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11月26日電(王浩慶)技術賦能煤炭等傳統産業提質升級,數字信創等新興産業聚鏈成勢,大數據為社會治理裝上“智慧大腦”……地處晉東南的長治市,正在上演一場深刻的産業“數字智變”。
作為全國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長治市將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通過加快布局數字經濟新賽道,進一步激活傳統産業存量優勢,促進新興産業增量崛起。數字新動能為這座轉型中的工業老城帶來勃勃生機。
傳統産業插上“數字化翅膀”
煤礦智能化集控中心內,電子屏實時顯示着生産場景,井下生産狀況和設備運行狀態一覽無余;機械設備生産車間裏,工業機器人手臂在流水線上精準協作,動作又快又穩……這是長治市傳統産業智能轉型的真實寫照。
錨定打造“數字經濟産業新高地”,長治市加快對傳統産業和製造業進行數字化改造,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産值達到100億元以上。
2025年上半年,潞安化工集團煤炭和化工板塊産量超額完成預定目標。在集團下屬的高河煤礦,工作人員通過查看數字化綜合管控平台的實時數據,對井下設備運行狀態一目了然,“有了數字化加持,數據實現即時顯示,出現‘急難險’問題的概率也降低了。”
截至目前,潞安化工集團已有2萬多名班組長及各類安管人員通過數字化綜合管控平台的安全管理模塊進行網格化安全管理工作,實現煤礦生産、安全、經營等業務系統統一數據接口。

山西宏達聚益機械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一角。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除煤炭産業,裝備製造領域也乘“數”而上,從傳統製造業向智能製造加速轉型。
2024年以來,長治市先後成立數字化轉型工作專班和數字經濟協會,制定《諮詢診斷服務商管理辦法》《數字化改造實施指引》等政策,探索數字技術賦能企業的“長治模式”,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在長治高新區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的山西宏達聚益機械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現代化的數字生産線。自成立以來,産品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並成功出海。2022年,宏達聚益被認定為山西省“專精特新”企業。
“數字化升級讓車間運行更安全、精益、高效。”技術負責人介紹,車間實現高度自動化,設備生産與研發、製造系統等進行實時數據交互,實現設計、製造等全流程智能化。
競逐數字産業“新賽道”
走進長治高新區龍芯(長治)信創産業園,一款名為龍芯1D的芯片引人注目。這是龍芯中科推出的首款全自主化超聲波流量測計量專用芯片,專用於超聲波水錶、熱量表、燃氣表測量,實現了計量儀器儀表核心芯片的國産自主創新。
抓住數字經濟風口機遇,這家主營處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製、銷售及服務的數字信創企業,全年營收連續4年實現快速增長。

龍芯中科(山西)技術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進行應用維護。新華網 王浩慶 攝
新技術帶來新體驗。目前,長治市教育系統正與龍芯中科(山西)技術有限公司對接2.5萬餘&覆蓋近500所學校的電腦採購工作。屆時,全市學校可依託龍芯教育生態使用優質課程、教學軟體等各類資源,為師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學習體驗。
打通上游渠道銜接、中游生産延伸、下游市場開拓的全産業鏈各環節,一個個數字信創項目正加速落地。
依託龍芯CPU自主創新成果以及IT産業集聚模式優勢,龍芯(長治)信創産業園已集聚卓怡恒通、量子芯雲等9家下游企業落地,形成了從計算機芯片、硬盤、主板生産到系統集成、整機製造,以及技術、人才、政策等方面配套的完整産業鏈。
技術負責人段岳輝介紹,龍芯中科聚焦科技創新,在長治的研發團隊已獲得14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1項,軟體著作權10項。
2025年,長治的市縣兩級儲備重點項目超400個,其中數字轉型項目133個,總投資87.58億元。全市現有數字經濟相關領域企業147家,一批中小數字經濟企業快速成長。
“參天大樹都是從幼苗長起來的。”長治市發改委副主任葉菁説,這些數字企業就像一個個幼苗,只有耐心培育,悉心呵護,長治的數字産業才能從“盆景”向一片“風景”蛻變。
數“治”社會提速增效
迅速成長的數字動能,正推動長治在數字政務、城市管理、智慧交通等多方面升級,打造數字生活的新常態。
長治市上黨區綜治中心運用數字科技手段,打造智慧調度平台,通過事件處理、調度指揮、統計分析、績效考核、進度統計“五大智能模塊”,實現各類信息數據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2025年,上黨區共受理各類事項15167件,事件處置率達96.8%。

圖為長治市上黨區綜治中心基層治理指揮調度平台。新華網 發
交通擁堵,馬上通過系統查看原因、進行疏導;重點路口配備毫米波雷達,進行全天候機動車交通數據監測;公交線路和到站情況實時查詢……長治數字交通系統逐步完善全市交通態勢管控、智慧風險防控等功能。
長治市數據局數字經濟科科長郭鵬説,通過數字系統實行社會治理的全流程監督評估,將化解率、滿意度等納入考核,壓實責任鏈條,進一步構建社會治理智能網絡。
與此同時,長治市近期與中國移動、華為等企業頻繁對接,達成多項合作協議,統籌布局5G網絡、算力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聚合“政産學研用”多方資源,加快技術人才培養和供給,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底層支撐。

9月,以“數智世界 太行有為”為主題的華為中國行2025·山西新質生産力大會在長治市舉辦。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如今,長治市已實現5G網絡市區和重點鄉鎮全覆蓋,新基建為數字生活提供了基礎保障。正在建設中的長治數字底座項目,包含數據管理中&、全域感知平台、城市生態平台、算法支撐平台、一體化安全監管平台、綜合運行平台、算力基座平台七個部分。
長治市數據局政務信息科科長關嬋&&,數字底座將實現市域數據資源整合,數據共享與協同,優化治理流程與服務,推動長治信息化建設管理從分散向集約共管、交互共享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