産生了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這個過程要持續多久?五十年、一百年以後,或者説是二百年以後,我們是否還要重新回到我們二百年以前、中國六十年以前那樣的低碳或者説是零碳的社會呢?從歷史發展的進程看,這是一個必然。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我們的化石能源只夠我們使用五十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地球的石油的探明儲量、天然氣的探明儲量、煤炭的探明儲量還在增加,但是地球的空間就這麼大,我們不可能無限地擴大我們的探明儲量。所以一旦這些能源消耗殆盡的話,我們將來會是非常被動地轉向低碳社會。與其被動,我們要主動地加速轉向低碳社會。這也是我們講的第一點,我們要歷史地看待建設生態城市、低碳城市的努力。[11:25]
[潘家華]第二,我們加速低碳轉型的進程,挑戰非常嚴峻。就中國來講,我們在這樣一個城市化、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們不可能立即轉向低碳,不可能馬上拋棄化石能源,我們城市化的水準在過去的三十年裏每年都以一個百分點的速度在增加,即使是這樣的快速城市化水準的增加,即使在未來三十年,我們也只能到75%-80%,也就是現在發達國家的水準。[11:25]
[潘家華]在這樣的水準下,我們可以看到城市化現在所面臨的三個大的挑戰。一、按照一個百分點的速度增加的話,每年新增城市人口應該是1400萬,這樣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就業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很多國家低于我們1400萬人口的規模。二、我們現在的城市化是不完全的,或者説是人口城市化、社會工業化或土地城市化的實際狀況,按照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情況,城市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已經達到49.68%,這個比例當中真正享受城市服務的只有不到40%。我們還有兩億農民工和非戶籍的城市人口要消納和吸收,這部分的消納吸收也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這是城市化所面臨的第二個挑戰。三、中國的城市化都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城市化。很多老城區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這樣一些基礎設施的重建和改建,和原先老舊房屋的問題,現在這個城市劃上幾平方公里拆掉重建,就是因為我們城市化的水準不高,所以我們還要進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內容。這三部分內容使得城市化對每個人的需求和碳排放可以説在將來所面臨的挑戰是沒完沒了的,當然我們這樣一種消費也不用説。[11:26]
[潘家華]2010年非化石能源包括核能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只有8.3%,也就是91.7%的消耗全部是化石能源。在2015年如果從現在8.3個百分點增加到11.4個百分點的話,在2015年按照現在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規劃40億噸,一個百分點是四千萬噸標煤,可再生能源一個百分點需要多少?裝機225萬千瓦所産生的能源供給只有三千萬噸標煤。我們可以説節能,相對于污染控制也有根本的不同。污染控制只要脫硫,可以脫到95%以上,化學需氧量只要加以運作,就可以脫到80%到90%。但是節能只有一到兩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因為這樣技術性的突破還沒有實現。要想大規模發展可再生能源,顯然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們現在需要革命性的突破,比如像汽車可以節能5%到10%,但是如果汽車消耗量增加30%到50%,排放依然在增加。所以我們現在的技術是需要革命性的突破,但是現在沒有革命性的技術。[11:29]
[潘家華]現在的減碳、節能需要關注碳本身、能源本身,但是更重要的是非碳因素規劃問題。舉個例子,很多人都去過北京,北京的機場輕軌應該是一個節能減碳的大眾交通工具,但是在規劃中,它在有十多萬二十萬人口的望京不存在。而在東直門的街口,也讓你上不去下不來。還有我們的建築品質,如果可以保存二百年,需要一次能源或一次碳的消耗,只是一百年要增加一倍,五十年要增加四倍,而現在很多建築還沒建好就重修或壞掉,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所以低碳社會離我們有多遠?我們可以在2050年有可能實現零碳,比較權威的聯合國自然基金會專門委員會的評估認為,在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17%到78%,在2050年基本上不可能。這個挑戰確實非常嚴峻,我們的化石能源儲量就這麼多,現在溫室氣體排放增加這麼快,所以我們在2050年至少在2010年以前的必須被迫轉向零碳社會。謝謝大家! [11:30]
[何建坤]謝謝潘家華先生!下一位演講的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項目總監拉瑟古斯塔夫松先生,他演講的題目是《生態足跡與低碳發展》,有請![11:31]
