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煙卡”游戲引發社會關注,我省一些學校發布《致家長的一封信》
守護學生身心健康 “煙卡”必須“嚴卡”
5月中旬,不少學生家長向山西晚報記者反映,小學生群體中出現了一種新風潮——玩“煙卡”。一些小學生走路經常只看地下,在路邊的花圃東找找、西找找,只為了一個煙盒;一些小朋友甚至去翻垃圾箱尋找煙盒。
連日來,山西晚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煙卡”游戲的危害也引發了社會關注。太原、臨汾、陽泉等地一些學校發布了《致家長的一封信》,要求家長承擔起放學後及假期中對孩子的教育管理職責,確保孩子不玩“煙卡”。
“煙卡”成為小學生“新寵”
山西晚報記者調查了解到,“煙卡”這一玩法實際上源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經典游戲——紙牌游戲。繼蘿蔔刀、盤串後,“煙卡”正成為小學生間流行的“新寵”。“煙卡”的製作十分簡單,只需將各種硬盒香煙蓋撕下來,折疊成長方形的卡牌,用於玩“拍煙卡”的游戲。具體的玩法是幾個孩子坐在一起,一起出牌,輪流拍打地面,如果拍翻了對方的牌,就可以獲得對方的牌。
“逼得家長跑步的時候,看見個煙盒,還要把煙盒蓋拿下來。”太原市民張先生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他兒子讀小學六年級,最近迷上集“煙卡”。兒子班級同學甚至為“煙卡”制定了等級,根據香煙售價的高低劃分等級,價格越高,等級越高,罕見、稀有的商標被視為珍寶,可以用來交換更多普通的“煙卡”。
有家長向山西晚報記者反映,因為玩“煙卡”,許多小孩對香煙品牌的了解甚至超過了吸煙的成年人,為了收集不同品牌的煙盒,他們會向吸煙的家人索要。“‘芙蓉王’‘荷花’攢了一堆,現在跟我要‘和天下’。”介休市民賀先生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他兒子所在學校的男孩收集“煙卡”,會根據香煙檔次將卡分等級,誰擁有的卡多且貴,就有炫耀資本。一些學生為得到高檔“煙卡”,直接用現金購買“煙卡”。
“煙卡”玩法除了比拼收集到的種類,也能通過拍地能否使“煙卡”翻面來定輸贏。一名正在玩“煙卡”游戲的小學生告訴山西晚報記者,現在他們的玩法,是需要先擺好自己“押注”的“煙卡”數量,如果被對方扇過來翻了面,那麼輸的同學就要把相應數量“煙卡”給贏的一方。“煙卡”等級根據煙盒的價格來判定。“煙卡”不僅好玩還能賣錢,檔次高的“煙卡”除了可以和同學兌換檔次低的“煙卡”,也能直接賣給對方。
“煙卡”成商品線上線下都有售
山西晚報記者調查發現,“煙卡”在小學生群體間流行,不少小學生通過各種手段獲得“煙卡”。據中國控煙協會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調研報告,目前的“煙卡”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煙店收集煙盒折疊售賣;二是專門的單位製作、印刷、生産;三是孩子自己收集折疊。
在一些超市、線上網購&&中,都有打包銷售的“煙卡”,一本涵蓋各類“煙卡”的卡冊售價可達數百元。在一些短視頻&&,有自媒體博主拍攝播放“煙卡”製作視頻。在視頻的右下角是售賣“煙卡”的鏈結,點進去就會發現實際上是銷售“煙卡”的店舖。
在電商&&上,也有眾多“煙卡”産品熱銷。山西晚報在多個電商&&搜索關鍵詞“煙卡”,不少網購&&上均有銷售“煙卡”。在一家網店內,標注有“精品稀有卡‘和天下’”100張的售價為31.9元;在另一家網店內銷售的“煙卡”分稀有卡和普卡,涉及的品牌高檔的有“和天下”“中華”“荷花”,檔次低的則有“紅塔山”“白沙”等。一些號稱“絕版”“稀有煙卡”,商品評論中多是“孩子很喜歡”。有的名為“文具用品”的店舖內,商品竟幾乎全是“煙卡”。在一家電商&&,兩家售賣“煙卡”的店舖顯示商品已拼2萬+件。
山西晚報記者走訪太原市一些學校周邊的玩具、文具店,發現在個別文具店也在出售“煙卡”,品種包括“中華”“好日子”“玉溪”“白沙”等硬盒香煙蓋。山西晚報記者以給孩子購買“煙卡”為由,詢問價格,老闆詳細介紹幾款“煙卡”:“這些‘煙卡’2元1張,‘煙卡’越稀罕越好玩,買‘稀有卡’孩子們有面子。”店舖老闆説。
一些學校致信家長對“煙卡”游戲説不
“煙卡”的流行引發了老師和學校的關注。4月以來,山西一些學校開始向“煙卡”説不,禁止學生在校園玩“煙卡”,同時發布《致家長一封信》,提醒家長提高對“煙卡”危害的認識,加強相關教育、引導。
“玩‘煙卡’游戲成癮存在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分散學習精力、不良價值導向的風險隱患。為給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我們呼籲各位家長一起對孩子進行有效的監管。”太原市享堂西街小學5月14日發布《致家長一封信》,信中描述“煙卡”存在的危害:“拍煙卡”的出現,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導致上課不專心,甚至有些孩子會在上課過程中偷偷疊“煙卡”,相互交流游戲的事情,心念“拍煙卡”,偶爾會情不自禁做出動作拍打出聲音,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學習專注度;學生三五成群趴在地上玩“煙卡”,地面有灰塵和細菌覆蓋,很容易感染細菌病毒;“拍煙卡”游戲有變相賭博的風險,小學階段是孩子們行為習慣的關鍵塑形期,孩子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定型期,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防止沉迷。太原市萬柏林區新莊小學5月17日發布《致家長一封信》,該校在信中提到,家校攜手,嚴防沉迷。要求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孩子不要收集香煙盒製作“煙卡”,不要參與“拍煙卡”游戲。一旦發現孩子帶“煙卡”或正在進行“拍煙卡”游戲,請立即制止並沒收“煙卡”。
