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型體育場的穹頂到冷鏈物流的恒溫空間,從港口的智慧碼頭到綠色儲能新領域……近年來,山西清露金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技術突破與多元實踐,探索氣膜空間在更廣闊領域的發展與應用。
作為太原市迎澤區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西清露金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超大跨度、超高膜結構封閉空間的研發、設計、建設,已成為工業料場環保封閉行業的領軍品牌,構建起倣真設計、智能材料研發、數字施工管理的全産業鏈閉環。

山西清露金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製造的零部件。(於爽 攝)
據山西清露金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武瑜介紹,氣膜建築有造價低、安全性高、施工周期短等優勢,現在已經成為料場封閉的主流選擇,普遍應用於鋼鐵、火力發電、煤炭煤化工、港口碼頭等行業。

山西清露金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安裝的氣膜。
該企業獨創的“工業環保空間生態體系”,涵蓋智能環境控制系統、模塊化建造技術、能源優化算法平台及全生命周期運維體系四大核心技術矩陣,打造出一套完整成熟的環保項目生態鏈。

企業的項目展示。(於爽 攝)
多年來,山西清露金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持續增加科研投入,與中國科學院泛能源大數據與戰略研究中心、北京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深度協同,先後研發零誤差鋼索定位系統、雙保障全天候自動溫控系統、多通道濕度控制技術、柔性光伏材料等成果。
“我們創新研發的AI驅動型智能雲平台,融合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算法,構建起覆蓋氣膜建築的全域感知網絡。”山西清露金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負責人彭涌釗&&,這一系統可以實時採集多維環境參數,自主建立“風場-氣體-溫濕度”的動態耦合模型,可以基於歷史數據構建預測性調節機制,實現每秒百萬次級的工況分析,使綜合能耗大大降低。
為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山西清露金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重點領域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通過多層次階梯式培養模式,建立專項技術創新團隊,增強與國內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與溝通,形成老中青三代結合的複合型人才梯隊。
“聚焦AI新浪潮、新能源材料等新領域,企業將加速布局‘智慧環保+’戰略,在工業料場、港口碼頭、體育場館、農業等多個領域,提供低碳環保、科技潔凈的氣膜空間,賦能節能減碳、降本增效。”武瑜説。

武瑜正在介紹企業基本情況。(於爽 攝)
産業升級離不開科技的支撐。未來,迎澤區將為科技企業提供更加有效快捷的政策服務,通過落實省、市兩級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通過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搶佔市場;同時做到抓大不放小,努力培育有潛力的科技企業,打造科技服務業快速增長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