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文旅新動能 太原競逐“歌迷之城”-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4 07/05 08:47:34
來源:山西日報

激發文旅新動能 太原競逐“歌迷之城”

字體:

  原標題:音樂盛宴的本質是一場人與城市的邂逅。太原努力創造優質體驗,讓頭回客變成回頭客,讓演出粉絲變為城市粉絲

  激發文旅新動能 太原競逐“歌迷之城”

  數百架無人機在空中盤旋,拼出“歌迷之城 太原寵你”字幕。

  歌迷在社交&&曬出豐厚伴手禮。

  體育場外演唱會應援專屬妝容生意火爆。

  2023年以來,演出市場的強勢復蘇成為消費熱點之一,特別是隨着各地城市演唱會、音樂節的涌現,跨城觀演成為一種時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聯合大麥、微博、燈塔專業版共同發布的《2023年演出市場大型演唱會年度洞察》顯示,在所有購票觀眾中,近五成觀眾都是跨省奔赴現場,這也促使演唱會帶動交通出行以及場館周邊食宿、商超等文旅消費業態收入上行。

  為此,太原市提出做大演唱會經濟,加快建設“華北地區重要演藝中心”,打造“歌迷之城”,通過演出經濟帶動各類消費場景,持續放大文化旅游業綜合效應,推進自身城市能級躍遷。事實證明,只有優質體驗才能讓頭回客變成回頭客,讓演出粉絲變為城市粉絲。

  為一場演出 奔赴一座城

  5月18日晚,鄧紫棋2024世界巡迴演唱會太原站在山西體育中心體育場如期開演,燈籠造型的山西體育中心在各色燈光的映照下顯得更加壯觀。當晚8時,體育場上空,數百架閃爍着霓虹燈的無人機盤旋,拼出“你好,棋士”“歡迎棋士打卡太原”“常回來看看”等字幕。“寵到了,真貼心。歌迷之城,當之無愧!”陸續趕來的歌迷們被驚艷,一邊拍照一邊進場。

  體育場內,5萬多名觀眾歡騰,度過了美好的一夜。來自北京的歌迷馬星晨激動地告訴記者,太原真是太好了,伴手禮特別豐厚,有古城酸奶、平遙牛肉、太谷餅、棗夾核桃、老陳醋。“太原文旅上大分”“這樣的演唱會氛圍我羨慕了”等相關話題在演唱會結束後霸屏朋友圈。

  “演唱會辦到哪,歌迷就跟到哪。”當代年輕人眼界開闊,在便利的交通條件下,對於追着演唱會在各地奔走有着很強的適應性。“五一”期間,太原舉辦了兩場大型演唱會,全市共接待游客近57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5.9%,太原也躋身省會城市入境游增速前十名。

  在太原萬象城,一些外地游客還在蔡依林巨型公仔前打卡拍照。歌迷楊帆的太原之行一共三天兩晚。“聽了一場演唱會,見了老同學,去晉祠、太山等景點逛了逛,這趟來得很值得。”楊帆説。得益於太原在演唱會舉辦前3天至後3天期間,演唱會門票持有者可免費游部分核心景區、坐公共交通的舉措,不少觀眾延長了在太原的旅游時間。

  “90後”趙王娜為蔡依林歌迷,她從青島坐動車來太原。“到了現場才明白看演唱會的意義,這是對自己唸唸不忘的歌手的一次鄭重其事的見面。跨越山海,不虛此行。”趙王娜説,來太原總花費約2700元,其中住宿約700元、往返交通約600元、餐飲約400元、演唱會門票890元,她還去了鐘樓街、太原古縣城游玩,買了一些伴手禮。

  去年9月,周傑倫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太原站開唱,為期4天的時間裏,全國各地近20萬人涌入太原。9月21日演唱會首日,太原出行需求比上年同期上漲78%,其中夜間出行需求增長168%。今年,從5月任賢齊、薛之謙、鄧紫棋演唱會,到6月的張傑、蔡依林、王心凌演唱會;從7月的周華健、楊丞琳演唱會,到8月的林俊傑和9月的鳳凰傳奇演唱會,對粉絲而言,除了追求現場觀演的快樂,還能深入了解城市文化底蘊,何樂而不為?

