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上有老下有小,面對種種現實問題,你會選擇安逸的生活、相夫教子還是勇於創業呢?相信對於很多女性來説,這個問題已有了清晰的選擇。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走出家門,到社會上打拼、創業。
今天,記者帶大家認識一位40歲還在創業的媽媽——馬妍妍。她從國企辭職後,獨自前往墨脫開辦茶廠。今年,她在拉薩、山南、日喀則開了5家餐飲連鎖店,招聘員工近百人。作為女性創業者,馬妍妍坦言:“創業壓力會更大一些,不過,只要做好準備,靜下心來,因為喜歡一件事情而去努力,幸福一定在路上。”
大學畢業 獨自一人來拉薩打拼
1984年,馬妍妍出生於陜西一個農村家庭,父母主要依靠種田為生。為了讓馬妍妍和哥哥上大學,她的父母在田間地頭忙碌了一輩子。
“小時候,我經常跟着父母去田裏幹活,對農村的生活非常熟悉。”馬妍妍説,在她兒時的印象中,父母對哥哥的要求比較多,而對於她的管教比較放鬆,很多事情都由她自己做主。
2008年,馬妍妍從西北政法大學畢業,獨自一人來到西藏,在一家旅游公司實習,從事了跟旅游相關的行業。“無論我上大學,還是找工作,父母從來沒有管過我,都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馬妍妍説,她大學畢業要來西藏實習時,父母只説:照顧好自己就行。
馬妍妍説,現在回想起來,父母的這種“不管”,其實對於她自己而言是一件好事情,凡事都要自己去選擇、做主,這也為她以後創業打下了基礎。
“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我們是第一批提出創建該景區的工作人員。”馬妍妍説,上班期間,她基本上跑遍了西藏的各個地方,尤其是對林芝,特別熟悉。
辭職創業 學習三年開辦茶廠
“當我第一次到墨脫時,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沒想到西藏還有這樣的地方!香蕉、檸檬、老茶樹……這裡的物産竟如此豐富!”馬妍妍説,“很多來西藏的游客,對於西藏的藍天白雲、高山流水特別期待。大家都知道西藏有布達拉宮、珠穆朗瑪峰、納木措,但他們不知道的是,西藏還有墨脫這麼神秘的地方,可以産茶葉!”
看到茶樹的那一刻,馬妍妍心中産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麼好的環境,一定要在這裡開一家屬於自己的茶廠。
“我不懂茶,但我可以從頭學。”2018年,馬妍妍從國企辭職,獨自一人去了墨脫,在當地一家茶廠幹起了運營銷售的工作。為了解茶葉的來源,馬妍妍深入種植茶樹的地方,了解茶樹的生長環境、溫度、濕度,並跟隨當地種植茶樹的村民一起下地幹活,學習種植茶樹的技術。
三年時間過去,當馬妍妍熟悉了茶葉的生産流程、做足了一切準備工作之後,她便辭去了茶廠的工作,並將自己準備在墨脫開茶廠的事情告訴了福建省的一位援藏幹部。“這位援藏幹部是茶樹種植方面的專家。”馬妍妍説,“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後,我開始籌集資金創辦茶廠。”
“我不覺得種茶是件苦差事,反而覺得學習種茶、採茶、炒茶、泡茶、銷售茶葉很有意思。”馬妍妍笑着説,喝茶是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茶文化在中國流傳久遠。如果游客到墨脫,可以喝到當地出産的茶葉,帶點茶葉回去與朋友分享,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如今,馬妍妍茶廠生産的聖露茶已遠銷區內外,上海、重慶、西安等地都有總代理。“西藏茶産業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馬妍妍説。
連鎖餐飲店 招聘本地員工近百人
除了開茶廠外,馬妍妍在2020年創辦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家餐廳。餐廳屬於韓式燒烤,菜品新鮮,環境和服務都不錯,受到本地消費者的喜愛。2024年,她在拉薩、山南、日喀則共開了5家連鎖餐廳,招聘員工近百人。
“吃飯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大家吃飯不僅是品嘗食材,更重要的是‘吃’一種服務和環境。”馬妍妍説,餐廳開業至今,她沒有設置自己的辦公室,只要有時間就會待在店裏,廚房、大堂就是她的戰場。
“我覺得這裡的工作比較穩定,住宿吃飯老闆全包。”貢覺來自那曲市嘉黎縣,沒有上過學,2020年到拉薩後,通過應聘來到馬妍妍開的第一家餐廳工作,直到現在。“老闆人特別好,很關心員工的生活和成長,經常叮囑我給父母打電話,提醒我發工資記得轉給父母一些。”
馬妍妍介紹,在餐廳打工的群體,基本上都是學歷不高,甚至有的人沒有上過學,他們大部分來自昌都、那曲等地。“通過開餐廳,能夠幫助一些年輕人解決就業問題,我也算是為社會貢獻了一份力量。”
責任使命 創業是一條非常艱辛的路
在2024中國(深圳)國際春季茶産業博覽會暨第四屆世界綠茶大會上,聖露茶加入了參展行列。馬妍妍説:“聖露茶不僅得到國內很多資深專家的認可,還有不少國外客戶對我們的茶葉非常感興趣。”但在創業取得成績的背後,作為女性創業者,馬妍妍承受着更多的壓力與無奈。
“第一家餐廳剛開始營業時,我的小女兒才6個月大。”馬妍妍有兩個孩子,大女兒今年小學畢業,小女兒還在上幼兒園,“因為工作繁忙,我沒辦法照顧孩子,只能將孩子送回老家,交由老人照顧。”
“我每天平均只睡5個小時,但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馬妍妍説,選擇了創業,就沒有回頭路。當你遇到困難想放棄時,轉過身,你會發現身後還有很多員工在等着你發工資,養家糊口。創業不只是簡單地創辦一個企業,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媽媽是個女強人,我長大後,也要像她一樣做一個創業者。”大女兒多多説,她和妹妹在西安上學,媽媽爸爸在拉薩工作,不能相互陪伴。但媽媽會經常打電話給老師,了解關心自己的學習情況。每逢寒暑假,媽媽也會把她們接到拉薩,一家團聚。
“四十不惑,這個年紀的女性上有老下有小。如果選擇創業,其實面臨的壓力是特別大的。”馬妍妍説,幸運的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已經歷了很多,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對於創業來説也是一大優勢。“只要做好準備,靜下心來,因為喜歡一件事情而去努力,幸福一定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