[拉瑟古斯塔夫松]謝謝主席先生!尊敬的魏建國先生、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我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今天有機會能夠在第二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發言。現在全球GDP可能在未來三十年增加七倍或者説350萬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因為在全球的環境污染方面,城市實際上是一個罪魁禍首。但是實際上我們需要把它變成一個保護環境的推動力。我之所以説這些背景,就是為什麼WWF為了加入到生態城市的建設當中,因為我們根據科學來進行工作,我們想解決環境方面的各種挑戰和問題。因為我們希望人們在未來可以共建一個和諧社會。我們相信這個任務跟中國現在所有的視野都是一致的。每兩年我們就會發布最重要的一個報告,即《地球生存報告》。這個報告是全球最頂尖的科學家進行的分析,來衡量地球的健康以及對于人類社會的影響。[11:35]
[拉瑟古斯塔夫松]我們有兩個方面,首先有一個地球生存指標,這個指數為我們衡量了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健康性,比方説動植物的多樣性以及我們的糧食、水和能源。其次是生態足跡,這個指標是看看人在自然方面有多少壓力。它能夠衡量到底每個人需要多少水、需要多少土地來生産。在1970年之後,我們就已經失去了全世界的30%的生物多樣性。而且我們的生態足跡也翻了一番。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地球需要一年半的時間才能夠重新生長出在一年當中就消耗掉的資源。我們現在的生活狀態必須要消耗1.5個地球,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欠生態很多的賬,所以並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國家都是一樣的,我們現在要看一下在中國的情況是如何的。在過去的三十年,每人平均收入已經增加了50倍,然而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對于自然的壓力也是很大的。所以世界自然基金會和中國國際合作與環境發展委員會一起發布了2010年中國生態足跡報告,這個就是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地理科學研究機構一起來做的報告。這個報告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現在繼續這樣生活的話,就需要1.2個地球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化石能源的燃燒、地球上面的碳足跡已經越來越增加,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是如此。因此我們如果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降低人類的生態足跡。[11:36]
[拉瑟古斯塔夫松]我們再來看一下全球很好的例子,他們都願意走上低碳發展的路。一個發達國家的例子就是英國,在2008年的時候,英國引進了全球第一個氣候變化法案,這是一些法律上有約束力的框架,能夠在2050年的時候將碳排放至少降低80%,這是和1990年相比的,而到2025年要降低至少50%。所以英國有些地區已經在這樣做了,比如説蘇格蘭現在就有很好的目標,它在2020年即九年以後就可以降低百分之百的碳排放。我們再來看一下瑞典,現在也要減少他們的能源使用,增加經濟發展。我們看到這些都不是最完美的例子,但是它們確實是人們作出的一些偉大變革。現在我們看看中國,我們知道中國在過去三十年中一直經歷著快速的城市化,至少這種現象將會進一步持續下去。而且我們也知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口將會從農村地區轉移到城市地區。今天我們看到中國已經在城市中的生態足跡的人口是1.4到2.5倍。在2008年的時候,北京有最大的每人平均碳足跡,上海、北京、天津、廣東、重慶都經歷了碳足跡的最大的增長,我們看到城市以及碳足跡之間的關聯度在于化石能源,化石能源越多,碳足跡就會越高。城市地區消耗了世界上75%的能源,而且是排放了75%的溫室氣體,在上海、北京和天津這些城市,在山東等工業性比較發達的城市,這些地區的碳足跡已經超過了總的生態足跡的65%。[11:38]
[拉瑟古斯塔夫松]我們注意到,中國已經開始著手解決能源以及氣候變化的挑戰,以此促進經濟增長。我們知道在“十二五”經濟規劃以及中國國家發改委也已經在五省七市制定了低碳試點項目,現在我想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WWF在中國所作的工作。在1980年的時候,在中國政府邀請下我們來到了中國,在2000年我們一直在制定低碳城市開發項目,這個項目致力于進一步減少中國城市的碳排放和避免碳鎖定效應,上海和保定是首批和WWF進行經濟合作的城市,在北京WWF一直在促進發展,以及在城市中打造低碳未來得發展項目。我們也在跟城市進行合作,在過去三年中一直在幫助城市開發和實施低碳發展計劃,在保定的低碳行業已經增加了40%,保定市長和保定市政府不僅接納了WWF的低碳城市概念,同時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城市推出了自己的碳強度減排目標。[11:41]
[拉瑟古斯塔夫松]在另外一個試點城市即上海,WWF一直在進一步促進商業建築的能效,我們制定了一個建築物審計係統以及建築物建造的政策,我們也與很多當地機構進行合作,我們希望能夠在上海制定一個低碳發展的路線圖,與整個城市一起開發了很多在交通、金融以及其他領域的低碳解決方案,與WWF也開始在低碳城市中推出了一個六階段的方法。第一個階段是建一個溫室氣體排放期限,目前溫室氣體排放情況以及在這個城市中現在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多少。第二階段是制定出來一個未來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景,包括對于人口增長的預測。第三個階段是制定一個減少碳排放或者強度的一個目標,我們也是專門來考慮了中國國家40%到45%的碳強度目標。第四個階段是制定一個低碳氣候開發計劃,我們要將能源供應以及需求進行綜合考量,制定出方法以及措施,從而能夠既實現城市的發展,另外一方面也能夠實現減緩和適應。第五個階段是實施新的計劃,制訂和實施重點項目以及開發新的業務階段和模型。第六個階段是監測和評估進展程度,對于低碳城市化來説,不僅是適用于新城,也適用于現有的城市,對于現有的城市更新以及改造,比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對于中國可持續性未來來説是非常關鍵的,對于它們的規模非常巨大,在其他城市也有著示范效應。在低碳城市上開展的項目和能源需求以及減少消耗使用,對城市疾病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11:42]
