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克松村的巨變與發展新篇章-新華網
西藏頻道 > 正文
2024 03/28 17:21:09

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克松村的巨變與發展新篇章

字體:

  自1959年西藏廢除腐朽、黑暗的封建農奴制度和政教合一制度以來,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克松村,作為這片土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更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

  在過去,克松村的村民們生活在貧困和壓迫之中,農奴和奴隸被剝奪了基本的人權,生活艱辛無比。然而,隨著西藏民主改革的推進,克松村也迎來了新生。

  西藏民主改革這一重大變革不僅使克松村的村民們獲得了人身自由權利,更讓他們成為自己命運和社會的主人。這一劃時代的變革,不僅改變了克松村村民的命運,也在人權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廢除了封建農奴制度後,克松村開始逐步走上繁榮富強的道路。

  克松村作為西藏歷史上第一個進行民主改革的村子,65年來,經歷了從貧窮落後到富裕文明的巨大轉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一係列數據見證著這個村莊翻天覆地的變化與發展。

  65年來,農業生産方式的轉變在克松村的發展史上顯得尤為重要,這一轉變不僅標誌著農業生産技術的進步,更是農業現代化和村民生活品質提升的重要體現。

  民主改革初期,克松村的農業生産主要依賴傳統的人力和畜力,農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但産量卻常常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生産效率低下,土地産出有限。

  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克松村開始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村民們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品種,農作物的種植結構得到了優化,農作物産量和品質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通過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農業生産效率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現代化的農機具在克松村得到了廣泛應用,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農業生産效率。

  如今,克松社區農業機械化水準已達到100%,有農機具23臺,收割機8臺、翻地機4臺、播種機8臺、玉米收割機1臺、打草機1臺、打包機1臺,每年農機具出租收入約30萬元。在田野上,已經很少看到農民們揮汗如雨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機器轟鳴的繁忙景象。

  近年來,克松社區探索形成“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新型土地經營模式,形成了合作社牽頭、群眾參與、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實現了農牧業由低效向高效,由生産型向經營型,由計劃向市場,由傳統走向現代的轉變。2023年克松社區糧食畝産800斤,農業收入達250余萬元。

  除了農業生産方式的轉變和發展,克松村還注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基礎設施的建設。

  過去,克松村的道路狹窄、坑洼不平,給村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黨的十八大以來,克松村迎來巨變,國家投資4000余萬元,啟動“生態文明小康示范點”建設,克松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2017年,克松村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17戶貧困戶全部脫貧,並更名為“克松社區”。

  走進如今的克松社區,整齊劃一的樓房、幹凈整潔的道路、寬敞平坦的黨建文化廣場……都展示著克松團結發展的新面貌、新姿態。此外,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也得到了不斷完善,5G通訊網絡覆蓋全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23年,社區880人中,210多人常年外出務工,每人平均年收入達31080元;245戶居民中有190戶擁有各類車輛。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克松村的物質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村民們的衣食住行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生活品質不斷提高。過去那種破舊低矮的土房子已經被寬敞明亮的二層藏式樓房所取代,村民們穿著時尚的衣服,享受著豐富的飲食。同時,他們也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克松村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是克松人最為珍視的資源。2023年3月28日,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陳列館完成全面改造升級後正式重新對外開放。新展館分為“苦難舊社會 世代為農奴”“實現和平解放 進行民主改革”“永遠跟黨走 建設新克松”“黨恩永不忘 奮進新時代”四個部分,展覽內容以新舊西藏對比的形式,全面展示克松群眾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翻身得解放、致富奔小康的輝煌歷程和歷史性成就,全面展示克松群眾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決心,全面展示克松群眾團結一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神風貌。

  克松社區也先後被確定為“西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南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已經成為乃東區旅遊的網紅打卡點,也是全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成為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場所。每年,克松社區接待參觀學習的黨員幹部群眾近2萬余人次左右。參觀高峰時期,一天內就有10個參觀團,參觀人員也在逐年增加。

  近年來,克松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群眾所求所盼為導向,持續創新工作方式,整合轄區優勢資源,聚焦理論宣傳、志願服務、文化傳承等功能,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在轄區各街道、社區(村)全覆蓋,不斷提升人民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打通宣傳教育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鄉風文明建設之路。

  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建設,克松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了6支志願服務隊。志願服務隊通過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義診進社區等活動,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2023年,克松社區共有志願者人數150余人,志願服務項目6個,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活動300余次,受益群眾3600余人次。

  生活條件好起來了,精神文化生活豐富了,如何培養好下一代?成了克松社區每一戶家庭關注的重點話題。

  在過去,克松村的教育環境極為簡陋。學校只是幾間低矮的土坯房,窗戶破損,光線昏暗。課桌椅更是破舊不堪,教學資源也十分匱乏,除了幾本破舊的教材,幾乎沒有其他的教輔材料。師資力量更是薄弱,往往是一位老師身兼數職,既要教語文,又要教數學,甚至還要兼任體育老師。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克松村的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學校已經變成了現代化的教學樓,寬敞明亮,設施齊全。教室裏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孩子們可以通過電腦、投影儀等現代化工具進行學習。教學資源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不僅有各種教輔材料,還有豐富的圖書資源供孩子們借閱。克松村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大學專科畢業和在讀24人,大學本科畢業和在讀有21人。

  更為重要的是,師資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加強。現在,小學裏有了專業的教師隊伍,他們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他們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啟發孩子的創新思維,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這些細微而深刻的轉變,讓克松村的教育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極大的激發,他們的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克松村的教育事業正在朝著更加美好的方向發展。

  如今的克松社區真正實現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年攀升。

  克松村的變化是西藏民主改革以來翻天覆地變化的縮影。新時代的克松人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探索著新的發展道路。展望未來,克松社區將繼續秉持著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努力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糾錯】 【責任編輯:達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