  跟着演唱會“出攤”

  5月31日,紅燈籠體育中心南門往東,放一塊紙板、推個小三輪抑或打開後備箱,攤主們就開始推銷起自己的商品。從明星周邊、粧造、攝影到小吃飲品,數百米的小攤一字排開,前來看演唱會的人們“擠”在中間,熱鬧極了。此時,距離晚上七點半的演唱會還有六個小時。

  涂上彩色眼影,在臉頰、手背寫上歌手名字縮寫,用應援色頭繩編發……今年,除了明星周邊産品外,演唱會應援專屬妝容受到不少注重儀式感的年輕人青睞。記者注意到,在張傑演唱會開始前兩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上已經有不少商家發布了相關約粧信息。

  雅麗主業是專業化粧師,在太原有自己的工作室。自從太原演唱會“出圈”後,每到演唱會和音樂節前,她都會提前在社交&&發布預約粧造信息,只是沒想到,諮詢的顧客量多到超乎想象。

  “絲帶編發25元,編發+完整粧造99元。”雅麗説道,“成本並不高,只需提前購買一些應援色發帶、卡通發夾,再練習手畫彩繪圖案,主要還是辛苦錢。我們朋友三個人,每天一共要編40位左右,一直到演唱會開始唱熱場的歌曲才算忙完。”她手上編着,幾位歌迷在一旁排隊等着,除了網上預約的,現場還有不少諮詢的顧客。

  “也算是發展副業了。”雅麗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三次擺攤,政府支持,不收取攤位費,自己真正感受到了演唱會經濟帶來的紅利。演唱會的舉辦短時間內聚集海量客流,延伸到“吃、住、行、游、購、娛”整條文旅消費鏈,大到景區、食宿,小到個體攤販,充分釋放演唱會經濟的“溢出效應”。

  被演唱會帶動的“生意經”還有很多。一直習慣在老軍營小吃街擺攤賣刨冰的周浩一有演唱會就跑到體育中心附近。“薛之謙演唱會第一天我們就來了,感覺第二天擺攤的人比消費的人還多,但生意還是很好。”

  哪有人氣,就去哪兒出攤。今年以來,從不追星的周浩在網絡上關注起了各類賽事和演唱會。他還特意去看同一位歌手在不同城市的場次經驗帖,研究每次演唱會明星的粉絲群體規模,以此判斷當天晚上出攤需要準備多少食材。“今天我不到兩點就來了,為了佔個好位置,雖然累但能多賺一點也高興,希望太原的演唱會越來越多。”來回幾次,他已然站穩腳跟,與周圍擺攤的同行熟絡起來,相約下次演唱會再見。

  音樂流量轉為城市“留量”

  “太原,5年不見啦。大家好嗎?”4月29日,任賢齊在個人微博向粉絲們問好,短時間內互動量達7000次,從來太原到演唱會結束,其微博和抖音發布18條與山西有關的圖文和視頻,瀏覽量最高達48.9萬次。詞條#太原演唱會#更是成為熱搜的常客,截至2024年6月26日,該詞條閱讀量達到114.4萬次。

  一場演唱會,如何將音樂流量集聚為城市“留量”,不僅展現城市精細的治理能力和開放的營商環境,而且對提升演出經濟至關重要。日前,太原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財政局等11個部門聯合製定&&《支持演唱會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按演唱會售票規模和售票收入給予主辦單位單場15萬元至80萬元獎補,演唱會舉辦前3天至後3天期間,可憑演唱會門票免晉祠天龍山景區等4個景區、雙塔博物館等4個博物館門票;在演唱會當日,市交通部門負責對在省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辦的演唱會增派公交車輛免費接駁、提供延時服務,讓“日游夜演”成為常態。

  在演唱會現場,太原還為歌迷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設立多個售票點、檢票口和安檢通道,讓歌迷能夠迅速完成購票、檢票和安檢等流程,避免了長時間的等待和擁擠;同時,配備了專業的醫療急救團隊和志願者隊伍,為歌迷提供醫療救助和諮詢服務。這些具象化的“寵粉”點滴,讓觀眾體驗增值。

  此外,太原市各地借勢演唱會經濟,從衣食住用行等方面提供優質配套服務。比如,小店區推出了小店區游玩攻略,精心遴選出知名度高、口碑好的“必吃”“必住”“必玩”“必購”“必看”等文商旅體驗打卡點;充分融合歌迷需求及本地美食特色,組織美團山西餐飲部舉辦“全民狂歡節”,在美團外賣、美團團購和高星級酒店投入補貼,聯動商圈品質商家積極參與,營造全民參與的商業互動氛圍。

  “音樂盛宴的本質是一場人與城市的邂逅,外部演出資源的引進,需要地方政府和企業通力合作、合理規劃和有效組織。”山西睿信智達傳媒公司董事長段晉偉&&,政府鼓勵企業組織大型演唱會和音樂節,對企業組織和申辦大型演出活動簡化行政審批,提供更寬鬆的環境和更便捷的服務,全方位推動演出産業的發展。主辦方也需正視“柱子票”、黃牛代搶票等亂象,改進消費者購票、觀演體驗,才能讓一時的“流量”變長久的“留量”。

  接下來半年內,太原演出市場異常火爆,演唱會、音樂節、話劇、兒童劇、音樂劇……各類演出數量呈井噴態勢,可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對文旅産業增長的貢獻具有乘數效應。從“演出熱”走向“城市熱”,仍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和惠民惠企政策,在間歇性的大型演出活動外推出最有代表性的本土演藝品牌,形成城市整體性文化服務的良性循環,讓城市“曲終人不散”。(盧文艷)

【糾錯】 【責任編輯:李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