[拉瑟古斯塔夫松]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居民開始遭受這些城市病,比如公共交通如果能進一步提高效率,就能夠減少交通擁堵,並且減少通行人員的時間。高效建築會減少空氣污染,我們要避免不合理的消費以及減少垃圾填埋量,同時減少進一步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就像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一樣,城市的結構應該是以人為本而不是以車為本,城市應該形成人們行走和再迴圈的區域。讓我們面臨我們的挑戰吧,讓我們攜起手來,進一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而且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有很多城市在氣候變化的影響方面,比如像是旱、澇、熱浪、颶風以及海平面上升有非常大的風險,而且這些風險與過去四年相比進一步增強了。對于低碳城市來説,不僅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還意味著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同時通過打造這樣一個城市保護城市的居民不受未來氣候變化風險的影響。比如水稀缺、糧食短缺和極端天氣事件,因此低碳城市之既關注減緩,也需要關注適應氣候變化,我們希望能夠通過WWF的低碳城市倡議試點項目,上海能夠來制定出一個全面的行動計劃,迎接挑戰,這個全面的行動計劃必須像應對氣候變化對于城市的影響,同時要減少來自建築物和交通係統的排放,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試點項目,也能夠給全世界帶來非常具有價值的經驗。[11:43]
[拉瑟古斯塔夫松]天津是一個非常幸運的城市,它佔據了渤海灣的濕地地區,對于這種濕地地區來説它發揮了非常重要的生態服務作用。它能夠保護這個城市免受許多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影響,為了保護以及恢復這些濕地對于天津來説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適應性措施,WWF非常同意溫家寶總理最近所説的,要恢復渤海地區的生態係統這樣一個倡議。所以對于天津來説,需要為全世界打造一個非常棒的生態城市的模型。這個模型可以向全世界展示對于一個高度工業化和人口密集非常高的沿海城市,如何跟生態係統進行共存,我們預計將會在未來的三十年中十幾億人口更多的轉移到一些發展中亞洲和非洲城市中去,中國的成功將會給其他的發展中國家提供非常具有借鑒意義的經驗。對于中國來説,我們相信中國今天所經歷的一切對于很多其他國家來説都也有可能經歷。[11:44]
[拉瑟古斯塔夫松]WWF相信創建低碳城市的過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需要面對很多的困難和挑戰,但我們要充滿希望。介紹一下2010年的時候所公布的兩份報告,第一份報告是再造城市,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支出了350萬億美元的資金,在未來三十年終將會再支出350萬億美元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這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幫助我們打造低碳發展。而且在我們所公布的能源報告中,2050年我們將能夠從可再生能源中獲得使用權,也會進一步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到2050年百分之百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它不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具有成本效益的,但是需要大量的投資于可再生能源的生産和廣泛的能源效率的提升,這些做起來將會是充滿困難的,但卻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WWF將會進一步加強在中國的合作,我們也會進一步加強與全球其他一百多個國家的合作,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地球,一個低碳發展的道路是我們唯一有可能幫助我們創造一個和諧共存未來的方法,謝謝大家! [11:46]
[何建坤]謝謝!下一位演講嘉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教授,他發言的主題是《創新低碳技術,推進城市化進程綠化發展》,有請![11:46]
[謝和平]謝謝主席,各位先生、女士們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我今天的題目是《創新低碳技術,推進城市化進程綠色發展》,主要向從我國城市化進程趨勢,城市化建設帶來的的影響,我國城市化面臨的機會和挑戰,以及構建四大體係,推進城市化進程綠色發展談一下我個人對于城市化進程的理解。[11:47]
[謝和平]第一,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現狀與趨勢。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城市化率從1978年的17.92%增加到去年的49.68%。中國正在創造城鎮化,所以大部分城鎮化即將到來。
