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體育強市’的太原實踐”系列報道之一
“智慧體育”顯活力
我市健身愛好者通過手機微信小程序在濱河體育中心預約場館打羽毛球。王韻菲 攝
手指輕觸屏幕,預約健身場地;站上體測儀器,領取運動處方;走進智慧驛站,提升生活幸福感……隨着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新的機會和價值正在不斷被發現和創造,對體育行業也是如此。太原市正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與體育的深度融合,激發全民健身新動能,推動構建覆蓋全領域、全場景、全流程的數字體育發展新格局。這是推動我市體育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太原市打造中部地區體育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
智慧&&引領新風尚
“以前是辦健身卡,現在都是‘小程序’。”乒乓球愛好者於連坤&&,如今在手機上“點”幾下,就可以預約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的健身場地。
1月18日,“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在手機微信搜索欄輸入“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點擊後即可進入。市民通過該“小程序”,可以實時查看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各場地場館運營情況,在線預約健身場地,為市民健身提供了極大便利。
位於萬柏林區漪汾街1號的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擁有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籃球、網球和游泳等運動項目場館,是太原市民健身“打卡地”之一。據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智館部部長王飛介紹,在推出“小程序”的同時,該中心近期還完成了智慧化改造升級,場館管理運行更加高效、節能。
太原市全民健身智慧&&,其實並不止於一個“小程序”。2023年6月25日,“晉享體育”在各大手機應用商店上線。“晉享體育”由太原市體育局和山西智慧體育産業開發有限公司聯合打造。通過“晉享體育”應用,市民可以在線查看太原市各類體育運動場館場地相關情況,實現線上預約;可以獲取全市各類體育賽事活動權威信息,實現報名、成績查詢、證書頒發等一站式服務;可以在線加入各類運動社群,找尋運動夥伴……
太原市體育局局長梁勇&&,“晉享體育”與“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小程序的先後上線,提高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水平,將推動全市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突破。
全民健康打造新生態
“本次鍛煉131次,時間3分鐘13秒,消耗熱量約2.6千卡。請在1分鐘內打開手機藍牙,掃描室外智能健身管理系統二維碼,獲取詳細數據。”
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東南角,太空漫步機、扭腰器、腹部訓練器等10余件智能健身器材,成為日常鍛煉人群的“寵兒”。“這種智能健身器材很實用,可以直觀地顯示運動數據,包括運動時間、消耗的熱量等。”家住文興路明珠花園小區的王睿昆一邊介紹,一邊實時展示自己的健身成果。
天色漸深,46歲的張吉踏上汾河景區智慧健身步道。智慧健身步道是汾河景區中隔堤改造工程中的一項,塑膠材質防滑、防震,保障了運動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我很喜歡這條步道,跑步散步不容易累,而且下雨也能跑。”張吉説。
智慧健身步道位於勝利橋入口不遠處,立着一面戶外電子屏。屏幕上顯示:“南風3級、PM2.5指數優、PM10指數優,今日人次1412、全年人次53073……”
“掃一下電子屏上的二維碼,自己的運動數據就可以進入系統。”幾乎每日都來鍛煉的張吉&&,而登入智能步道系統後,健身愛好者則可以輕鬆掌握自己的運動里程、時間及消耗熱量。前20名健身愛好者的相關數據,還會在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出,形成一個“閃閃發光”的健身排行榜。
隨着硬體設施的不斷升級改造,太原市全民健身基礎設施正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提質升級,不僅吸引了更多市民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而且提升了健身人群的幸福感。
科學鍛煉呈現新格局
清明假期,一家健身俱樂部體測房內,28歲的亢亞鵬脫去鞋襪,赤腳站上InBody體測儀。體脂率12.9%、內臟脂肪等級3、腰臀比0.84……大約兩分鐘的測試結束後,近20項數據出爐,展示出亢亞鵬的身體狀態。
“建議進行慢跑、游泳、運動單車等有氧運動,每週運動3至4次,每次持續30至50分鐘。”運動人體科學教練孟繁翰根據體測相關數據,為亢亞鵬開具一份“運動處方”。
這家健身俱樂部是我市最早的一批商業健身場館之一。“我們最早是用皮脂鉗、血壓計,為會員做體測。”孟繁翰説,“現在使用的InBody體測儀,測量數據更加準確清晰,讓健身人群更直觀地了解自己,並定制訓練計劃。”孟繁翰特別強調,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運動處方”是以運動醫學為依據,根據既往病史、個體身體狀況評估,幫助健身者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並根據運動情況及時調整運動方案。
亢亞鵬一套訓練結束,又在另一位教練趙鵬的幫助下,通過筋膜刀進行肌肉修復。“被筋膜刀刮過的地方,會有一絲絲熱流。”亢亞鵬説,“就像跑完5公里,然後小碎步下陡坡那種感覺,很舒服。”
太原後生趙鵬,2017年學成筋膜刀手藝後,在北京、上海等地從事運動康復工作。2023年他回到家鄉,用手中的筋膜刀助力健身人群,從全民健身走向全民健康。
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科技創新與體育創新的關係日益緊密,無論是場館建設、體育設施生産抑或是運動健身不斷向“新”而行,以先進科技帶動和催生體育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彰顯出新質生産力的引領作用,成為未來太原市體育産業發展的關鍵。(記者 楊爾欣 見習記者 常文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