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二、周五、周六晚上7點到9點30,西藏拉薩高新區熱瑪崗街道柳梧社區活動中心內飄出時而歡快、時而悠揚的琴聲,一群手持扎念琴的人們正圍坐一堂,專注聆聽授課教師講解演奏技巧——這裡正是柳梧社區開辦的免費扎念琴培訓班現場。
據了解,該培訓班於2025年1月4日正式啟動,每週開設3節課,課程內容涵蓋基礎指法、經典曲目演奏及扎念琴背後的民俗故事。為確保教學質量,社區特別邀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羅布(藝名為嘎拉旺布)擔任授課老師。
學員們在彈唱。新華網發 汪思偉 攝
課堂上,羅布結合自身多年演奏經驗,講解樂器演奏姿勢與指法技巧。“左手按弦要穩,右手撥弦要有輕重變化,就像説話一樣有抑揚頓挫,琴聲才能有情緒。”羅布邊示範邊強調。
羅布老師檢查學員們的練習成果。新華網發 汪思偉 攝
培訓班學員既有年過花甲、自幼聽着扎木念琴聲長大的老人,也有對民族文化充滿好奇的年輕上班族,還有跟着家長來“熏陶”的孩童。柳梧社區副主任晉美仁增説:“扎念琴的指法、節奏都需要反復打磨,我剛開始接觸它的時候,好幾次練到手指發酸,甚至想過放棄,但每當聽到老師彈出悠揚的旋律,想到這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就又有了堅持的動力。”
同為學員的柳梧社區群眾次仁群培説:“希望這樣的活動能讓扎念琴真正走進日常生活,成為鄰里間交流的紐帶,未來街道、管委會如果有文藝活動,我們也想帶着扎念琴上&,用琴聲講述我們的生活故事,展現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晉美仁增(右一)和次仁群培(左一)一起彈奏扎念琴。新華網發 汪思偉 攝
開設扎木念琴培訓班,既是響應非遺文化傳承的號召,也是豐富社區文化生活的具體實踐。如今,悠揚的琴聲仍在社區活動中心回蕩,這不僅是技藝的傳遞,更是文化的接力。柳梧社區以扎念琴為紐帶,讓傳統藝術融入現代生活,拉近鄰里距離,讓民族文化在代代相傳中煥發新的生命力。(汪思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