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載太馬 一路同行-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5 09/23 15:15:10
來源:太原日報

十六載太馬 一路同行

字體:

  原標題:十六載太馬 一路同行

  2025年9月21日,太原馬拉松賽迎來了自己的16歲生日。這一天,來自全國各地的4萬名跑者,聚集在“錦繡太原城”一起奔跑,一起歡呼。  馬拉松,是一個人的拼搏,也是一群人的狂歡。自2010年開始,越來越多喜愛挑戰自己的人,選擇在太原這座城市狂歡。有人從觀眾變成了跑者,有人因美景、美食慕名而來,有人“就是喜歡”……

  16年太馬,早已不止於一項比賽。

  一項賽事穿越時空

  16年一路前行,太馬寫下許多故事。

  第一屆太馬於2010年9月5日舉辦,起終點均設在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參賽運動員約8000人。16年時間過去,太馬累計吸引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余萬人次(含線上賽)參賽,2025年的參賽人數高達4萬人。

  2019年,太原馬拉松賽被授予世界田聯金牌標識。由此開始,在馬拉松的舞&上,太原市比肩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一線城市及紐約、柏林、倫敦等一眾國際大都市。

  作為世界田聯金標、中國田協A1類賽事,2025年太馬以高規格的辦賽標準吸引了國內外56位高水平選手同場競技。最終,女子半程馬拉松賽選手劉敏和鄭小倩均打破了賽會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太馬再次優化了賽道,將起點調整至五一廣場,選手集結、出發更順暢。全程馬拉松項目,優化祥雲橋路段及終點前折返,以更少的坡度、更美的風景助力選手競速。

  此外,為保障跑友順利完賽,本屆太馬提供了功能性飲料11萬瓶、飲用水26萬瓶、7.5萬根香蕉、3.7萬個小麵包……豐沛的補給物資,更顯太馬溫情。

  2014年,親子馬拉松、迷你馬拉松等5公里賽事,正式亮相。無論男女老幼,從此開始一同跑上太馬的賽道。2025年太馬,親子馬拉松、迷你馬拉松“進化”為歡樂跑和健康跑,參賽選手也首次獲得了自己的專屬獎牌。

  2013年第4屆太馬,第一次得到了央視直播團隊助陣。在2024年和2025年,太馬不僅連續兩年“跑”上央視舞&,而且在新華現場雲、愛奇藝、優酷等20余個互聯網直播平台同步直播。

  2025年,太原馬拉松賽跑入第16個年頭。在城市與賽事之間,在堅持與提速之間,時代穿行而過。

  一座城市擁抱熱情

  16年一路前行,太馬遇到許多朋友。

  2010年第一屆太馬,太原後生、247號運動員周斌進,以2小時51分43秒完賽,獲得了山西本土選手最好成績。2025年第16屆太馬,呂梁小夥兒2861號運動員高飛,以2小時59分15秒完賽,獲得了一枚“破三”勳章。

  今年太馬首次設置了“破三”勳章,獎勵在全程馬拉松項目中凈成績跑進3小時的選手。在今年中簽的全程馬拉松選手中,有1675名選手近兩年最好完賽成績在3小時以內,最終共有1094名選手在本屆太馬成功“破三”。

  “感謝太馬,賽道、天氣、服務都非常好,幫助我完成了心願。”高飛説,“也要感謝太原的朋友們,我們呂梁市長跑協會經常來太原交流學習,得到了很多幫助。”

  63歲的姚晉涼,2006年開始接觸馬拉松,16屆太馬無一缺席。16年來,姚晉涼隨着太馬的比賽路線,跑過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山西體育中心和晉陽湖國際會展中心,跑遍“錦繡太原城”最美的風景。

  時至今日,4萬名參賽者又奔跑在迎澤大街上,一路並肩前行。其中,7歲弓保弘和9歲弓原弘兄弟倆,在母親的陪伴下一同參加了歡樂跑。

  “馬拉松賽事這麼火爆,我們也要來感受一下氣氛。”弓原弘&&,小哥倆平時就喜歡運動,如果有機會中簽的話,他們將來還要參加半程馬拉松賽。

  每一屆太馬,都會有許多來自省外的跑友參與其中。來自廈門的王巍賢&&,朋友們組團來到太原,不僅要跑一場酣暢淋漓的馬拉松,而且“吃喝玩樂”一個都不能少。

  王巍賢做了不少功課,在她的計劃中,上午全力以赴比賽,中午去吃刀削麵,晚上來一頓燒賣。除了太原之外,他們還計劃去山西各地看看,五台山、平遙古城都在計劃中。

  一份守護溫情陪伴

  16年一路前行,太馬留下許多溫情。

  在4萬人的參賽隊伍中,有一支特殊隊伍格外引人注目——醫護跑者,他們按不同的配速分佈在不同區域。來自靈石縣的醫護跑者田悠凡,賽前特意加強了跑步、核心訓練。

  “起跑後,跑友都很興奮,發現不少跑者心率太高,我們及時勸阻跑者降速緩衝。賽程中,有幾位跑者腿部抽筋,我們幫助他們原地休息,拉伸小腿,補充鹽丸……”

  以4小時15分鐘跑完42.195公里後,田悠凡坦言:“馬拉松屬於每個有夢想的人。我的職責就是密切關注參賽者的狀態,遇到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參賽者安全完賽。”

  在太馬比賽日,紅十字救護員都需要堅守賽道10個小時以上,為跑友的安全護航。參加賽事保障的張鵬,時刻緊盯着賽道上的“風吹草動”,一刻不曾松懈。

  賽道沿途,張鵬聽到來自成都、重慶、廣州等全國各地的跑者盛讚太原的氣候、賽道、服務,並特別感謝了醫療保障服務。“我覺得特別驕傲。”張鵬説。

  2019年9月8日6時,太原師範學院大三學生鄧玥晗,以志願者的身份站在晉陽湖國際會展中心廣場,手舉一塊標識牌,上書:“有問題,請問我。”

  “我們4點就來了。” 鄧玥晗説,她曾經見到一位跑者,因為找錯衞生間而鬧了笑話。“所以我做了問詢志願者,方便跑友們找路,挺有意義的。”

  2025年9月21日6時,太原理工大學孔令偉,接過了鄧玥晗的標識牌。標識牌依然上書:“有問題,請問我。”

  9月21日11時許,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跑友開始在終點晉陽湖國際會展中心大量聚集,孔令偉被問路的跑友團團圍住,他耐心、細緻且準確地為跑友們一一指明方向。

  “不時會聽到跑友説,謝謝你們,謝謝太原。”孔令偉説,“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記者 楊爾欣 劉 濤 陳辛華 魏 薇

  見習記者 劉苗苗 鞏鈴鈺

【糾錯】 【責任編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