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時光孕育出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無論五台山等物質文化遺産,還是歷久彌新的民俗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它們背後,總有打動人的故事。如何講好文化遺産背後的故事?在近日舉辦的文化遺産忻州論壇期間,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錢文忠説,在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今天,講好中國故事需要高度重視講述方式,用適合新媒體表達的方式去講述。
新華網:您多次到訪忻州,在您看來,忻州的城市魅力體現在哪些地方?
錢文忠:在這裡,古老文明和現代城市生活是完全交融在一起的。
忻州是一座融合性、包容性非常強的城市。這裡交通便利,城市非常現代,同時,在它的區域之內又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遺産。這是一片物華天寶的土地。
在這裡,古老文明和現代城市生活是完全交融在一起的。你可以感受到現代化、快速的節奏和快速前行的步伐,還能夠享受到古老文化的涵養和支撐。對我們這些學習歷史的人來講,是非常願意來的。
新華網:作為山西省版圖最大的地級市,忻州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産和壯麗的自然景觀。您認為這些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對當地城市文化基因的形成有何影響?
錢文忠:文化遺産的瑰寶和自然遺産的瑰寶構成了這座城市。
正是我們講的雙寶俱全。文化遺産的瑰寶和自然遺産的瑰寶構成了這座城市。這座城市給我們的感覺比較雍容、典雅,但是又沒有保守的性質,古往今來,很多重要歷史人物是從忻州走出去的。
這座城市的特殊就在於它背後有一個強大的支撐,這種支撐就在於它是山西版圖最大的地級市,擁有雙寶,這是很難得的。
新華網:您曾提到每次到五台山,佛光寺和南禪寺是必去的;也提到過它們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是被人遺忘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您認為要從哪些方面發力,能夠進一步講好忻州的前世今生,實現破圈突圍?
錢文忠:忻州的每一處古代文化遺址背後都有精彩的故事,我們要把它發掘出來,用符合新傳媒特點,特別是針對今天的年輕朋友們,要講述給他們聽。
在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今天,講好中國故事是要高度重視注意講述方式的。要善用新媒體,用適合新媒體表達的方式去講述,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比如像課堂上的講述,或者在演播廳裏的講述。講述本身要充滿活力,充滿生活氣息。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佛光寺現在已經很有名了,但佛光寺裏面有很多故事還是可以去講述的。比如寧公遇、佛光寺樑上的古老墨跡,都是穿越了千年的,包括佛光寺整個歷史。
忻州的文化遺産特別有意思,它是一個系統,依然是活着的,和今天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這也是忻州這座城市有煙火氣、有活力,既能保存古代的文化遺産,又能快步走向現代的底氣所在。
忻州的每一處古代文化遺址背後都有精彩的故事,我們要把它發掘出來,用符合新傳媒特點,特別是針對今天的年輕朋友們,要講述給他們聽。
新華網:新時代新征程,旅游發展也面臨着新機遇新挑戰。對於忻州而言,您覺得應當如何打好“資源牌”,讓文化遺産在當代煥發光彩,更好地將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錢文忠:現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新媒體、一個信息源,也是一個信息接收者,怎麼把宣傳工作與新媒體的傳播模式更好地結合起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相比於前幾年,現在我們如果到佛光寺去,會發現已經游人如織。他們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致敬者。在那裏,我同很多游客交流過,他們來之前都做過很多功課,他們已經了解這些文化遺産了,來這裡是身臨其境感受文化遺産。這就是忻州對它的宣傳。
去南禪寺的交通並不方便,但有很多旅游大巴井然有序地把游客送到南禪寺。
實際上忻州已經做得非常好。但忻州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做好新媒體宣傳。現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新媒體、一個信息源,也是一個信息接收者,怎麼把宣傳工作與新媒體的傳播模式更好地結合起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