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服務破梗阻 政務效能再提升
——靈石縣營商環境局集中整治“辦事難慢繁”問題成效顯著

工作人員向前來辦事群眾講解材料內容。郭 苗 攝
今年以來,靈石縣營商環境局以集中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為切入點,聚焦企業和群眾的急難愁盼事項,通過精心謀劃部署、精準實施策略、創新工作模式,持續深入推進審批服務改革,切實破解“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讓政務服務更具溫度、更富效率。
精心部署強根基
壓實責任築防線
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靈石縣營商環境局高度重視,先後召開 5次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明確工作重點,將任務細緻分解至責任領導、股室以及具體責任人,層層壓實整治責任,並制定工作方案,開展作風建設、審批服務標準化等六大專項行動,推動審批服務朝着規範化、便利化方向發展。
此外,該局還通過開展廉潔黨課、發布警示教育通報、組織簽訂廉政責任書和承諾書等方式,強化幹部職工的拒腐防變能力,為整治工作築牢紀律保障。
靶向發力解民憂
服務提質見實效
靈石縣營商環境局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企業群眾關切,改進工作作風、主動靠前服務、積極自查自糾,及時發現解決審批服務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
公開辦事指南,將61個常辦事項的申請材料、辦事流程等資料生成二維碼,張貼在對應辦事窗口,讓辦事人員能夠直觀了解、及時準備相應材料;通過省政務服務網、“三晉通”小程序等線上平台和縣政務大廳實物印章領取窗口為新開辦企業免費辦理電子印章。針對群眾反映的“辦理貨運從業資格證換證時間較長”的問題,靈石縣營商環境局轉變服務理念,積極溝通上級業務管理部門,將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換證周期由一個多月壓縮到10天左右,有效解決從業人員換證空檔期無法使用證件的難題。截至目前,共提交33次,為235位從業人員辦理了換證業務。
聯合相關部門,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將稅務參保關聯登記、申報繳費、退費受理等一系列業務進行整合,以一站式服務入駐政務服務中心,全新設立了“稅務專窗”,配置自助服務設備和專業的稅務服務人員,讓社保、醫保繳費業務的辦理“只進一扇門”。
核減辦事材料、創新服務載體、強化協同聯動,這一系列舉措都是靈石縣營商環境局以民為本、實幹擔當的生動實踐。它不僅有效解決了企業群眾辦事“來回跑、反復交、耗時長”的痛點難點,更以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了政務服務的便捷度與獲得感。從免費電子印章到“稅務專窗”集成服務,從換證時限“瘦身”到二維碼指南精準導航,每一項舉措都直擊需求、精準滴灌,讓政務服務既有力度更有溫度,為縣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創新模式優體驗
“五辦服務”暖人心
靈石縣營商環境局創新推行“五辦”工作法,通過“提醒辦、一窗辦、幫代辦、陪同辦、集成辦”五大舉措,推動政務服務從“被動審批”向“主動服務”轉變,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便捷、更高效。
“提醒辦”主動靠前,讓服務“走在需求前”。通過建立證照到期預警機制,不僅在官方媒體平台定期公示即將到期的證照信息,還安排工作人員逐一電話通知,確保企業群眾不錯過辦理時限。截至目前,已累計公示200余個即將到期的證照信息,有效避免了企業群眾因疏忽延誤業務辦理。
“一窗辦”整合資源,實現“辦事少跑腿”。針對以往事項分散、辦理不便的問題,將42個高頻事項整合至綜合窗口,推行“一窗受理、並聯辦理、一站式辦結”模式,打破部門壁壘,減少群眾來回奔波。同時依託山西政務服務平台,推動32個事項實現線上辦理,讓企業群眾既能“走進一扇門”辦成事,也能“足不出戶”辦好事,大幅提升了辦事效率。
“幫代辦”貼心賦能,破解“辦事不會辦”難題。在政務服務中心專門設立“幫辦代辦”專區,組建專業服務團隊,為企業群眾提供全程免費幫辦代辦服務,涵蓋業務諮詢、材料準備、流程指引等全環節。今年以來,已累計提供幫辦代辦服務600余次、業務諮詢服務1000餘人次,用專業服務為辦事群眾“幫”出溫度、“代”出速度,切實解決了群眾辦事“摸不着門、找不對人”的困擾。
“陪同辦”全程護航,消除“辦事心裏慌”顧慮。針對首次辦事、辦理複雜事項的企業群眾,安排業務骨幹全程陪同辦理,手把手指導材料填寫、網上申報等流程,即時解答疑問。此外,該局還組織業務骨幹“陪跑”辦事流程,深入查找審批服務中的“難、慢、繁”問題,進一步優化了服務體驗。
“集成辦”深化改革,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聚焦企業群眾辦事需求,整合關聯審批事項,優化辦理流程,實現“一件事一次辦”。通過部門協同、信息共享,減少重復提交材料、反復審核等環節,讓企業開辦、項目審批等重點事項辦理更順暢,切實以服務集成提升審批效能,讓企業群眾感受到政務服務的高效與便捷。
未來,靈石縣營商環境局將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優化“不見面”審批模式,提升審批效能;以集中整治為抓手,通過多元渠道收集問題,系統解決審批梗阻;以政務服務為根本,深化“綜合窗口”改革,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服務體系,持續推進基層便民服務標準化,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政務服務,不斷優化縣域營商環境。(郭 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