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上的非遺大展-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4 08/26 09:50:02
來源:山西日報

九曲黃河上的非遺大展

字體:

  原標題:九曲黃河上的非遺大展——河曲縣第二十八屆河燈會紀實

  第五屆“海紅花”獎河曲民歌二人&&賽。馬麗攝

  河燈會燈光秀。周三光攝

  河曲民歌二人&演出。李忠源攝

  以藝術之名,與山水共生;以燈會為媒,迎四海賓朋。8月17日—19日,中共河曲縣委、河曲縣人民政府主辦了以“禮讚新中國 築夢新時代”為主題的第二十八屆河燈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河曲民歌、河曲二人&、河曲河燈會,在這次盛會上集中展演。本次活動以會為媒,展示河曲,推介河曲,持續煥發出河曲文化的獨特魅力。3天時間,8大版塊17項活動,吸引了晉陜蒙黃河兩岸三地近10萬民眾參與,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營造了濃厚氛圍。

  非遺+傳承 別樣的河燈會

  農曆七月十五,河曲縣迎來了第二十八屆河燈會。3650盞河燈“點亮”了黃河的夜色,成為河燈會各項活動中最為獨特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夕陽西下,皓月初升,在河曲縣城的西口古渡廣場到臨隩公園的黃河邊,早已是人流如織。寬闊的黃河橫臥眼前,河面平靜,在夜色的掩映下,宛如一塊墨玉鑲嵌在大地之上。隨着一聲爆竹響,河面上驟然亮起了飄動的燈火,一盞、二盞、三盞……不一會兒,五顏六色的河燈便搖搖曳曳隨波逐流,星星點點,如一條長龍浮游於水面。慢慢地,數不清的河燈疏疏密密地在大河上輕漾,猶如漫天星辰瀉入長河。

  當“河曲縣第二十八屆河燈會”“一河觀三省一曲迎天下”等字樣和“西口古渡”等圖案飛躍幽藍天幕,無人機+燈光雙秀與黃河裏的點點河燈深情凝望。這一刻,天上地下,色彩斑斕的燈光共同點亮了河曲的夜色,共同見證了隩州大地傳統與現代的浪漫約會……

  河曲河燈會是山西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老百姓稱其為“放河燈”,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舉辦,共舉行三天,是比較獨特並逐步延續下來的古老習俗,是晉、陜、蒙三省區民眾傳統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黃河岸邊一項祈福美好的民俗活動,具有鮮明的黃河民俗文化特色。

  藝術盛會彰顯文化力量,河曲河燈會豐富了傳統節日的歷史文化內涵,打造出獨具黃河文化色彩的節日盛典,不僅保護了沿黃文化遺産資源,還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傳承和弘揚。古老的放河燈的習俗已成為河曲交流文化、發展經濟、聯絡情感的重要載體。

  文旅+藝術為媒 講好河曲故事

  河曲是一塊灑滿民歌旋律和音符的土地,歌從黃河來,曲由黃土生。民歌是河曲人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為一種獨具魅力的傳統藝術形式,河曲民歌、二人&不僅是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更是河曲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

  “海紅花”獎河曲民歌二人&&賽是河曲文化的知名品牌,已歷經四屆。第五屆“海紅花”獎河曲民歌二人&&賽從8月17日開始,100余名選手及隊員參賽,為現場觀眾送上了極具鮮明地域特色及濃郁時代氣息的河曲民歌、民舞、民樂、曲藝等河曲民俗表演。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是本屆河燈會的又一顯著特點。縣文化和旅游局推薦的16個旅游觀光景點,讓河曲的好山好水成為旅游“首選地”和“打卡地”。

  近年來,河曲縣以建設“文旅融合發展先行區”為目標,以打造“黃河長城特色風情名縣”為抓手,立足黃河、長城等自然資源和西口文化、民歌二人&等文化資源優勢,大力實施文化旅游牽動戰略,多措並舉推進文化旅游産業融合發展,讓藝術擔當起對外交流的使命。河曲先後承辦了2023年中國民歌山西邀請賽、“唱響黃河再望西口”河曲民歌、二人&專場展演、“海紅花”獎河曲民歌二人&&賽;二人&《打金錢》《挂紅燈》《壓糕面》《種菜》等優秀節目多次亮相中央電視台,多個節目在國家、省、市評選中獲獎。其中,民歌《打藍靛》獲評中國第十五屆“山花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作品獎,是該屆“山花獎”省內唯一獲獎作品。今年以來,河曲民歌、二人&先後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阿聯酋、希臘等國家大放光彩,河曲縣多次參與省、市舉辦的文旅推薦活動,讓河曲文旅資源的豐富性與獨特性得到進一步推廣,讓文旅品牌在廣州、上海、重慶乃至全國範圍內叫響。

  踐行文化惠民 共享藝術盛宴

  “民歌的海洋,二人&的故鄉。”這樣的美譽於河曲而言,是標識,是標籤,而一年一度的河曲河燈會就是要告訴你,河曲不只有民歌、二人&,還有河燈會。

  文化藝術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河曲河燈會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這一辦會宗旨,將藝術性和群眾性緊密結合起來,廣大群眾在領略藝術之美、吶喊藝術賽事的同時,也主動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之中。本屆河燈會,不僅有河燈飄放、“海紅花”獎民歌二人&&賽、黃梅戲、晉劇、二人&等非遺文化專場演出,還有空中燈光秀、無人機表演秀、體育項目比賽及書畫、攝影、圖片展和電影展映等8項活動,涵蓋了戲劇、美術、音樂、舞蹈、體育等多個門類,集中展示了河曲文化藝術發展的豐碩成果,吸引了全縣各行業、文藝團體等近千名文化工作者積極參與。

  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河燈會的舉辦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河曲人民群眾及文藝愛好者的精神風貌,進一步推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與發展,讓群眾在“文化盛宴”中盡享文化發展成果,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千里之行,只為“河”你相“隩”。厚重的人文歷史、別樣的非遺文化、瑰麗的山水風光、獨特的地方美食……河曲,以藝術之名向世界遞出一張文化名片。第二十八屆河燈會以恢宏的篇章、壯闊的氣勢,體現出藝術之美、科技之美、情感之美和文化之美,聚焦過去,書寫當下,展望未來,承載着河曲傳統文化藝術和自然山水融合共生的美好願景。(文字:王春梅)

【糾錯】 【責任編輯: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