現在城市人口大概是6億,我們總共是13億人,到2025年城市人口將會還增加3.25億,這其中包括2.3億外來人口。按目前趨勢發展,估算到2025年中國城市化人口將達到9.26億,在2030年將超過十億城鎮化人口,達到70%以上。第二,城鎮化進程帶來的影響。城市是能耗和碳排放能源,城市生活和現代化主要包括交通、住房、供電、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都和高度現代化緊密相連,消耗幅度就會集中,城市消費、全球資源和能耗達到了85%,佔全球廢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80%。我們國家600多個城市,兩萬多個小城鎮,我們就在287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統計,能耗佔中國總能耗55%,二氧化碳排放量佔中國總排放的58%。第三級城市的排放量佔中國一半以上,如果把其余城市加起來,至少佔全社會的80%以上。未來30年來我國將有5億人口進入城市,就需要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大量的水泥、鋼筋、混凝土來生産,所以中國人口消費總量必將進入剛性的高增長階段。到2025年,為了滿足城市能源需求,中國將需要建設900千兆瓦到1100千兆瓦的發展能力。這此期間中國還需要鋪設50平方米米的道路和2.8萬公里的輕軌,並造起2萬到5萬座摩天大樓,約400億平方米,才能滿足城市規劃需求。所以土地、水、預算、人才都佔了極大負荷和壓力,在土地方面耕地面積將減少7%-20%,我們紅線很難控制。從能源和水方面,需求將增加一倍以上,水的需求將增加70%-100%。在綠色方面城市每年額外支出需要1.5萬億,為外來人口提供公共服務,這個是很必要的。在人才方面,畢業大學生將增加兩倍多,但是我們大部分人缺乏頂尖企業和跨國公司需要的技能。[11:48]
[謝和平]第三,城鎮化進程的壓力和挑戰。與發達國家相同的是,中國必將經歷城市化這樣的進程,而且這個進程會越來越快。中國具有高排放特質、高消費的特徵。中國每年都面臨著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全球化的挑戰,因為我們是後發達國家。所以全球氣候異常這種現象在中國極端天氣,像今年自然災害就很多,環境污染等等案例也是很多。能源短缺,世界能耗以每年以5%的速度增長,我們去年煤炭消耗佔全球煤炭的48%,如果這樣下去的話,全給我們都不夠。所以城鎮化過程中,節能減排的壓力、城市經濟結構的調整,低碳技術的創新與推廣,低碳城市發展的復雜性、係統性都有巨大的挑戰。為了應對環境問題,中國不可能人為的減緩城市化進程,中國需要城市化,每個老百姓需要現代化,需要小康,但是城鎮化進程當中怎麼進行?所以低碳城市非常重要,必須向低碳綠色發展。所以我們現在的城市注重GDP、引資很重要,同時低碳、綠色發展更重要。舉個例子,內蒙古要把煤作為GDP還是保護大草原?又要發展GDP,同時大草原保住,必須發展綠色、科學的技術才能做到,如果按現在的方式,大草原沒有了,生態沒了。[11:49]
[謝和平]第四,構建四大體係,推進城市化進程綠色發展。城市化進程隨著産業、建築、交通各個方面,必須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城鎮化建立綠色發展的問題我提四點建議。一、構建低碳技術創新體係。技術創新是綠色發展基本動力是城鎮化的核心支撐,無論對全球還是中國而言,低碳技術的創新應用,都是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中國不能簡單的依托國外技術,而是要自己發展自己的低碳技術和創新體係。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開展,首先建立綠色低碳創新組織體係,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加強科技與産業的統籌,加大技術創新平臺,其次要構建綠色低碳的投入體係,不要老是希望政府投入,政府投入很重要,其實我們地方政府社會也要投入。要建立開放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討論機制,在政府引導和示范作用下,多元市化投資主體,建立多元化、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討論體係。再次要要打造低碳技術、創新服務體係,這裏綠色技術評估機構、金融服務機構、技術推廣機構、交易市場促進綠色低碳向傳統産業滲透,打造綠色低碳現代服務業的體係。低碳綠色技術,很可能成為全球未來的新型戰略産物。 [11:54]
[謝和平]二、構建綠色低碳産業體係。城鎮化綠色發展要GDP,但是要綠色的GDP,所以綠色産業發展很重要。我們可以通過統籌科技、經濟發展和統籌農業、工業、服務業發展,構建一個結構科學、發展協調的現代農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現代産業體係。通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綠色産業結構,實現傳統工業綠色低碳的轉型,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型新興産業,挑戰綠色發展先機,構建綠色發展現代産業體係。三、建立綠色建築技術支撐體係,因為建築是我們巨大的消耗和污染體係,在發達國家建築所需的能耗已達到全國能耗30%-40%,建築環境污染在整個環境污染的比重達到38%,建築綠色概念提出讓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國綠色建築的發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種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方法,研發低碳節能技術與産品,建立適應中國國情的低碳節能技術的支撐體係,切實實現城市低碳化發展的目標,具體可以從幾個方面開展。一是低碳技術研發和創新,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建築體係的建立。建築節能新型材料和固體廢棄物、再生建築材料的研發和工程示范。通過低碳建築物設計標準的制定,真正建設可持續發展實踐。我們工程院有一個研究課題,就是建築我們國家浪費很多,我們建築物是50年周期,人家國外是100-200年。第四,建築綠色交通體係的建立。不多贅述。[11:55]
