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第6窟和第12窟今日重啟-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4 12/16 15:22:30
來源:山西晚報

雲岡石窟第6窟和第12窟今日重啟

字體:

  原標題:雲岡石窟第6窟和第12窟今日重啟

 雲岡石窟第6窟內的中心塔柱,高達15米,頗為震撼。 雲岡研究院供圖

  日前,從雲岡研究院傳來消息,雲岡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經過精心維護和修繕後,於12月16日重新對外開放。

  雲岡石窟第6窟,從2023年11月28日進行封閉修繕,歷時300多天的精心維護和修繕,目前已經具備開放條件。第6窟為中心柱窟,被譽為“雲岡第一偉觀”,是雲岡石窟中期開鑿的最富麗堂皇的洞窟。洞內中央有一個高達15米的方形塔柱,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四面各雕刻了一尊立佛和兩尊菩薩,四角雕有大象承馱的九級樓閣式方塔;下層四面則雕刻有坐佛。窟內四壁上層環列了十一尊立佛,華蓋承懸,氣宇軒昂。窟頂的格狀設計上,可以看到騎乘孔雀、獅子、虎、長尾鳥等動物的多臂多首天神。窟內現存反映釋迦一生的佛傳故事圖30多幅,集中表現了佛陀從誕生、成長、婚姻,到出家、弘法等一系列具有標誌性紀念意義的場面。這些故事圖雕刻結構合理,手法簡樸,是犍陀羅藝術東傳的新創造,極為珍貴。

  雲岡石窟第6窟,是北魏時期佛教思想和造像藝術的巔峰之作,洞窟壁面的分層題材布局和藝術裝飾手法可以稱之為佛教藝術的教科書級示範。

  第12窟,自今年11月11日封閉後開展了數字化保護工作,日前各項工作基本完成。該洞窟被稱為“音樂窟”,洞窟四壁佈滿層層疊疊的飛天伎樂,集中展示了當時西涼、龜茲、天竺以及中原地區的各種樂器,共有14種50件,營造了香宇天音的佛國境界,是雲岡石窟伎樂雕刻的代表,是研究北魏音樂、舞蹈的聖殿,也是研究中外音樂史最全面的實物資料。其中,前殿上壁雕塑的數十身伎樂天人形象,正在演奏琵琶、篳篥、古琴等各種中西式樂器,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宮廷交響樂團,在中國音樂舞蹈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近年來,雲岡研究院加強文物本體保護,持續加強雲岡石窟洞窟病害調查、洞窟微環境監測和日常保養,同時加快數字化保護,對多個石窟進行數字化採集,在第6窟、第12窟重新開放之際,第5窟也要於16日起封閉,開展洞窟調查和養護工作。(記者 孫軼琼)

【糾錯】 【責任編輯:趙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