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地處山西西部、呂梁山腹地。介於北緯37°21′—37°42′,東經110°55′—111°35′之間,東西長44公里,南北寬30公里,國土面積1324平方公里。
離石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春秋屬晉,戰國歸趙,西漢始設離石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眾多風雲人物曾在此修文重武、建功立業,積澱了底蘊深厚的歷史遺存。魏國名將吳起築吳城鎮扼守關隘,晉代劉淵起兵立國;馬茂莊的漢畫像石、黃蘆嶺下的北齊長城遺址,成為古代文化之瑰寶;清朝時期“天下廉吏第一”——於成龍曾在境內安國寺讀書授業,盛譽一方;革命戰爭時期,彭德懷、賀龍、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此播下革命火種;養育了賀昌、張叔平、韓昌泰、辛安亭等一批偉器英華的傑出人才。
離石區位獨特,交通便捷。東界汾河谷地,西界黃河天險,自古為晉西軍事要隘和商貿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今為華北通往西部的重要中樞。307、209國道交匯市區,青銀高速、太中銀鐵路穿境而過,環城高速全線貫通,呂梁機場通達八方,立體式交通網絡已經形成。
離石氣候宜人,資源富集。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8.9℃,年均降水量463毫米,無霜期110—170天。全區耕地35.2萬畝,天然林佔地77.76萬畝,森林覆蓋率27%,省屬4個林場,天然草場60塊,總面積71.7萬畝。境內已探明煤、鋁土礦、鐵礦、鉛鋅礦、銅礦、石棉、高鋁粘土等十幾種礦産資源。全區含煤面積175平方公里,總儲量17.35億噸,是全國50個重點産煤縣區之一,其中4#煤是國內國際市場的緊缺品種,被中外專家譽為“國寶”。
離石山川秀美,名勝眾多。城區龍鳳虎三山對峙環抱,東北南三川挽手交匯;松柏參天的安國寺,一代廉吏於成龍讀書出仕之地,努力建設為省級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白馬仙洞,以驚險神奇著稱,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岩洞;彩家莊民居,盡顯晉商富甲一方;西華鎮天然草場,素有華北第二大草原之稱;原始森林覆蓋的“骨脊山”,有“天下骨脊”的美譽;千年景區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