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晉大地風物新——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系列報道⑨】
南蔗北種 夏縣甘蔗迎來收穫季

進入成熟季的甘蔗園。本報通訊員攝

“來,嘗一下,咱北方地裏種的甘蔗,比南方的還甜哩!”10月13日,運城市夏縣胡張鄉棗園村,秋日陽光灑在甘蔗田裏,40歲的樊國斌攥着一根剛砍斷的黃皮甘蔗,麻利地切成小節,給前來的游客品嘗,汁水順着甘蔗節往下淌。樊國斌的妻子也在一旁忙碌着,將一根根新鮮的甘蔗切斷,脆生生的“咔嚓”聲在甘蔗園裏此起彼伏。
“橘不過淮,蔗不過江”。現如今,在胡張鄉棗園村,一根根甘蔗長勢喜人,一派生機盎然的北方“蔗景”。“80後”新農人樊國斌,成功將廣西甘蔗種植在了自己的採摘園裏。
“這兩個品種産量高、口感脆、汁水足。”樊國斌此前在家鄉一直種植桃子,雖然幾年前就有了試種甘蔗的想法,卻遲遲未能落地。直到今年初,與家人商量後決定嘗試引進種植南方甘蔗。北方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甘蔗糖分積累。樊國斌從廣西引進了黑皮、黃皮兩個品種的甘蔗苗,試種了5畝。
起步並不輕鬆,由於當地氣溫偏低,甘蔗最初只能種植在拱棚裏。隨着開春後氣溫逐漸回升,甘蔗長勢漸好。樊國斌又通過春季覆膜保墑調控濕度等技術,解決了南方作物在北方的“水土不服”生長難題,在溫度、濕度和蓄水量上下足功夫。
春種秋收,9月下旬迎來了甘蔗成熟季。看著自己種植的甘蔗“個頭”都長到了2米以上,樊國斌無比開心,大半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10月1日,甘蔗園開園。一根根甘蔗粗壯挺拔,秋風拂過,葉子沙沙作響,吸引了不少周邊游客前來。游客們走進田間,親手挑選、砍蔗,盡情體驗收穫的樂趣,大家更是對“北方甘蔗”的脆甜口感讚不絕口。“以前只是在南方旅游時見過種在地裏的甘蔗,沒想到咱夏縣也能種。”游客王大姐咬下一口甘蔗,汁水濺在嘴角,“又脆又甜,就是這個味兒。”
如今,5畝甘蔗迎來收穫季。“預計每畝純收入能達到1萬元以上,挺開心的。”初嘗“甜頭”的樊國斌信心滿滿。他&&,接下來要繼續學習技術、總結經驗,把甘蔗種植業做得更加出色,既實現增收致富,也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衛波 吳曉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