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流程“瘦身” 效能“提速” 平魯區跑出便民利企新速度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平魯區始終堅持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通過“流程再造、集成服務、智慧賦能”三大抓手,大力壓縮審批時限,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快辦”“好辦”“智辦”轉變,取得了積極成效。
極速審批,跑出政務服務“加速度”。平魯區以“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優服務”為核心目標,在關鍵領域實現了審批時效的突破性提升。
醫療機構執業登記變更實現“半小時辦結”。改革前,辦理醫療機構執業登記變更法定時限為3個工作日,材料多、流程長。改革後,通過“主動服務、提前介入、綠色通道、內部協同、數據共享”等一系列組合拳,將審批時限壓縮至半小時。今年,在辦理區醫療集團下屬10家鄉鎮衞生院的執業登記變更業務中,實現了從受理、審核、制證到出證的全流程“極速辦結”,申請人“只跑一次”即可當場取證,親身感受到了高效的“平魯速度”。
創新服務,破解群眾辦事“煩心事”。聚焦公共服務領域的難點堵點,以教師資格認定工作為切入點,推出兩項關鍵舉措,讓服務更具溫度與效率。一是推行“節假日預約辦”,有效解決了上班族和學生群體在工作日辦理業務的時間衝突難題。申請人通過微信公眾號或電話提前預約,即可在節假日辦理現場確認。二是實行“無犯罪證明統一核查”。通過機構間信息共享,取代了以往需要申請人自行奔波開具證明的繁瑣環節。這一轉變不僅減輕了群眾負擔,也通過數據互通確保了核查的準確性與權威性,是“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又一實踐。
智慧賦能,實現群眾辦事“少跑腿”。立足群眾視角,靈活運用現有技術手段,破解辦事過程中的“堵點”“難點”,讓服務更有溫度、更智能化。微信補材“便捷辦”具體做法:在日常業務辦理中,當群眾出現材料遺漏或填寫錯誤時,工作人員主動添加申請人微信,通過線上渠道發送“一次性告知單”並指導填寫。申請人在後續可通過微信補傳所需材料,由工作人員全程幫辦代辦,辦結後通過郵寄方式送達結果物。服務成效:這一舉措有效解決了群眾因材料問題“來回跑”“多頭跑”的困擾,將“最多跑一次”落在實處,真正踐行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服務理念,獲得了辦事群眾的高度讚譽。(記者 武躍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