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鮮報|向雲端!5373米之上的守護-新華網
新華社簡介 新華網首頁中國政府網 公司官網 新聞熱線:0891-6282560 投稿郵箱:xhwxzpd@163.com
西藏頻道 > 正文
2025 11/20 17:46:27
來源: 新華社

新華鮮報|向雲端!5373米之上的守護

字體:

  車輪碾過西藏山南浪卡子縣的最後一片草甸,世界開始褪色。綠意消散,牦牛隱去。只剩蒼黃的山岩,和一條固執攀升的路。它像天梯,一圈圈纏繞着荒蕪,把我們拋向雲層之上。

  11月5日,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民警們在崗布冰川巡邏。新華社記者 任沁沁 攝

  海拔不斷躍動:4500、4800、5100……5373米!普瑪江塘,就在這片穹頂之下展開。推開車門的瞬間,風像冰冷的銼刀刮過臉頰,一種徹骨的、能滌蕩靈魂濁氣的清冷撲面而來。

  “歡迎來到離天空最近的派出所。”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所長普布扎西的問候,有着超然的浪漫。藏藍色的制服,被紫外線灼燙得褪了色。他身後,營房外墻上的十六個字,無聲卻有力:“與其苦熬浪費生命,不如苦幹燃燒青春。”

  在這個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40%、年平均氣溫零下7℃的地方,水燒到60℃就沸騰,氣息總是不夠長。

  25公里邊境線,是一代代戍邊人用腳丈量的信仰。巡邏的路,向着雲端延伸。

  海拔5600米,在崗布冰川的注視下,鮮紅的五星紅旗和移動的藏藍身影,成為天地間最醒目的色彩。他們攀上冰磧壟,踏查邊境情況,不放過任何一絲異常。

  派出所教導員尼瑪堅參指着風雪瀰漫的山口,回憶那次暴風雪中的巡邏:能見度不足5米,狂風卷着冰碴砸在臉上。大家咬着牙、手挽手,在齊腰深雪裏挪了6小時。

  “那一刻心裏在想什麼?”記者問。

  “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只有本能——把戰友平安帶回去。”他咧嘴一笑,脫皮的嘴唇綻開細密血痕。

  臉龐曬得黢黑的年輕民警陳欽烽説:“我們在這裡,祖國就不會把任何一寸領土‘忘’在身後。”

  牧民次仁加措總會提着一壺酥油茶等在路口。他忘不了那個暴雪夜,民警們打着手電為他找回走失的30頭牦牛。有個小夥子的手指凍得像胡蘿蔔,接過茶碗時還在發抖。

  11月4日,月光下戍守普瑪江塘的三位女民警武慧、李紅炎、李天嬌(從左至右)。新華社記者 任沁沁 攝

  2024年2月,派出所迎來建所12年來首批3名女警——分別出生於1996年、1998年、2000年的李天嬌、武慧、李紅炎。她們是自願申請上高原的。

  “那可是海拔最高的地方,身體損傷不可逆!”面對親友的勸阻,武慧依然篤定,她曾服役於英雄“鐵錘子團”,“越是絕境,越要征服”。

  李紅炎接到母親電話時正在吸氧。“媽,別人的孩子能守,您的女兒也行。”

  “我們不是來體驗生活的,是來扎根的。”從家鄉林芝到普瑪江塘,“藏二代”李天嬌道出姐妹們的心聲。

  生命的形態從來不止一種。除了忍耐,還有怒放;除了荒蕪,還有信仰。

  調解糾紛時,李天嬌總會多斟一碗甜茶;大雪封山前在山坳口疏導車輛的武慧,睫毛結滿冰霜;國畫專業畢業的李紅炎,為沒有見過草木的牧民孩子們,畫下一墻盛夏。

  11月6日,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民警與湖南省援藏醫生江志超、趙啟等一同到牧民家中義診。新華社記者 任沁沁 攝

  但,所有選擇都有代價。

  嘴唇發紫、指甲凹陷、心臟肥大……“高原印記”訴説着堅守的代價。

  患有高原多血症的普布扎西,嘴唇永遠是烏青色的。4年間,他送走3位調離的同事,自己卻一次次留下。“我們站在這裡,就是宣誓。”

  “留下”的信念,卻無比堅定。

  民警熊凱,2018年剛來時偷偷哭過。如今,當他有機會離開高海拔地區時,卻毅然選擇了留下。今年春天,他多年前救援過的游客,專程來普瑪江塘,在5373米界碑前與他緊緊相擁。“那一刻,我對這份事業有了更深的理解。”

  溫室裏的草莓紅第三茬時,民警周繼恒的女兒出生了。通過視頻,他把熟透的果實舉到屏幕前:“看,爸爸在雲端種出了春天。”女兒今年5歲了,一再延長駐留時間的他,也成了在普瑪江塘待得最久的民警。

  11月5日,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民警們在崗布冰川巡邏。新華社記者 任沁沁 攝

  派出所榮譽室裏,有面特殊的國旗——2022年第二個中國人民警察節那天,它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如今,這面旗幟跨越千山萬水,靜靜守護着這片遙遠的邊關。

  山河萬里,不過心間方寸。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信仰永遠保持在37℃的恒溫——那是心臟跳動的溫度,是無論相隔多少個經緯度,都始終與祖國同頻共振的證明。

  當夕陽給冰川鍍上金邊,巡邏路上的藏藍身影被拉得很長,與逶迤群山疊在一起。

  “我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

  5373米,不是地理刻度,而是精神海拔。

  雲朵駐足處,雄鷹盤旋地。有一群人以青春為燭,在世界之巔燃燒。

  他們的心跳,比星辰璀璨,比冰川恒久。

 

  策劃:陳芳

  記者:任沁沁

  統籌:郭寶江、施雨岑、余飛揚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責任編輯: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