[謝和平]女士們、先生們,城鎮化建設綠色發展既是中國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綠色發展模式,我國城市化進程必須結合我國的特殊國情,通過技術創新有效建立推廣低碳技術,通過産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的轉變,來制定生態城市建設的戰略規劃,低碳排放高能效、高效率,進行城市規劃,設計與建設,增加我們的城市發展的持久動力。我的演講到這,謝謝大家![11:59]
[何建坤]感謝校長的精採演講!下面有請特裏泰敏先生演講![12:00]
[特裏泰敏]謝謝!所有的發言人和嘉賓,今天早晨大家説了很多,我簡要地説一下,我當然還要感謝所有的承辦方和主辦單位,我希望大家可以鼓掌來感謝主辦方組織這樣的會議。我還要感謝今天在這個房子裏以及宴會上、賓館裏所有工作的工作人員以及志願者們,謝謝大家!一開始我已經列印了發言稿,但是這實際上浪費了樹木,所以我覺得用IPAD當中的電子版為大家講解。之前解振華主任也已經説過,中國用兩萬億人民幣在未來五年進行綠色的發展,我想告訴大家,這簡直就是施瓦辛格的電影一樣,需要很多很大的動作,當然這是一個笑話。當一個人從高樓比如紐約的帝國大廈跳下來,因為有一百二十層,如果説這個人從一百二十層掉下來,當他在下降到第五十層的時候,他聽到現在還不錯,心裏想了這樣一句話。那麼當我收到這個邀請的時候,我就是這種心理。因為大家在今天也聽到我們有很多綠色樓宇的節能標準,也有很多太陽能、風能、水能等等的標準,但是我覺得這些還都不夠,如果我們在這裏省一點,那裏再省一點,但是對于我們的子孫後代,他們還能留下多少呢?我們到底是在自欺欺人,還是我們在向這個從帝國大廈跳下來的人一樣?我們如何創造一個和諧的未來社會?這就是我們論壇的主題。[12:02]
[特裏泰敏]我們必須知道現在做的事情真的是對于我們這一代以及子孫後代可持續的事情才可以,我們要解決並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看如何衡量。無論是你從一百二十層跳到五十層的時候,有多少時間會著陸到地面上,這樣你能夠衡量了才知道未來是不是很光明。而且我們也要知道,在我們的化石能源消耗的時候,對于經濟、社會有什麼樣的成本,而且我們也要看一下這為我們帶來的綠色發展的效應是什麼,生態城市的效應是什麼,這也是我們這次論壇的主題。眾所周知,我們對于石油的價格已經包括了戰爭、經濟不確定性以及運輸等等成本,但是我們看到,在美國大概會有兩百個提案都與新的火電廠有關。這些火電廠從經濟的角度來説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現在要看一下對于溫室氣體的排放還有糧食安全的影響。我們如何使用這些最新的科技使我們成為最後的贏家,而且我們不能使用一切照舊的心態,還是依賴于原油和煤炭。[12:03]
[特裏泰敏]我們看一下二氧化碳,因為在我們找到綠色發展的道路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看一下碳行為準則,因為我們要有很多高能效的産品産生出來。有兩個例子,這些企業實際上已經破譯了碳密碼,他們是綠色的經濟學家。首先,大家可能喜歡冰淇淩,那麼我們要冷凍這個冰淇淩並把它放在冰箱裏運輸到市場上,一直到人們消耗掉這個冰淇淩之前要使用多少的能源?聯合利華的科學家已經看到了在室溫當中如何運輸冰淇淩,而且他們需要多少能源能夠在消耗之前可以冷凍這樣的冰淇淩。管理層知道,他們自己每年會有四百萬噸的能源消耗,而且我們也要看一下在生命周期當中的供應鏈是否能夠有每年400萬噸的平衡。所以聯合利華現在在做的,在他們的工廠、運輸和交通工具上都已經意識到20%的碳足跡,但是只能夠每年降低八萬噸二氧化碳排放。但是如果降低供應鏈當中的5%的溫室氣體排放,就能夠每年降低兩百萬噸碳足跡。我之前説到的帝國大廈是美國紐約最高的樓,在那裏有窗戶、通風係統,所有這些簡單的衡量都能夠節省40%的能源消耗,這使得我們可以不用這麼悲觀了。但是來看一下芝加哥最高的樓也是在做這樣的樓宇節能,同時他們也在升級他們的空調、電梯以及通風係統,這樣就可以解決很多的節能問題。現在它們的能耗已經降低了80%,還有很多的綠色發展、綠色經濟的典型例子,我們今天在會議上聽到的也是這樣的事情,我們的國家、地球需要節能,同樣也需要決策者的聲音讓他們決心改變一切照舊的思維模式,能夠有一個創新的可持續的未來。而且我們認為能做到這一點的事情就是必須要找到可代替能源,而且要找到它的市場一起攜手來做到這一點。一個很好的夥伴關係就是一個新的氣候行動的R20,有200個的地方政府包括非政府組織、企業和大學等等,他們都已經對這些科技進行攻關,而且讓他們能夠大規模的開發降低成本。同樣在金融市場上也需要有很多項目進行綠色信貸,比方説加利福尼亞州的工作,加州之前施瓦辛格州長在做的,就是要跟美國以及其他國家、聯合國進行合作這個項目,要做一個宣言,我們作為消費者,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要改變我們的方式,能夠降低碳足跡,而且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保護環境。[12:04]
[特裏泰敏]我們看到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和諧城市,和諧城市是沒有污染的,而且我們希望未來是可持續發展的,這樣我們不需要那麼悲觀,想從一個高樓上跳下來了。而且我們現在再給大家講一些例子,我們每個人在這個大會上能夠做什麼?我們現在就可以節約樹木、降低能耗、降低化石能源的燃燒。比方説大家看到的名片,我的名片大小是各位名片的1/3或2/3,這及上我在這張小的名片上也可以印上所有需要的個人資訊。印一些小的名片可以降低多少能耗、省多少木材?另外,如果你知道沃爾瑪,我也學到了一個很好的小技巧。所以下一次大家再印名片的時候,一定要想一想,你可以把名片印得小一些,而且一傳十一傳百告訴自己的朋友,幫助所有的人進行高能效、低能耗的選擇和方式,而且能夠降低我們的消耗以及浪費。還有我們再看一下氣候變化的挑戰,我們的子孫後代如果能夠更好的生活,我們就一定要幫助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夠繼續看到北極熊,繼續看到南極的冰川,也才能過上更和諧的生活和社會。我們一定要作出所有的努力做到這一點,謝謝女士們、先生們,謝謝你們的聆聽! [12:05]
