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多吉老人的肖像(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洛桑多吉老人1942年生,是西藏日喀則市聶拉木縣聶拉木鎮宗塔村人。
舊西藏的黑暗生活是老人不堪回首的往事。16歲的洛桑多吉給聶拉木地方的農奴主當背夫,為農奴主背運食鹽等貨物,一次背50公斤左右,背一趟30公里。長期營養不良,又要背負重物,他説感覺腿就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餓的感覺夢中也擺脫不了。農奴主發的糌粑,根本填不飽肚子。如果在規定時間裏到不了目的地,還要挨皮鞭和怒罵,就像牲畜一樣被農奴主欺負。
1959年,西藏進行民主改革,百萬農奴翻身得解放。“民主改革後,我家分到了牦牛,吃上了飽飯,共産黨和政府還提供了一份工作。現在我家有十多口人,曾孫子、曾孫女都有了,生活簡直比蜜還甜。我們永遠不忘共産黨的恩情,永遠熱愛我們的祖國。”洛桑多吉説。
這是洛桑多吉老人的身份證(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準備出門的洛桑多吉老人(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洛桑多吉老人在擦拭家裏的器皿(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洛桑多吉(後排左三)和老伴次仁卓瑪(後排左二)與家人合影(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洛桑多吉老人帶曾孫女、曾孫子在村子裏玩耍(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糾錯】
【責任編輯: 達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