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聯多翼 天塹變通途——海關助推日喀則市高水平開放事業取得新成效-新華網
大慶要聞 輝煌60年 西藏影像 大慶文藝活動 媒體看西藏 基層風采
西藏頻道 > 正文
2025 08/13 18:14:10
來源: 雲端珠峰

一港聯多翼 天塹變通途——海關助推日喀則市高水平開放事業取得新成效

字體:

  長期以來,拉薩海關所屬聶拉木、吉隆、亞東、日喀則等日喀則市內海關始終以服務高水平開放為己任,全力助推日喀則市“兩個中心城市”建設,把自身發展融入日喀則熱土,以海關工作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堅決在珠峰腳下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國門衛士。

圖片

  一、從“有沒有”到“好不好”,日喀則市高水平開放事業迎來了歷史性跨越,日喀則正以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60年來,在黨中央的深切關懷和特殊厚愛下,日喀則市外貿已經實現了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歷史性跨越。

  外貿總值由1965年的幾百萬元躍升至2024年的61億元,增長了數百倍。運輸方式由傳統的人背畜馱到現在公、鐵、空、郵等現代化立體物流體系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有力支撐了外貿發展。開放格局上,全區四分之三的陸路口岸(吉隆口岸、樟木口岸、裏孜口岸)助推天塹變通途,疊加國際陸地港開放新高地,日喀則本土産品、自主品牌不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貿易夥伴由尼泊爾等鄰國拓展至新加坡等36個國家(地區)。當前,從自治區看,日喀則市外貿發展上有六個“最”優勢:外貿傳統最為深厚,開放&&最為完善,外貿通道最多,開放步伐最快,開放決心和力度最大,外貿佔GDP比重全區最高,迎來了推進高水平開放事業最好的歷史時期。

  2025年上半年,日喀則市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81億元,同比增長49.8%,增速高於全區平均水平35.7個百分點,佔全區外貿總值比重41%,成為帶動我區外貿量穩質升的重要動力。這份亮麗成績單背後,是海關推動日喀則市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見證。

  日喀則市正從開放“末梢”穩步走向開放的“前沿”!

  圖片

  二、陸港展翅拓新途,高原上的“中國速度”彰顯了海關服務的力度和溫度

  日喀則國際陸地港位於日喀則市南部,是西藏面向南亞開放的核心物流樞紐,集報關、查驗、轉運、存儲等功能於一體,可快速通往吉隆、樟木、裏孜等口岸。

  自2024年8月1日日喀則國際陸地港出口貨物查驗場正式封關運行以來,“首單”業務相繼落地。

  ——2024年8月,首票貨值208.56萬元的日用百貨,通過出口轉關方式由陸地港起運經樟木口岸出口到尼泊爾。

  ——2024年8月,首趟南亞班列從義烏出發,滿載35個集裝箱、貨值3185萬元的日用百貨抵達日喀則,通過陸地港出口到尼泊爾。標誌着“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由理念轉化為面向南亞開放大通道建設的具體實踐。截至目前,已累計監管運行6列。

  ——2025年4月,日喀則一家本土企業首次通過跨境電商9710模式經陸地港出口貨值7.2萬元商品到尼泊爾。標誌着跨境電商業務在陸地港正式落地。

  ——2025年5月,一家本土企業首次以跨境電商9810模式經陸地港出口貨值101.26萬元日用百貨到尼泊爾。標誌跨境電商海外倉業務落地並逐步常態化運行。截至目前,已累計監管11票、貨值500萬元。

  ——2025年7月,首票貨值5.43萬元的本土青稞製品經陸地港出口到尼泊爾,外貿含“綠”量正在增強。

  ——截至2025年7月,通過“陸港聯動”累計助推上千輛新能源汽車出口到尼泊爾,外貿含“智”量持續提升。

  ……

  捷報頻傳的背後是拉薩海關所屬日喀則海關充分發揮基層首創精神,以智慧海關建設為先導推動口岸擴能提質的生動縮影,也是該關大力推行外貿“首單計劃”,全力助推日喀則市高水平開放的體現。

  理念創新。立足發揮陸地港“資源聚集、協調聯動、輻射帶動”作用,探索“陸港申報、屬地查檢、口岸直通”監管模式,開展“一次報關、一次查檢、一箱到底”作業模式,把邊境口岸的貨物報關、查驗查檢等業務“前移”到中心城市,通過“空間換效率”,激活傳統貿易通道,賦能原有開放&&,陸港聯動增強産業鏈韌性和效率,口岸過貨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日喀則市各口岸過貨量為15.67萬噸。陸地港運行後,2024年達24.2萬噸;2025年上半年已達12.2萬噸。智慧賦能。依託日喀則海關監控指揮中心,通過電子關鎖智能定位、畫面傳輸等功能,實現了對出口貨物從起運到出境全流程可視化監管,通關率大幅提高。目前已累計監管出口貨物2687噸,貨值1.57億元。政策護航。常態化開展“關長送政策上門”,走訪調研企業30余家,“一對一”指導服務企業,積極營造透明的、可預期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目前,已入駐企業150家,海關註冊備案企業135家,活躍度從12%增長至36%。主動服務藏香、藏毯、青稞製品等本土企業10家入駐,為日喀則市開放型經濟實體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建言資政。立足職能和海關優勢,深入思考“如何在高原建設陸地港”這個關鍵問題,立足陸地港如何更好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積極融入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等課題,紮實開展調研,建立了重大課題專報及定期開展外貿統計分析等制度,形成系列研究成果,積極為我市高水平開放建言資政,也為創造性開展監管服務提供理論支撐。