“請家長監管好孩子不要帶‘煙卡’進校園。”垣曲縣七一小學5月14日發布《致家長一封信》。該校在信中提到:作為教師和家長,我們應有意識地引領孩子走到戶外,參與到羽毛球、足球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中,激發他們更多的興趣愛好,開創更多有益身心的游戲,讓他們在探索與實踐中學會“玩”的藝術,實現全面發展。“家長要加深了解孩子玩‘煙卡’的不良影響,掌握防止孩子沉迷‘煙卡’游戲的早期識別和干預知識,切實承擔放學後及假期中對孩子的教育管理職責,確保孩子不玩‘煙卡’。”陽泉市朝陽小學校5月17日發布《致家長一封信》,該校在信中&&:希望家長能夠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是否在玩“煙卡”游戲,以及他們對游戲的看法。向孩子解釋吸煙的危害,以及“煙卡”游戲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意識。
流行校園的“煙卡”游戲,亦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門關注。鄉寧縣教育科技局5月20日發布《關於防止沉迷“煙卡”游戲的重要提示函》,要求全縣中小學防止學生沉迷“煙卡”游戲,加強家校溝通,嚴防學生玩“煙卡”的現象發生。各校(園)通過公眾號、美篇、抖音小視頻等宣傳媒介,向學生及家長宣傳孩子玩“煙卡”的危害,引導孩子不玩“煙卡”。倡議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煙,廢舊煙盒應立即銷毀,不給孩子接觸煙盒的機會,共同合力營造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
“煙卡”的收集和交換或對孩子健康造成影響
根據我國《煙草專賣法》的相關規定,廢舊煙盒剪下的煙蓋,也就是孩子們所説的“煙卡”,商家是不得二次銷售的;私自將煙草廠家的商標印刷銷售,則涉嫌侵權註冊商標持有人的合法權益,是一種侵權行為。“煙卡”是從煙盒上剪下來的,是香煙製品的一部分,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任何含有煙草商標、標識的製品均不允許向未成年人銷售。
5月17日,垣曲縣公安局食藥偵大隊聯合縣煙草專賣局、縣教育局、縣人民檢察院、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對校園學生及周邊商鋪銷售“煙卡”行為開展宣傳和專項整治活動。民警以垣曲新建小學、城南小學、七一小學等校園周邊的文具店、玩具店、超市等為重點,突擊檢查了經營戶“煙卡”産品的銷售情況,並對違規行為進行了集中整治。活動中,民警們向學生宣講煙草危害、不嘗試吸煙、勸阻他人吸煙等控煙知識,引導學生自覺做到不收集、不攀比、不玩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抵制誘惑能力。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2021年中國中學生和大學生煙草流行調查顯示:中學生嘗試吸煙比例達16.7%,其中男生23.2%,女生9.5%。“‘煙卡’上的圖案和文字可能會對孩子産生不良誘導,例如:一些‘煙卡’上可能印有煙草品牌的信息,這可能會增加孩子對煙草的認知,甚至誘發他們嘗試吸煙的行為。”山西省精神衞生中心情感障礙科副主任醫師王麗接受山西晚報記者採訪時説,‘煙卡’的收集和交換過程中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例如:翻找垃圾可能會讓孩子接觸到不乾淨的物品,增加患病的風險。此外,孩子們為了一定數量的“煙卡”可能會上網購買,這樣既浪費了金錢,又可能接觸到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更重要的是,“煙卡”游戲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學習造成不良影響。因為“煙卡”游戲存在輸贏,可能會讓孩子産生攀比心理,增加虛榮心和競爭壓力。有的孩子可能因為輸掉游戲而感到失落,長此以往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此外,“煙卡”游戲可能會讓孩子分心,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和成績。家長和學校應該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煙卡”游戲,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時間,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記者 梁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