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2025年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新裝電梯解鎖居民“幸福直達”
不用再攥緊扶手、氣喘吁吁爬樓梯,按下按鈕就能平穩直達家門口——這是我市繼續實施既有住宅自願加裝電梯,為老舊小區居民送上的民生“大禮包”。作為2025年晉中市民生實事之一,住宅自願加裝電梯工程交出亮眼答卷:全市計劃加裝45部,實際落實46部,目前已全部完工,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讓數千居民告別“爬樓難”,收穫“一梯直達”的幸福感。
自2020年啟動住宅自願加裝電梯工作以來,我市始終將這項工程當作優化養老服務供給、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關鍵小事”。2025年,46部新電梯精準“落戶”榆次區、昔陽縣、壽陽縣等8個縣(區、市)。從城區到縣域,一部部嶄新的電梯矗立在樓棟之間,轎廂裏的歡聲笑語,成為我市民生改善最動聽的旋律。
為讓好政策落地生根、惠及更多群眾,我市打出“硬核舉措+暖心服務”組合拳。宣傳環節摒棄“硬灌輸”模式,通過小區公告欄張貼細則、業主微信群分享成功案例、地方媒體專題解讀等鮮活方式,把財政補貼標準、公積金提取流程等利好政策講清楚、説明白;針對加裝電梯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高低層住戶意見分歧,社區主動搭建“協商桌”,組織居民面對面溝通訴求、化解矛盾,讓民生工程在共識中穩步推進。
資金壓力如何減輕?我市創新構建“三級補貼+多元渠道”資金保障網:省、市級財政對每部電梯補貼10萬元,縣級財政補貼標準為5至10萬元,“真金白銀”直接減輕居民出資負擔;同時明確,符合條件的業主可提取本人、配偶及子女的住房公積金用於加裝電梯,進一步拓寬資金來源。此外,我市還探索“電梯廣告收益反哺”模式,將電梯投入使用後的廣告收入用於日常維護及補貼居民出資,形成可持續的長效保障機制。
安全是民生工程的生命線。我市還建立了全流程質量監管體系:施工前,由業主委託專業機構對住宅進行安全性檢測鑒定並出具報告,再由設計單位量身定制專項加裝方案;施工中,施工單位完善施工組織設計,監理單位強化現場管控,質監部門履行監督職責,確保工程質量全程可追溯;竣工後,需先後通過工程竣工驗收和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專項檢驗,合格後方可向行政審批局申請辦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全方位守護居民乘梯安全。
申報流程方面,我市力求“減環節、少跑腿”,明確“業主協商—安全鑒定—設備採購—備案施工—驗收登記”的清晰流程,讓居民辦事有章可循、無需來回折騰。如今,走進晉中各老舊小區,嶄新的電梯格外顯眼:老人們推着嬰兒車、提着菜籃子輕鬆進出,年輕人上下班無需再為“爬樓”發愁,行動不便的居民也能自由出行,越來越多的家庭實現了“上樓下樓皆方便”的心願。
一部電梯,連接的是樓層,溫暖的是人心。下一步,我市將持續優化住宅自願加裝電梯的政策支持與服務流程,穩步推進相關工作,讓更多老舊小區插上“便捷翅膀”,讓“一鍵直達”的幸福生活惠及更多市民。 (記者范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