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巨變迎大慶 振興奮進新時代——卡若區60年發展成就見證時代變遷-新華網
大慶要聞 輝煌60年 西藏影像 大慶文藝活動 媒體看西藏 基層風采
西藏頻道 > 正文
2025 08/08 15:23:38
來源: 昌都發布

甲子巨變迎大慶 振興奮進新時代——卡若區60年發展成就見證時代變遷

字體:
  8月6日,“甲子巨變迎大慶 振興奮進新時代”——昌都市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11縣(區)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卡若區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區長(人選)鄭國彬向社會各界介紹了卡若區60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圖片

  六十載風雨兼程,鑄就高原新城之基。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如破曉曙光,喚醒了雪域高原上沉睡的土地,卡若區從此踏上了新生之路。從當年僅有的3條騾馬驛道,到如今國道317、214線在此交匯,鄉(鎮)道路通暢率達100%、自然村通達率達73.8%、行政村通暢率今年將率先在昌都市達到100%。同時,城區市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供水、供電、供氣能力大幅提升,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一應俱全。人民收入水平穩步提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27767元增至2024年的50961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從2000年的1629.9元增至2024年的19833元。教育醫療事業實現質的飛躍,學校從解放初期的1所增至76所,2024年學前、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提高到89.95%、99.98%、98.95%,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33%。在醫療上,從過去的缺醫少藥到現在的三級醫療網絡全覆蓋,衞生從業人員達到776人,硬體設施與技術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藏藥融入現代醫療體系,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讓農牧民在家門口享受便捷診療,健康保障持續強化。這些變遷,正是中國共産黨“治邊穩藏”戰略在雪域高原寫下的壯麗詩篇。

  圖片

  新時代創新突破,激活發展內生動力。過去以農牧業為主的單一結構,已逐漸轉變為一、二、三産業協同發展的多元化格局。經濟總量從2000年的2.09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101.69億元,增長近48倍,一般公共預算總財力從2001年的5592萬元躍升至47.074億元,增長超過83倍。特色農牧業快速發展,牦牛、藏香豬、青稞等農牧産品不僅實現了産量增長,還通過深加工提升了附加值,延伸了産業鏈。第二産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工業總産值不斷刷新。水能、風能、地熱能等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利用。隨着交通條件的改善和旅游資源的開發,卡若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四川有個九寨溝、昌都有個嘎瑪溝”文旅品牌逐步打響,古老的強巴林寺、神秘的卡若遺址、壯麗的自然風光在創新中煥發新生,推動旅游事業蓬勃發展,僅2025年上半年,全區接待游客134.17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7.88億元。這些成就印證着:只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道路,雪域兒女定能在現代化征程中踏響奮進鼓點,讓幸福格桑花在每一寸土地上盡情綻放。

  向未來砥礪奮進,繪就生態人文新篇。站在新的起點,卡若區將以“兩山”理念為指引,以敬畏之心守護着雪域高原的生態命脈,讓綠水青山成為最動人的發展底色。這裡的群山曾因過度放牧留下傷痕,如今卻在草原生態修復工程中重披綠毯;瀾滄江支流曾因泥沙淤積失去靈動,如今通過河道整治與濕地保護,清澈碧波的河流重現。生態管護員的紅袖章成為草原上流動的守護色,當群眾通過公益性崗位捧起“生態飯碗”,卡若區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守護自然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人與自然的雙向奔赴。2024年,全區累計完成國土綠化59.2余萬畝,退化草場治理超80萬畝,創成自治區級生態文明示範鄉(鎮)10個、村(居)132個,讓“高原藍”與“生態綠”成為百姓家門口的幸福不動産。

  圖片

  在記者提問環節,鄭國彬詳細介紹了卡若區在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方面的工作。他&&,卡若區嚴格按照自治區統一標準執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主要包含區內、區外就業生活和住房補貼、創業補貼等8類政策。為確保政策落地見效,卡若區還採取了多種渠道宣傳、簡化審核流程、進行座談交流、開展結對幫扶等務實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創業。(記者 梁俠 群旦次仁 陳娜 扎巴繞吉 鄧珠澤仁)

【責任編輯: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