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從三個方面聚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4 12/02 16:39:38
來源:新華網

朔州從三個方面聚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字體:

  發布會現場。

  新華網太原12月2日電(王夢佳)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和全國重要的煤電生産基地,山西省朔州市如何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在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日組織召開的“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第二十四場新聞發布會上,朔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秀玲説,朔州從能源革命、新興産業、文旅融合三個方面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我們加快煤炭和煤電、煤電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産業和數字技術、煤炭産業和降碳技術‘五個一體化’融合發展,做好煤電大文章,努力將能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吳秀玲&&。

  在推進能源革命進程中,朔州扛牢能源保供責任,原煤産量、發電量、外送電量均排名山西省第一,有力保障了全國能源穩定供應。截至目前,朔州建成智能化礦井18座,産能120萬噸以上生産礦井智能化改造全部開工;全市煤炭先進産能佔比達到86.5%。

  朔州構建起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大容量高參數、先進環保高效煤電機組;有序建設風電、光伏項目,合理布局抽水蓄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我們推動煤炭向原料、材料、終端産品轉變。”據吳秀玲介紹,朔州利用中煤平朔礦區煤、電、化、水、新能源一體化優勢,攻關突破晉北高硫、高灰、高灰熔點“三高”煤氣化難題,取消燃料煤,耦合新能源,建設總投資297億元的中煤平朔煤基烯烴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體化項目,打造山西現代煤化工示範基地標杆。

  近年來,朔州年均生産原煤2億噸以上、發電620億度以上,年均産生煤矸石3300多萬噸、粉煤灰1000多萬噸、脫硫石膏130多萬噸。吳秀玲説,這對生態環境保護帶來巨大壓力,朔州迫切需要發展綜合利用産業,消納工業固廢。

  為此,朔州建成3個特色固廢園區,投産煤矸石綜合利用企業86家、粉煤灰綜合利用企業73家、脫硫石膏綜合利用企業11家,産品拓展到7大領域、200多個品種,形成煤矸石發電、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綜合利用和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四大固廢綜合利用産業集群。

  “産業集群年均消納煤矸石2100多萬噸、粉煤灰1000多萬噸、脫硫石膏130多萬噸,固廢綜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73%。”吳秀玲介紹説,朔州走出了“煤電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新型材料”的産業化發展路徑。

  與此同時,朔州以新型工業化為方向,以産業鏈、專業鎮、開發區為抓手,加快低碳硅芯、新材料、高端陶瓷、裝備製造、醫藥産業補鏈延鏈升鏈建鏈,新興産業逐步成群成勢。

  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朔州市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倍,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1%,省級産業鏈營業收入增長27.4%。1—10月,朔州的省級專業鎮營業收入增長10.3%。

  朔州還擁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不斷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山陰廣武長城文化公園入選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廣武滑雪場成功創建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右玉縣成功創建省級文旅康養集聚區。隨着游戲《黑神話:悟空》爆火,應縣木塔、崇福寺等景區景點備受關注。8月23日至11月3日,應縣木塔接待游客增長1.3倍,崇福寺接待游客增長4.3倍。

【糾錯】 【責任編輯:王浩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