  三、多翼齊飛風正勁,海關助力後藏熱土吹響高水平開放“集結號”

  日喀則是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唐竺古道上重要節點城市,擁有吉隆口岸、樟木口岸、裏孜口岸及乃堆拉邊貿通道等開放&&。海關始終立足所在口岸功能定位和自身職責使命,全力做好各項工作,吹響了高水平開放“集結號”,奏響了高質量發展的“交響曲”。

  ——吉隆海關:聚焦“活力引擎”,驅動高水平開放“加速度”。吉隆海關為新能源汽車出口定制專屬監管方案,從産地到尼泊爾市場周期壓縮至10天,2025年上半年累計監管出口新能源汽車4126輛、貿易值4.61億元。貿易含“綠”量“加速度”,吉隆海關加強與甘肅等農副産品屬地海關協調聯動,建立從源頭起運到口岸通關全流程跟蹤服務制度,為農副産品出口搭建“綠色通道”,2025年上半年農副産品出口貿易值1.34億元、增長1.47倍。均衡貿易發展“加速度”。積極推動中藥材准入品種從7種擴增至29種,飼草通關周期壓縮77%,2025年上半年進口中藥材、飼草料貿易值與量均實現超52%增長,促進貿易雙向流動、均衡發展 。吉隆海關正依託口岸邊合區建設,全力助推“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

  ——聶拉木海關:奮力“韌性重建”,在珠峰腳下聽見復蘇的心跳。隨着口岸恢復重建步伐加快,聶拉木海關始終以奮進有為、改革有力、發展有形的導向,堅持“邊重建邊通關”原則推進工作。改革不止步,主動與拉薩綜保區、日喀則國際陸地港聯動,先行“轉關運輸”“口岸直抵”等改革,實現“跨境電商海外倉”轉關業務“零突破”。服務更優質,聚焦通關“快車道”,推動優化通關、助企穩企等“16+12”政策,2025年上半年監管新能源汽車出口3372輛、增長57.57%。我們堅信,一個充滿生機、煥發活力的聶拉木海關值得期待!

  ——日喀則海關:4772米,用生命標注高水平開放事業的新高度。日喀則海關始終把“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作為精神追求,常年堅守“國門一線”履職盡責,努力在世界屋脊把“不容易”變成“不簡單”與“不平凡”。開關以來累計監管進出口貨物342.03噸,貨值1446.94萬元。上半年,監管進出口貨物28噸,貨值156.5萬元。大批活羊、鹽等商品經裏孜走出國門,全力助推中尼千年“鹽羊古道”擁抱世界、再現活力。

  ——亞東海關:在戰略要衝承擔海關使命。亞東海關主動就海關服務監管與地方協商,持續助推亞東邊民互市貿易市場復通,以高效專業溫暖的海關服務贏得各方一致好評。

  四、以海關之“智”和海關之“力”守護西藏社會穩定,堅決鑄牢國門安全屏障

  高水平開放要以高水平安全為前提。海關始終牢記監管是最基本、最重要職責,以智慧海關建設為依託,立足專業化、智能化監管手段,以高度政治責任感確保高水平安全、高水平開放。

  ——鍛造口岸監管“鐵拳頭”。海關以“國門利劍”聯合行動為抓手,搭建“協同作戰”體系,深化與緝私、公安、邊檢等部門單位聯動,從線索移交到口岸監管全流程合成作戰。憑藉“高強度、零死角”監管,斬斷走私利益鏈條,凈化口岸外貿環境,為“陽光外貿”發展清障護航。

  ——守護雪域高原“綠盾牌”。海關依託智能審圖等技術,嚴格查驗流程,強化動植物檢疫智能設備與檢驗檢疫技術應用,築牢轄區生物安全與生態安全防線,嚴防重大動植物疫情傳入傳出及外來物種入侵。

  ——織密公共衞生“防護網”。海關堅持“多病同防”,強化入境人員衞生檢疫與傳染病監測,精準做好重點疫情防控,守護口岸公共衞生安全。通過科學檢疫舉措,為人員往來、外貿交流營造健康環境,讓開放發展兼具“溫度”與“安全感”。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拉薩海關所屬日喀則海關等隸屬海關單位在海關總署關心厚愛下,緊緊圍繞拉薩海關確定的建設精神高地、生態高地、文化高地,當好推動高原經濟高水平開放先鋒的“三高一先”目標路徑,以守國門、促發展的實際成效,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