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圖片報道-熱點聚焦-專題集納-新華短信-媒體精萃-權威發布-政務公開-企業動態-求醫問藥-辦事指南-人物風采-旅游熱線-學校園地
首 頁
呂梁概況
新聞報道
政府公告
招商引資
政策動態
投資政策
投資環境
旅游資源
土特産品
風土人情

交城縣

  交城縣位於呂梁山東側,太原盆地西緣,北枕呂梁,南帶汾河,東據太原,西臨方山、離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面積1508平方公里,現轄6鎮9鄉,人口20.55萬。

  交城春秋屬晉,戰國屬趙,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始置縣,因縣治居汾孔二河相交處,故名交城(故治於今太原古交)。唐天授二年間移置今縣址,歷代縣名未改。1958年併入汾陽縣,翌年恢復交城縣建制至今。

  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平川僅有東南部一隅 ,面積約 150平方公里,海拔在800米以下,是太原盆地的一部分。西北部山區,山高林密,多為混合林。主要山峰北有關帝山、鐵史溝山岩、三座崖、狐爺山;西有長樹山、骨脊山、寺溝崖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關帝山2830米為最高,也是境內的最高峰。惠家莊東5公里,東西葫蘆河之間的三座崖,地勢高峻險陡,明末交城山起義軍的根據地就設在這裡,1664年李自成東渡黃河,在這裡與交城軍會師,以此為基地,破汾州、陷河曲、戰靜樂,攻太原,俘晉王朱求佳。位於古洞道東6公里處的狐爺山,因為晉文公外祖父晉大夫狐突並二子狐毛狐偃葬地而得名 。境內主要河流有文峪河及其支流窯兒河( 四道川)、中西河 、西葫蘆河 、東葫蘆河和西冶河等。該縣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年均溫度10度,一月均溫--6度,七月均溫24度,年降雨量500毫米,無霜期180天。

  全縣農作物以小麥、穀子、高梁、玉米、水稻、薯類、豆類、棉花為主,經濟作物有紅棗等。

  該縣礦藏資源有煤、鐵、石棉等。工業主要有機械、皮革、紡織、化工、採煤、冶金、建材、電力、食品加工、造紙等行業。其中傳統的皮毛業蜚聲中外,梅花板手遠銷歐美等國。

  交城有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玄中寺、卦山,尤以“卦山柏”名揚三晉。龐泉溝自然保護區以華北落葉松、油松為主,木材積蓄量居全省各縣之首。林區棲息有世界珍禽——褐馬雞,是山西省的省鳥。

Copyright@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社山西分社新聞信息中心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熱線:0351-4291587、4292398   廣告服務:  0351-4295489   電子郵箱: xhsx@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