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西地質博物館更名為山西自然博物館
日前,根據中共山西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通知,山西地質博物館更名為山西自然博物館。2月8日,省自然資源廳隆重舉行儀式,為山西自然博物館正式揭牌。此次更名,標誌着我省自然博物館發展歷程翻開了嶄新一頁。
山西自然博物館是我省唯一的一座普及自然資源知識的綜合性地學館,最早溯源是山西地質廳地質博物館,於1958年建成。2014年4月更名為山西地質博物館,2017年5月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2020年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行列。目前,館內收藏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岩石、礦産、古生物化石珍品及世界各地礦物珍品瑰寶,共有藏品1.5萬多件,藏品豐富、種類齊全,許多藏品極其珍貴,其中山西山西鱷、王氏鱷等化石,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近年來,山西地質博物館取得成果頗豐,自然科普社會效益顯著,榮獲“全國自然資源系統先進集體”“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西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成為我省自然資源領域一張亮麗的金質名片。
山西地質博物館自開放以來,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黨建統領地位持續鞏固、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圓滿完成、科普教育活動多點開花、地學研究持續發力成果卓著、礦政技術支撐堅強有力,在創新探索中蹚出一條高質量發展路徑,圓滿實現建設“美麗地博”目標任務,成為我省“一河&&千年”文化帶上的璀璨明珠,為我省文化強省戰略貢獻了自然資源人的智慧和力量。
山西自然博物館負責人&&,將以此次更名揭牌為契機,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實現轉型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充分發揮博物館收藏、研究、保護、展示自然資源成果及精神的文化陣地作用夯實基礎,為穩步提升我省文化軟實力、全力打造我省自然科普新高地作出新貢獻。下一步,要不斷完善自然頂層設計,加強精細化管理,充實自然典藏標本,豐富自然展陳內容,創新自然科普方式,強化自然科學研究,優化自然人才隊伍,逐步建立規劃科學、布局合理、服務優質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持續擦亮三晉大地的自然資源“金質名片”,為我省自然資源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