[何建坤]感謝特裏泰敏先生的精彩演講!下面歡迎的嘉賓是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院長、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理事長王忠敏教授!他發言的主題是《低碳工業標準化發展》,有請! [12:06]
[王忠敏]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我們討論主題是低碳城市與生態環境的建設,討論這個主題為什麼説標準和標準化呢?大家都知道標準和標準化同水、空氣一樣,是我們人生活、生産和工作時刻不能離開的東西。可以設想如果我們這個社會沒有了標準,大家的生活、工作生産和城市管理會混亂到什麼樣的程度。我的題目是《低碳城市與低碳工業》,想簡單從幾個方面介紹一下。大家都知道,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一個不可扭轉的趨勢,氣候變暖溫室氣體來源主要分布在哪些方面?在城市當中,主要分布在工業加工制造、火電廠、交通運輸、這將近佔50%,農業生産、居民、商用、垃圾處理、化石能源輸送佔50%。由于這些二氧化碳排放已經造成全球變暖的趨勢,全世界人民都已經承認了這種趨勢,我們應該採取實際的行動。[12:08]
[王忠敏]我們要打造的低碳城市的概念是什麼?首先是指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在一個較低水準的發展。城市要強調以人的行為為主導,我們要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在保障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低碳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當中,有七個方面的重點,包括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綠色建築、純凈水、綠色工業、交通運輸。在這七個方面當中,我們要認真分析經濟結構和經濟效益的評估問題,要認真分析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問題,要認真分析低碳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更好利用公共交通體係。在消費方面我們要有更先進的低碳消費方式,還有就是碳匯技術的推廣和建設。不完成上述七個技術推廣,可以由下面一些指標來衡量,包括碳總排放量的指標,城市管理方面一係列指標,綠色建築方面一係列指標,還有公共交通體係以及消費方式。這幾個方面都涉及到種種標準,我們可以把它叫做節能減排標準體係。在低碳工業方面是我們國家城市建設非常重要的戰略性的內容,因為城市是靠著工業來支撐的,低碳的發展首先要有低碳的技術,低碳的技術來源于低碳的工業,在這些方面,低碳技術包括著化石燃料低碳技術、可再生能源低碳技術、能源低碳高效利用的技術和低碳服務業,後面都是一些具體的工業和産業部門。[12:11]
[王忠敏]“十二五”期間我們要達到GDP總能耗下降16%的指標,非化石能源消耗佔一次性能源消耗比重上升到11.4%,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17%,這是國家“十二五”規劃已經確定的目標。要完成這個目標,首先要解決的基礎問題就是要確定我們的標準。在節能環保技術上,在新能源産業方面,在加快低碳技術應用和發展方麵包括我們要建立一係列的節能法規和標準,同時要推廣先進的節能技術和産品,就低碳發展而言,標準和標準化主要能起到什麼作用?以下圖表有十個方面。首先,它要為政策法規的制定確定可靠的技術支撐。其次,它要確定全球一致性的術語、方法和監測體係,因為減排的標準不是一個國家的標準,減排的目標是全球實現低碳排放,所以應該取得全球一致性的標準。第三,它要有方法監測計算和評價,很多人談到碳交易的問題,如果我們沒有可靠的計算和評價,就沒有辦法進行碳交易。第四,進行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將其走向市場化。第五,為政府和有關機構包括企業建立最優化的管理係統。第六,按照統一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第七,為節能減排市場化提供支撐。第八,通過標準化的推廣和宣傳提高公眾的關注度和參與意識。第九,通過標準化的手段推動技術發展和培養相關人才。比如如何計算碳排放量,其中涉及到減碳的核算師、審計師等等,但是全國范圍內都很缺乏這樣的人才。第十,建立我國綜合標準化低碳評價指標體係,以應對國際上出現的各種新機遇新變化和新挑戰。在這方面,中國的標準化做了些什麼?我們已經建立了相應的標準化體係框架,包括綜合基礎類的標準、用能産品的能效標準、工業節能標準、建築節能標準、交通運輸節能標準和農業節能標準。隨著這些標準的實施,我們在節能效益計算和評價方法方面建立了相應的標準體係,在能源計量器具配備方面建立了標準,在能源統計與分析管理方面建立了標準,還有圖形符號、文字代號方面的標準,包括全球統一的術語和分類方法。[12:12]
