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11月23日 題:築夢育人 幸福花開——“十四五”期間西藏教育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盧丹陽
走進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教室裏傳來朗朗讀書聲,一批批高原學子在現代教育的滋養中茁壯成長,走向更廣闊的人生舞&。“我們學校現在有智慧教室,還能和北京的學生同上一節課!”該校學生德吉曲珍對這節與北京學生連線的“雙師課堂”印象深刻。
這正是“十四五”期間西藏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五年來,西藏自治區持續加大教育投入,西藏教育體系日趨完善,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正奮力譜寫新時代教育強區建設新篇章。
“開學第一課,我們講定日抗震救災中的民族團結故事。”日喀則市拉孜高級中學副校長陳志遠説,“通過開學第一課,我們讓同學們從地震後各方力量的全力救援和災區的恢復重建中,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各民族間的團結互助。”
西藏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構建起黨建引領、思政鑄魂的育人新格局。今年暑假,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學生郭千紅經歷了一場別樣的思政課,她與同學走進那曲市嘉黎縣,在麥地卡濕地聆聽高原極地室外科普課。“能夠實地了解濕地的生態價值,對我的專業學習有很大幫助,這也讓我認識到各民族之間尊重互助如同生態共生一樣重要。”她説。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五年來全區各級各類學校開設了專題課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材使用率和課程覆蓋率均達100%,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率實現大幅提升。2024年抽查顯示,西藏全區中小學生對“五個認同”的識別率、知曉率超過95%;幼兒園大班兒童在語言能力測評的“答”“認”“選”“做”“學”“説”六方面,平均得分率處於較高水平。
“以前孩子上學路途遠、家裏條件差,現在幼兒園就在家門口,上學吃穿住全部都有保障,老師對孩子的安全格外上心,我們就更放心了!”昌都市八宿縣西巴安置點搬遷群眾擁宗澤根滿意地説。
“十四五”期間,西藏教育事業總投入1835.56億元,較“十三五”時期增長42.69%。落實15年公費教育政策,累計安排資金35.37億元,惠及學生392.05萬人次,“三包”經費標準提高至年生均5700元。西藏建立起各學段全覆蓋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累計落實學生資助資金443.42億元,受助學生2274.33萬人次。截至2024年,西藏學前教育毛入園率提升至91.33%,2025年預計新增學位1.25萬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7.86%,對口援藏省(市)選派800多名教師進藏工作。
“十四五”以來,西藏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2025年,西藏新增3所普通高等學校,分別為拉薩師範學院、西藏農牧大學和日喀則職業技術學院,高等教育布局不斷優化。西藏大學完成“雙一流”建設任務,西藏民族大學、西藏農牧學院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突破,西藏新增勞動力受過高等教育比例達到59%。
“我非常感謝學校的培養。”來自拉薩市當雄縣寧中鄉的堅熱益西,現在是一名民用直升機女飛行員。“2016年,我從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畢業,成為拉薩雪鷹通航的飛行員,上學讀書改變了我的命運。”
近五年,西藏職業教育累計輸送技術技能人才超5萬人,新增23個特色專業覆蓋清潔能源技術、藏醫藥、文化旅游等重點領域。西藏職業教育對接國家電投、國家電網等行業頭部企業實行學徒制培養和校企聯合招生,全區職業院校與547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培養比例達到23%。
從珠峰腳下到羌塘草原,從雅魯藏布江兩岸到三江流域,西藏教育事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質量向前邁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西藏教育系統正錨定教育強區宏偉藍圖,深入實施“鑄魂、提質、夯基、強師、護苗”五大工程,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作出更大貢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