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藏分社“2023新春走基層”專題報道
西藏頻道 > 正文
2023 01/ 27 16:07
來源: 新華社

新春走基層|民族手工藝傳承促進西藏鄉村振興

字體:

  隆冬1月,西藏昌都市貢覺縣已進入牧閒季節。嘎桑堅參早早出門,來到離家不遠的合作社,開始了一天的唐卡繪製工作。

  今年47歲的嘎桑堅參是貢覺縣相皮鄉桑珠榮亞中村人,家裏收入主要來自養牦牛和種青稞,唐卡繪製是他一直以來的興趣愛好。2017年,村裏成立唐卡合作社,嘎桑堅參看到了機會,每到牧閒時就來繪製唐卡,日工資有150元。

  “只要我夠努力,認真學習技能,增收致富不難。”嘎桑堅參説。

    嘎桑堅參(右)在為唐卡上色(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嘎桑堅參所在的堤無瑪藝術傳承專業合作社由桑珠榮亞中村村民、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西繞尼瑪創立。據介紹,目前合作社有25名員工,員工日工資最高超過200元。

    西繞尼瑪説,合作社在對口援藏省市的支持下,在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場唐卡畫展,並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擴大唐卡作品的知名度。

    “我們現在的唐卡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四個月之後。”西繞尼瑪笑着説。

    西繞尼瑪(右一)在講解關於唐卡繪製的知識(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西繞尼瑪認為,唐卡繪製不僅要繼承傳統技藝,還要注重時代創新。“現在生活這麼好,我們要用創新作品來記錄這個時代。”他説,傳承傳統技藝和將時代元素融入創作中,對唐卡技藝來説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樣重要。

    在國家大力支持下,貢覺縣於2017年在相皮鄉創立民族手工業孵化基地,總投資1000余萬元。目前,已經有13家合作社入駐孵化基地,涉及唐卡繪製以及藏香、藏藥、藏式帳篷的生産和銷售等行業,輻射帶動附近村民就業130餘人,平均每人年增收3000余元。

    “孵化基地不僅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動能,也有利於民族手工技藝的傳承和發展。”貢覺縣副縣長樊光強説,每年春節和藏曆新年前都是手工藝品銷售的旺季。

    桑珠羅布在為唐卡上色(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今年上高一的桑珠羅布寒假經常來合作社學習和參與唐卡繪製。“我很喜歡畫唐卡,希望大學畢業後能當一名美術老師。”18歲的桑珠羅布説。(記者曹健、呂秋平、格桑朗傑)

【糾錯】 【責任編輯: 達珍】
0100200708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