[王忠敏]我們已經在二十多種産品當中推行中國強制性能效標識制度,還有制定了市場準入的限定標準以及一些資源型的節能標準。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它和節能有關,但也是另外的體係。包括溫室氣體管理的術語標準,包括核查機構、核查人員的標準、大型活動核算標準,比如我們舉行這麼大規模的研討會,在哪些方面做沒做到節能和減排等等,以及在替代能源方面,也有如下標準,包括化石能源、新能源等等。為參與這些標準,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有一批專家正在和國際標準化組織密切合作,同時也積極參加國際上相關的能源管理體系技術委員會承擔相應的領導或聯合秘書,包括2008年參加了能源管理體系的委員會,承擔副主席,包括和法國一起建立了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的戰略工作組,包括和加拿大一起建立了環境保護的溫室氣體管理的技術委員會,同時我們在2001年建立了碳封存和碳捕獲的技術委員會,中國正在申請擔任聯合主席等等。為了推進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我們在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環保部、質檢總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援下,聯合了十一個國家級協會建立了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這個聯盟已經吸引了四百多個成員參加,也光榮地成為本次論壇的支援承辦方之一。在天津濱海新區方面,我們也有一些具體的建議,下午我們會有一個分論壇,在這之中我們會進行闡述。謝謝大家![12:16]
[何建坤]謝謝!下一位發言者是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副主任藺雪峰先生,他演講的題目是《堅持生態理念,實現綠色發展,中新天津生態城三年實踐與體會》,有請![12:16]
[藺雪峰]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領導、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榮幸出席本次論壇!剛才十六位嘉賓已經做了一個非常精採的演講,而且對于我們認識低碳發展和生態城市的建設應該説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下面我也非常榮幸有機會能夠和大家分享一下天津生態城建設和實踐的情況。剛才何立峰書記和李奕賢部長對天津生態城的建設做了基本介紹,時間關係,在此我再進行一個簡要介紹。[12:18]
[藺雪峰]天津生態城中新兩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節約資源能源、加強環境保護、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合作項目,作為這個項目的背景,剛才在十六位專家的介紹中從氣候變化、能源危機、環境危機等多方面介紹了原因。天津生態城立足于中國快速城鎮化發展的現實,在人口資源環境約束的條件下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實現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成為中國其他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樣本。今年4月30日,胡錦濤主席到生態城視察工作的時候特意強調生態城要堅持生態文明的理念,加快建設步伐,走出一條城市節能環保、良性發展的路子。三年來我們主要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蓬勃和社會和諧方面進行了相應探索。從資源節約方面,主要從節地、節水和新能源建設作為可持續城市資源利用模式的探索。一是生態城選址在三十平方公里的鹽鹼荒灘上,沒有佔一份耕地,對于解決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過程中的人地矛盾問題探索出一條新路,而且在生態城建設過程中採用緊湊型城市布局進行節約集約的用地,探索了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方法。二是在節水方面通過污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和海水淡化,多渠道地開發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分支利用和優化配置,解決缺水地區城市供水的問題。目前一些污水處理設施已經投入使用,將來生態城建成之後,非傳統水源的使用比例要達到50%以上。 三是在能源方面大力推進綠色建築和綠色交通的建設,實現節能。同時加大力度實現能源的綜合利用和梯級利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並且通過市場化可持續的建設機制,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建設力度。到2020年,我們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達到20%,建立新能源與常規能源相互銜接、互為補充的能源供應係統。目前我們的風電、光電和熱泵、太陽能熱水等一些技術已經廣泛應用,生態城的智能電網示范項目也投入運作,而且電動公交車也已經開始運作,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利用已經成為生態城的標誌。[12:20]
[藺雪峰]在環境建設方面,針對生態城環境脆弱、污染嚴重和土地鹽化的自然本底現狀,我們為生態城現狀的污染斥巨資歷時三年進行了治理。目前2.6平方公里的污水庫已經處理完畢,380萬立方米的污泥已經進行了無害化治理,部分還實現了資源化利用,污水庫即將變清凈。另外結合起步區的建設,實施了鹽鹼地的治理和濕地修復,加大對生態廊道的建設和保護,大力建設本地適生植物,目前建設的綠化工程已經達到三百萬平方米,生態城昔日的鹽鹼荒灘已經面貌一新。在産業方面,生態城是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應用的新市場。我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導産業發展,以科技創新支撐産業發展,將環保節能、信息技術作為主導産業,打造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和展示的基地,國際交流和培訓的窗口。