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全力做好治水興水大文章-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3 12/20 19:13:39
來源:晉中日報

介休市全力做好治水興水大文章

字體:

  原標題:介休市全力做好治水興水大文章奮力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

  今年以來,介休市把“一泓清水入黃河”作為重大政治工程、生態工程、發展工程、民生工程,堅決扛起汾河流域水質改善的政治責任,全力做好治水興水大文章,奮力推動“一泓清水入黃河”目標早日實現。

  龍鳳河生態修復工程從5月工程開工以來,已經先後開展了防洪能力提升、堤坡防護、河道疏浚等工程。雖然天氣寒冷,但工人們仍在加緊施工,進行便民橋波形護欄安裝,確保周邊村民出行安全。

  龍鳳河是汾河一級支流、黃河二級支流,也是介休市的母親河,流經介休市5鎮13村,境內長度34公里,流域面積223平方公里。作為介休市“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最重要的項目之一,龍鳳河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6.1億元,治理長度17.8公里,在功能上統籌兼顧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水文化,建設內容包括生態治理、防洪能力提升兩部分工程。

  龍鳳河生態修復工程施工單位負責人李建斌&&,截至目前,龍鳳河生態修復工程防洪能力提升五號便民橋基本完成,後續還將開展龍鳳河生態修復工程堤坡綠化、灘地整治,項目建成後,可有效提高龍鳳河行洪能力,改善汾河流域龍鳳河生態環境,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周邊居民的生産生活環境也將得到根本改善。

  為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實現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目標,介休市不僅在“治水”上下真功夫、在“興水”上科學施策,還在“護水”上突出重點、在“管水”上拿出實招,特別是汾河百公里中游示範區介休段生態治理工程的實施,為汾河沿岸增添了一道重量級的生態綠廊。

  “汾河這幾年在有關部門的治理下,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對保持生態平衡、美化汾河的環境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每天除了騎行以外,就是來汾河拍點照片,把汾河美好的景色記錄下來,希望汾河變得更加美好。”73歲的攝影愛好者馬瑞剛説道。

  與此同時,介休市還對汾河廊帶左岸外堤坡處的汾河二號濕地進行了生態綠化提質,並實施了3.3公里汾河廊帶介休濕地公園段路面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了3個親水觀景&&,進一步提升了汾河水質、改善局部生態環境。如今,汾河百公里中游示範區介休段已經成為了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休閒觀光帶。

  介休市水利發展中心汾河百公里中游示範區介休段生態治理工程項目負責人李莉&&,汾河百公里介休段生態治理工程全長22.2公里,通過堤防生態化改造、灘槽整治及景觀綠化等工程的實施,滿足防洪安全,改善河道生態,形成百公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水利長廊、生態長廊、文旅長廊,最終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

  一泓清水入黃河,污水處理也是關鍵。在介休市海鑫水業,每天有近3萬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在這裡經過24小時完成物理、生化、深度處理三個階段,最終變回汩汩清流。

  5月,海鑫水業開始實施污水處理設施保質增效改造項目,可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廠運行穩定性,保障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海鑫水業有限公司經理張煥傑&&,這次主要是對設施設備的更換和工藝上的改造,由原先的AAO工藝改造成改良型AAO加MBBR工藝,還有高效沉澱池、快濾池,計劃12月底完工,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0%,投資4000萬元。

  目前,介休市建成區運行的生活污水處理廠有2座,負責市區及周邊30個村的生活污水處理工作,日處理量可達6萬立方米,經過處理的水一部分會作為再生水,用於安泰集團、崇光電廠等企業的工業用水,另一部分則經過嚴格檢測,符合標準後重新匯入汾河。

  一泓清水、兩岸錦繡,映照着介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實步伐,展現了書寫“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答卷的信心與決心。下一步,介休市將繼續全力以赴,把“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實施好、建設好、完成好,奮力打造生態修復的“介休樣板”,全力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

  (武文慜)

【糾錯】 【責任編輯: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