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10月10日電(記者蔣夢辰)西藏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但高原低溫、低壓、缺氧環境,帶來固廢處理能效低、污染物控制難等問題,給生態環境保護帶來特殊挑戰。近期,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科帶頭人、天津商業大學教授陳冠益創新提出高原固廢生物質清潔處置技術,使處理成本降低15%,污染減排超75%,在處理固廢降本增效的同時保護高原生態環境。
據了解,圍繞高原固廢處理中常規工藝適應性差、設備運行維護成本高等瓶頸,陳冠益帶隊開展了系統性攻關。科研團隊通過反應過程調控技術創新,成功研發耐低溫微生物菌劑,創建適應高原環境的熱化學轉化新工藝,構建出一套“生物-熱化學”協同的固廢清潔處置技術體系。
陳冠益介紹,該技術提升了高原固廢處理效率,有效抑制了二噁英等有害物質的生成,同時依託本地化能源利用策略大幅降低了系統能耗,實際應用成效顯著。
“該技術成果的高度適配環境技術特性及其顯著的生態與社會效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為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科技支撐與示範範例。”陳冠益説。
此外,作為援藏教授,陳冠益在帶隊推出創新技術的同時,通過組建科研創新團隊、引進培養高端人才、籌建重點實驗室、搭建學科發展交流平台等方式,助力西藏環境學科發展和優秀人才培養。(完)
【責任編輯:達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