同時積極發展動漫影視、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與周邊區域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高端産業,目前動漫園等産業的公共技術平臺和孵化器已初具規模,為企業的入住提供了充足的載體。目前入住企業近五百余家,注冊資本金達到三百億,累計實現稅收23億元,已經初步形成了低碳、高質的綠色産業聚集態勢。在社會事業方面,我們也充分借鑒了新加坡的經驗,加大公屋的建設,特別是我們為建設工人建設公寓,配置了食堂浴室、商業文體設施,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條件。目前一期公屋建設已經將近六百套竣工,社區中心的建設集中配置了社區醫療、商業、文化、體育等設施,打造五百米的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社區中心、學校醫院等十七個涉及民生的公共設施項目已經啟動建設,明年將陸續投入使用。[12:23]
[藺雪峰]女士們、先生們,生態城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係統工程。早在一百多年前,針對工業革命初期出現的城市問題,霍華德提出只有進行社會的變革才是解決城市問題的有效途徑。當代的生態社會主義學者認為,解決生態危機的根本出路必須否定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及其生産方式和消費方式。通過三年來的實踐,我們認識到人們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標準以及保障機制決定了城市的發展方式。為此,我們下力氣對于研究生態城市的建設標準和標準體係形成了涵蓋經濟、資源、環境、社會等方面的26項指標體係,將生態城的指標體係分解到城市建設的不同階段和不同主體,建立了政府、企業、居民共同參與生態城建設的治理機制和行為規范,形成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成為指導生態城市建設的路線圖,並將有關內容對應于行政管理和行政審批的程式,逐步建立以生態城市建設目標為導向的城市管理體系,為天津生態城的建設提供機制保障。例如,在綠色建築方面,我們把針對生態城新建建築全部達到綠色建築的要求,把綠色建築置于整個城市發展的背景下進行研究,確定不同類型綠色建築的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的量化指標,使之與生態城發展的目標形成內在聯繫,通過綠色建築的建設促進城市發展,同時把綠色建築評價作為建設管理的城市性內容,以量化指標作為考核內容,完善激勵政策、管理標準和程式,建立了以規劃為起點的綠色建築全過程式控制制體係,避免了某些綠色建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重措施不看效果的評價方法。目前生態城在建的三百多萬平米綠色建築全部達到節能的要求,多個被動式超低能耗的示范建築正在建設過程中。[12:24]
[藺雪峰]女士們、先生們,經過三年的建設,生態城已初具規模,作為國際合作項目,中新雙方進行了全面合作,同時我們還與多個世界國際組織開展了廣泛的合作,我們希望生態城成為國際交流的平臺,成為技術創新應用的新形勢。在此,我代表生態城管委會對支援生態城的各位朋友表示感謝,同時也希望各界朋友積極參與生態城的建設,共同推進城市的綠色發展,共創美好未來,謝謝大家![12:25]
[何建坤]謝謝!我們的第二階段即將結束,下面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剛才七位嘉賓的精採演講!剛才嘉賓在演講當中都談到了實現低碳發展,建設生態城市對我們中國特殊的重要意義,因為中國當前正處在一個快速城市化的進程當中,所以在快速城市化進程當中樹立生態低碳發展的理念,可以使我們避免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當中以高的資源消費為支撐、高碳的基礎設施和城市布局建設的發生,能夠走出我們中國以技術創新為支撐的綠色低碳新型發展方式,所以我們進行生態城市的建設要體現中國的特點,要符合我們中國的國情和各地實際的情況,城市的發展要和當地的生態環境密切協調,保護生態環境。同時,我們也要尊重當地的風俗傳統和生活習慣,城市的發展要促進社會的和諧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及生活品質,所以我們當前的生態城市建設也應該成為我們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建設生態為民的重要領域和著力點。[12:29]
[何建坤]剛才幾位專家也談到中國當前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階段。我們既面臨著日益強化的資源和環境的約束,也面臨著應對氣候變化,減緩碳排放的挑戰。我們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生態城市,既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實施過程當中的一個重點領域,也應該是國內建設兩型社會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在需要。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低碳城市建設的最終目標要實現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這需要幾代人的艱苦努力。所以現在需要我們有一個正確的發展理念,有長期的戰略和超前部署,在當前全球低碳發展的潮流之下,我們能夠爭取實現跨越式發展,打造中國低碳競爭能力。今天的大會和嘉賓的發言對我們每一位參會者都會有很好的啟發和收獲。[12:30]
[何建坤]第二階段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各位的參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