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圖片報道-熱點聚焦-專題集納-新華短信-媒體精萃-權威發布-政務公開-企業動態-求醫問藥-辦事指南-人物風采-旅游熱線-學校園地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我們
城市建設

壺關概況


  壺關縣位於山西東南部,地理位置在東經113度10`──113度40`,北緯35度51`──36度13`之間。東與河南省林、輝二市相連,西與長治市為鄰,北與平順縣隔界,南與陵川縣接壤。因古治北有百谷山(今名老頂山),南有雙龍山、兩山夾峙,中間空斷,山形似壺,且以壺口為關,而得名壺關。屬長治市管轄。全縣轄 5鎮15鄉,389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27.4萬人,有漢、回、滿、壯、白、彝、蒙等七個民族。縣城距長治市只有13公里,是長治市的東大門。故西鐵路、蔭林公路橫貫縣境,是國家中部地區經濟開發的重化工基地,也是晉豫經濟文化交流的要衝。
  壺關縣自然條件複雜,經濟資源比較豐富,境內有險峻奇秀的山峰,蜿延幽深的峽谷,蒼鬱蔥茂的山林,飛流直下的瀑布,金波蕩漾的谷鄉,瓜果飄香的田園。山光水影,自然成化。境內既有雄渾粗獷的北國風光,又有嫵媚多姿的江南秀色。古詞雲:“若非紫團山頂雪,錯把壺關當江南”、“莫道江南景色好,峻秀未必若壺關”。這正是壺關勝景的真實寫照。全縣總面積1013平方公里,森林面積50多萬畝,耕地35萬畝,境內盛産小麥、玉米、穀子、土豆、大豆等糧食作物。油料、蔬菜品種繁多,質量上乘,酥梨遠近聞名,紫團參等土特産品得天獨厚。境內已探明的礦藏資源有三十多種,其中鐵礦、煤炭、鋁釩土、高嶺土、石灰岩、白雲岩、大理石等儲量豐富,開發前景喜人。
  壺關境內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既有文化故跡,又有自然風光。唐代真澤宮、金代三峻廟、王莽峽的仙人橋、明代白雲寺聞名中外,特別是位於境內東南部的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景點資源豐富,景觀奇妙有趣,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珠聯壁合,相映成趣,別具風韻,令游人留連忘返。
  建國以來,壺關縣域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經濟增長速度平均每年在12%以上。水、電、路、郵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大大改善。特別是1994年在縣城北鑽探開鑿750米深井2眼,日出水6000噸,改寫了壺關“掘地三千尺猶不及泉”的歷史。地方工業初具規模,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初步形成了煤炭、化工、建材、冶金、機械、農副産品加工等體系,主要産品有原煤、生鐵、硅鐵、水泥、電石、陶瓷、工程雷管、陳醋、糠醛、糠醇、粉碎機、活力乳、各類果汁等上百種。其中,日用陶瓷遠銷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老陳醋暢銷全國二十五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港、澳地區;豆腐製作歷史悠久,韌細潔白,余香滿口,勘稱一絕;紫團黨參,曾為古代宮廷貢品,該參性溫、味醇、含菊糖多,居上黨黨參之冠。
  縱觀過去,歷史悠久,展望未來,前景美好。國內外的朋友們,這裡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期待着您來開發;這裡有獨特秀麗的自然景觀,歡迎您來旅游觀光。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共創輝煌,以嶄新的姿態迎接二十一世紀的到來。

Copyright@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社山西分社新聞信息中心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熱線:0351-4291587、4292398   廣告服務:  0351-4295489   電子郵箱: xhsx@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