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路滑,請多留心路邊獨行的老人-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4 08/13 17:04:32
來源:山西晚報

雨天路滑,請多留心路邊獨行的老人

字體:

  原標題:雨天路滑老人頻摔倒 警方發布出行提示

  雨天路滑,請多留心路邊獨行的老人。8月12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警方獲悉:近期老人摔倒,路人報警求助的警情較為高發,均為雨天路滑不慎摔倒造成。鋻於未來一段時間,太原市仍有陣雨或雷陣雨,局部地區還有中雨情況,警方發布雨季老年人出行安全提示,見到老人摔倒請及時撥打120或110,老人單獨出行要確保安全,如身患疾病,請隨身攜帶相關藥物。

  老人雨中摔倒 民警及時救助

  8月9日上午,千峰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位老人摔倒在玉門河快速路便道,可能受傷。接警後,巡邏民警很快趕到現場,看到老人躺在地上,表情痛苦。經詢問,老人姓趙,有散步遛彎的習慣,只因雨天路滑,不慎摔倒。老人説幸虧熱心路人及時報警,自己無大礙,摔倒時閃了腰,因此一時無法起身。民警小心翼翼將老人扶上警車,接回派出所,又根據老人提供的信息&&到他的家人。老人的家人對民警一再&&感謝。

  摔倒在路邊的還有趙大媽。近日,建礦派出所接到報警稱,在轄區西苑南路和迎澤西大街交叉口的公交站附近有位老人摔倒,請求民警幫助。接警後,值班民警迅速趕往現場了解情況。

  老人見到民警後,嘴裏一直念叨着:“找不到家了,找不到家了……”民警先是安撫老人情緒,之後詢問老人家庭住址等相關信息。在與老人溝通中,民警發現老人言語混亂,一直難以説出完整的話語,只記得自己的名字。考慮到天氣炎熱老人的身體狀況,民警將老人扶上車帶回派出所。為了盡快幫助老人找到家人,民警迅速開展查找工作,經過多方查找,最終&&上了老人的兒子。

  “警察同志多虧你們了,這要是有個閃失,我們後悔都來不及了!”看到老人安然無恙地坐在派出所裏,家屬握着民警的手激動地説。

  老人跌倒無小事 兩個原因要注意

  跌倒對於老人來説風險極大,輕則骨折,重則危及生命。《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18)》顯示,我國老年人的跌倒率達到16%,跌倒成為老年人意外傷害死亡的首要原因,佔傷害總死亡數的42%(69/10萬)。

  從老年人自身角度看老年人摔倒的原因主要有:老年人視聽覺功能下降、腿腳不靈活、動作遲緩造成走路絆倒或被撞倒。當心臟病、低血糖、腦卒中等疾病發作時,尤其出現頭暈、暈厥等情況,就會跌倒。一些慢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骨關節炎等,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跌倒發生率更高。一些藥物的不當使用也會增加老人跌倒風險,如神經阻滯劑、苯二氮卓類藥物和抗抑鬱藥等。此外,飲酒也是導致老人跌倒的危險因素之一。

  從環境角度的原因看,當老年人處於不熟悉的環境中,如有昏暗濕滑不平的地面、阻礙行走的線繩、凌亂的樓梯間堆物、斷裂的路邊護欄等,更容易發生跌倒。

  結合近期警方救助的相關案例來看,因為老年人骨骼通常比較脆弱,骨折是老年人跌倒後常見的損傷。特別是髖骨骨折,許多髖骨骨折患者再也無法完全恢復到骨折前的狀態,甚至需要長期臥床。此外,跌倒還可能造成老人顱腦外傷、關節脫位、扭傷、肌肉拉傷、韌帶撕裂、出血、瘀傷等各類損傷,嚴重的還可能引起內臟損傷。

  雨天地滑防跌倒 老人可以這樣做

  老年人跌倒後的正確處理,可以減少跌倒後因處理不當造成的二次傷害,降低病死率和傷殘率,促進跌倒後的康復並提高其生活質量。跌倒後如何應對,又如何預防跌倒呢?

  首先,鋻於近期省城雨水天氣較多,路面濕滑,建議腿腳不便的老人家盡量不要步行出門,或在家人陪同下出行,尤其是早晨霧較大時,不宜出門鍛煉,盡量選擇在室內鍛煉。

  其次,在雨天出行時,老人需要選擇防滑鞋,穿合腳無鞋帶的鞋子,材質選擇柔軟舒適型。上下樓梯時,要注意看好&階,慢慢行走,安全第一。

  此外,雨後路面坑洼可能積水,比較危險。老人出行時,要注意觀察路面情況,避開積水坑洼路段。

  老年人出門,無論是運動,還是遛彎,都要告知家人,帶上手機,或是攜帶家人&&方式,以便不時之需。

  老年人出行時盡量結伴同行,應避免或減少夜晚出行,如需夜晚出行最好有年輕人伴行,並且穿着顏色鮮亮醒目的衣服,這樣能夠更好地引起車輛駕駛人注意。

  旁人這樣正確施救

  如果遇到老人跌倒,施救者不要隨意搬動老人,應先查看老人有無意識,對於無意識的老人,應立即撥打120尋求幫助,並通過觀察胸腹部起伏判斷有無呼吸,若無呼吸,應立即開始心肺復蘇;若有呼吸,則可將患者置於穩定側臥位,避免窒息。

  若老人意識清晰,詢問老人跌倒原因,觀察有無劇烈頭痛、噁心、嘔吐、口角歪斜、口齒不清、肢體無力等,通過這些判斷老人跌倒是否由“腦血管意外”引起;檢查老人局部有無疼痛、壓痛、出血、青紫、腫脹、畸形、骨折等,如有出血,採取簡單的壓迫止血法幫助止血。

  如果老人有頸部、背部、腰部劇烈疼痛、不能活動,同時出現肢體感覺減退或消失,肢體不能自主運動等,應考慮可能存在“脊柱脊髓損傷”,此時禁止搬動老人,以免加重損傷,應立即撥打120,等待急救醫生專業處理。在進行上述檢查後,當老人身體無大礙的情況下,可將老人扶起來到一旁休息,等待急救人員的到來。

  “孤立無援”時這樣自救

  老人跌倒不要害怕,保持冷靜,緩慢深呼吸,不要急於站起。如果附近有人,請立即呼救,可以通過大聲呼喊、敲打地板、房門等物品發出聲音求救;若身邊有手機,也可以撥打電話求助。若附近無人,則要先努力確認自己是否受傷。如果傷情嚴重,不要盲目起身,以免加重傷情。如果認為傷情不重,則可以嘗試慢慢站起來。

  起身步驟:

  環顧四週有無結實的傢具,如沙發或椅子,並嘗試向該傢具移動。可能需要挪動、爬行或翻身才能靠近,做這些動作時要非常緩慢,感覺到劇痛時需停止移動。

  靠近沙發或椅子後側身,雙手支撐地面,抬起臀部,彎曲膝關節,使自己面向沙發或椅子跪立。雙手放在沙發或椅子的座位上。單腿前伸,使腳平放在地板上。若有一條腿更有力,則先動那條腿。請嘗試起身。雙腳着地後,慢慢轉身落座。

  警方也提醒,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兩慢、三不急、三個30秒”的習慣——“兩慢”即慢轉身、慢回頭;“三不急”即不急着站起轉身、不急着過馬路、不急着追趕公交車;“三個30秒”即睡覺醒後在床上躺30秒,下地前在床上坐30秒,站起後停(穩定)30秒,之後再站起邁步活動。(記者 辛戈)

【糾錯】 【責任編輯: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