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甲子巨變迎大慶 振興奮進新時代”——昌都市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11縣(區)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江達縣委常務副書記、政府常務副縣長(人選)高偉向社會各界介紹了江達縣60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經濟騰飛 産業結構優化
解放前,江達縣農牧業佔社會總産值絕大部分,如今産業結構大幅優化。2024年,地區生産總值達57.32億元,同比增長6.9%,二三産業佔GDP比重持續擴大。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5.5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3億元,同比增長6.5%。清潔能源産業發展良好,青泥洞鄉索日村、巴納村兩個光伏電站全年累計發電量3.63億千瓦時,累計上網電量3.52億千瓦時,上網電量率達97%。截至2024年底,全縣共有各類經營主體4458戶,同比增長8.2%,註冊資金67.6億元。
民生改善 福祉大幅提升
交通方面,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第一條公路G317線,到如今全縣13個鄉(鎮)通油路、96個村(社)全部通達,農村公路里程達2063.129公里。教育上,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小學、初中入學率在99.9%以上,義務教育鞏固率99.06%。醫療衞生條件顯著改善,江達縣人民醫院創建為二級甲等醫院,江達縣藏醫院成為昌都市首個創建二級醫院的民族醫院,13鄉(鎮)標準化衞生院、96個村(社)標準化村衞生室和村醫覆蓋率達到100%。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鄉村振興穩步推進,1960年人均收入僅98元,202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227元,同比增長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8048元,同比增長7.3%。

文化繁榮 傳承綻放光彩
江達縣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崗托村被譽為“西藏解放第一村”。現有32項非遺項目、48名代表性傳承人,打造出20余種文化旅游産品,文化企業12個,全年銷售額達580.3萬元。2024年度旅游接待人數58.48萬人次,同比增長32.32%,旅游收入7485.19萬元,同比增長32%。崗托紅色旅游景點2024年接待黨史學習教育團1192個,7603人次。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13鄉鎮文化站設施設備開放率和使用率均達100%。
生態優良 綠色底色鮮明
江達縣牢固樹立“兩山”理念,全面落實林長制、河(湖)長制,推進生態工程。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9.14%,草原綜合覆蓋度79%。建有昌都市第一座縣級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持續保持100%。完成13個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規範化建設,主要河流、湖泊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國家Ⅲ類標準,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2022年,江達縣被命名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連續多年在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考核中獲“優秀”。

高偉在答記者問環節&&,江達縣作為西藏東大門,崗托村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十八軍軍營舊址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縣裏深挖紅色資源,出版《紅色江達》一書。下一步,江達縣將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為出發點,推動紅色文化進機關、校園、軍營、企業、寺廟和群眾家中,團結帶領各族幹部群眾,為江達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奮勇爭先。未來,江達縣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達新篇章。(記者 群旦次仁梁俠陳娜扎巴繞吉鄧珠澤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