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以“世界大同 大同‘視’界”為主題的2025“世界電視日”中國電視大會在山西大同開幕。大會匯聚了來自電視與網絡視聽行業的領軍人物、專家學者、一線創作者及制播機構代表,圍繞媒體融合縱深發展背景下中國視聽藝術的新挑戰與新機遇,展開深度對話與智慧碰撞。
“我們正處在視聽領域深刻變革、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關鍵時期。相聚大同,正是為了凝聚共識、啟迪智慧、共謀發展。”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閆少非呼籲廣大從業者積極擁抱技術變革浪潮,緊扣時代脈搏,植根生活沃土,聚焦精品創作,矢志創新創造。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編務會議成員、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世界超高清視頻産業聯盟理事長姜文波認為,電視誕生百年,始終是推動全球文化交流與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他進一步談到,“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迅速,為電視媒體領域展現了千載難逢的重大發展機遇。我們依託海量的高質量視聽語料數據優勢和豐富的視聽制播場景優勢,積極開展人工智能媒體應用,構建全媒體超高清電視生態體系。”

開幕式現場。新華網 發
作為大會的東道主,大同在持續推進能源革命與産業轉型的同時,也正以文化為紐帶,積極塑造“文化之城”的城市新形象。
“本次大會是千年古都與現代視聽的一場美好相遇。”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俊義&&,大同近年來積極推動文旅融合與視聽藝術創新,積極拓展視聽藝術新模式、新場景、新業態,“期待大會能夠成為經典電視作品的分享會、精品微視聽作品的創作會、藝術與技術融合發展的推進會、視聽産業項目的對接會。”
開幕式上,大同市政府與山西傳媒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微視聽內容聯合創制、人才聯合培養、産業聯合創研、成果聯合推廣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助力山西網絡優勢內容高質量發展。
在隨後舉行的“新形勢下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創作挑戰與新機”主題分享會上,多位專家發表了主旨演講。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影視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祝燕南從用戶導向、內容創新、融合傳播、科技創新、深化改革五個維度,提出如何深化廣播電視系統性變革,“以此充分激發廣電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收視體驗,提供參與創作的舞&。”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丁文華系統梳理了中國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脈絡,並就技術方向與未來趨勢展開分析。他認為,AI將為內容生産帶來革命性變化,全媒體傳播模式要求廣電行業積極轉型,重新規劃融媒體時代發展路線。
“傳媒教育必須緊跟行業變革。”山西傳媒學院視聽學院院長賈月&&,山西傳媒學院通過夯實人才培養、內容創作、産教融合三大基地,打造數字化服務平台,積極服務新興業態等,系統構建産學研用協同生態,推動視聽産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副所長孫承健談及當前行業面臨敘事構建、價值評估、産業協同、用戶共創四大挑戰。他認為,為實現行業高質量轉型,産業應完成核心邏輯的深刻轉變,以此在融合中開創産業新價值。
“公共性、現實主義與情感共鳴構成電視藝術的核心精神。”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史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廣播電視藝術資料研究中心主任王俊傑説,“電視需在新傳播格局下繼續承擔文化教育與情感凝聚的使命,不斷塑造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標識。”

大會圓桌對話環節。新華網 發
在圓桌對話環節,多位一線創作者、專家學者、網絡視聽平台和影視機構負責人結合實踐經驗,圍繞劇集形態之變與敘事之核、題材之機與創作之實、變革之潮與創作之本等核心問題展開深入對話分享。
大會期間,還陸續舉辦了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主題分享、微視聽作品和優質項目創孵投推介會、微視聽作品推優成果展示、“百家電視台主播看大同”等系列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