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我們用“太行奶娘”的精神排好《太行奶娘》-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5 08/26 11:46:17
來源:新華網

楊梅:我們用“太行奶娘”的精神排好《太行奶娘》

字體:

  “我們用‘太行奶娘’的精神排好《太行奶娘》。”導演楊梅這樣要求非專業出身的演員們。這種精神,源自太行山深處一個龐大的群體——“奶娘”。 八十多年後的今天,這部凝結“太行奶娘”精神的作品,讓觀眾在淚水中讀懂那份烽火中的軍民魚水情。

  新華網:你在采風過程中接觸過哪些真實的“奶娘”故事?哪一個細節最讓你震撼?

  楊梅:我們排練歌舞劇《太行奶娘》時,去了郭金梅的家裏。老人年事已高,她坐在我的旁邊,手撐着床板,我趕緊過去讓她靠在我的肩上。這麼瘦弱的一個女子,卻扛起了大愛無邊的諾言,那一瞬間我很激動。

  因為她不是個體,“太行奶娘”是個群體。用今天的話來講述,她們無私地喂養革命戰士的後代。奶水先緊着戰士的後代吃,自己的孩子吃點野菜湯。所以鄧樸方後來回家鄉,抱着奶娘泣不成聲,這是喂養之恩。

  新華網:80年後的今天,回望抗戰歷史,你認為《太行奶娘》傳遞的精神對當下有何現實意義?最希望今天的觀眾從劇中“帶走”什麼?

  楊梅:孟子説“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覺得這句話是對“太行奶娘”這個故事最好的詮釋。看完演出的觀眾都是淚流滿面,激動不已,遲遲不願意離開劇場,我認為一定是戲裏的某種感情打動了他們。

  因為演員們是左權縣的老百姓,沒有上過專業的學校,他們只會唱開花調、跳小花戲。每次排練的時候,我都跟他們説,要用“太行奶娘”的精神排好《太行奶娘》,這部戲融入了我們所有演職人員的心血。

  我們現在的人不能忘卻80年前所遭受的這一切苦難。假如沒有戰爭,這些孩子都是自己父母親喂養的。我覺得觀眾可以意識到和平是多麼珍貴。

【糾錯】 【責任編輯:趙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