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賦能 業態創新 高效服務
山西文旅融合煥發新氣象
五台山的智能導覽系統向游客娓娓講述古剎歷史,平遙古城的數字化展覽讓晉商故事躍然眼前,雲岡石窟的3D復刻技術讓千年佛像“觸手可及”……這些生動場景,正是科技賦能山西文旅融合發展的鮮活注腳。
近年來,我省錨定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標,以科技為筆、以業態為橋、以政策為基,推動文旅融合不斷走向深入。全省重點監測景區接待人數、門票收入不斷增長,文旅産業正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
科技賦能
打造文旅體驗新場景
當科技與文化相遇,為游客打開了沉浸式體驗的新大門。
“總覺得看石窟距離太遠看不清細節,現在新技術讓我能湊近觀察佛像的衣紋,就像親手觸摸歷史一樣。”日本游客工藤圀房在雲岡石窟參觀時,對科技賦能的體驗感讚不絕口。5月下旬,來自日本的21位文化學者、藝術家、旅行社及媒體代表組成采風團,實地探訪雲岡石窟、懸空寺、五台山、喬家大院等景點。
雲岡石窟景區運用3D打印技術復刻佛像文物,不僅解決了文物保護與觀賞的矛盾,更讓游客近距離“觸摸”雕刻細節。線上3D展示吸引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的游客“雲參觀”。
在長治八路軍文化數字體驗館,VR技術還原了平型關大捷等歷史場景,游客戴上設備即可“穿越”到戰火紛飛的年代,其中青少年群體佔比超60%。
山西博物院推出的AR智慧導覽項目,則通過掃描文物觸發動態解説,讓青銅器、玉器等文物“開口講故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應縣木塔景區通過數字化建模構建的“虛擬木塔”,將建築構造轉化為動態演示,配合720度全景游覽,成為“雲端賞古建”的典範。
如今,科技已從“輔助工具”升級為“核心動能”,不僅讓山西的文化遺産“活”起來,更重塑了游客的體驗邏輯——從“被動觀賞”到“主動參與”,從“實地游覽”到“全域感知”。這種由技術革新帶來的體驗升級,正成為山西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推動文化傳播與旅游消費形成良性循環,讓三晉大地的文化魅力在數字時代綻放新光彩。
業態創新
拓寬文旅融合新路徑
從看風景到品文化,從逛景區到深度游,我省文旅相關行業正通過業態創新打破邊界,構建“全域、全季、全齡”的融合格局。
鄉村旅游興起,汾陽賈家莊打造的三晉民俗文化體驗區將農耕博物館、非遺工坊與採摘園串聯,游客可體驗推碾子、做月餅等民俗活動,旅游旺季游客川流不息,帶動周邊農戶增收。
伏天,熱氣升騰,長治振興小鎮的民宿裏,游客們卻悠閒自在,盡享清涼。以創建省級文旅康養示範區為契機,長治振興小鎮將文化旅游和健康養老充分融合,建設振興小鎮文旅康養示範區,當地的工業、農業、文化、旅游、科普、教育、康養等産業深度融合全面發展。振興手工粉皮、手工豆腐、香醋、振興村酒、小雜糧等特色産品也成為游客的伴手禮。
在山西,工業旅游同樣亮點紛呈。汾酒文化園構建“生産參觀—工藝體驗—酒文化研學”全鏈條,游客可參觀釀酒過程,在專業調酒師指導下調製專屬白酒。來到中國煤炭博物館,可體驗“井下探秘游”,游客穿上礦工服、乘礦車下井,體驗採煤、運輸等流程,這裡每年都會接待親子研學團,成為“工業遺産活化”的典範。
今年,我省文旅系統持續打造景區發展新格局。有序發展紅色旅游,啟動省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區創建,紅色文旅煥發活力。沿着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可尋紅色足跡、觀壯美太行,這條公路蜿蜒八百餘裏,如一條躍動的血脈,將散落在太行山深處的紅色記憶珍珠串成璀璨項鏈。行走在呂梁這片紅色熱土上,到處可見莊嚴肅穆的革命舊址、星羅棋佈的紅色遺跡,游客在重溫歷史後,可體驗黃河古渡航運、民歌表演,感受“紅色記憶+民俗風情”的雙重魅力。
從鄉村到城市,從工業遺址到紅色沃土,業態融合已從“單點嘗試”轉向“系統布局”。這種“文化+”的跨界思維,不僅豐富了旅游産品供給,更讓山西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價值,形成“一業興、百業旺”的聯動效應,為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高效服務
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已為您定制從北京高鐵出發的山西五日深度游方案,精選3條特色旅游線路,含文化、自然、晉商主題,搭配高鐵時刻表+美食推薦。”今年暑期北京游客肖瀟的山西之旅,AI伴游助手成了貼心夥伴,讓她的行程既順暢又盡興。這背後,是山西文旅雲游集團對數智技術的深度運用,其建設運營的“山西・文旅雲”和“游山西”,緊扣我省文旅資源和市場需求,將新一代AI大模型技術創新應用於文旅領域,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
當前,“游山西”AI伴游助手已深度融入微信小程序生態,依託山西全域文旅大數據,為游客提供景點介紹、線路推薦、美食特産、非遺體驗、文化場館、酒店推薦等智能問答服務。該功能通過融合大語言模型與大數據分析技術,打造智能導游服務,精準匹配用戶需求,並深度解讀地域文化。目前,該服務已在“游山西”“游長治”“游太原”等多個小程序上線,成為游客觸達山西文旅資源的重要入口。
“AI客流預警系統,能提示景區最大承載量與動態客流量,通過大模型實時數據處理與智能預測分析,動態監測景區客流熱力數據,精準預判各時段客流、交通趨勢。”山西文旅雲游集團相關負責人&&,通過AI技術的場景應用,既為游客提供錯峰出游方案,也能為管理方提供決策支持,有效平衡了游覽體驗與資源承載力。目前,該服務已覆蓋全省12家5A景區、99家4A景區。
與此同時,為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全省文旅系統不斷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加快&&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政策舉措,激發消費新動能。三個一號旅游公路不斷增設驛站、營地、觀景&、旅游廁所等,規劃加油站零售網點、充電樁覆蓋、建設5G基站等。
如今在山西,文旅融合正從“局部亮點”走向“全域繁榮”,讓資源稟賦和政策紅利都轉化為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動能。(記者張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