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忻州市五寨縣把鄉鎮黨建辦規範化實體化運行,作為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頭號工程”,通過建強專業隊伍、創新工作機制、強化統籌賦能,讓鄉鎮黨建辦從“建起來”向“強起來”“活起來”轉變, 推動基層治理實現從“有形”到“有效”蝶變,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組織動能。
建強骨幹隊伍,變“單兵作戰”為“集團攻堅”
為打造“專業人幹專業事”的黨建隊伍,五寨縣從選配、儲備、培養三個環節精準發力。五寨縣優先選拔政治素質高、黨建經驗足、作風過硬的年輕黨員骨幹,從“政治素養、業務履歷、崗位適配度”三方面提級審核把關,推行“1+3+N”組織架構,每個鄉鎮黨建辦配備1名主任、3名副主任,按鄉鎮規模配備專兼職成員,確保專人專崗、專職專幹。
同時,五寨縣建立全縣“黨建人才儲備庫”,把熟悉基層黨建、懂鄉村振興的幹部納入其中,動態補充新鮮血液;制定全縣鄉鎮黨建辦工作人員年度培訓計劃,開展“發展黨員流程模擬”“黨建檔案規範”等專題培訓,讓黨建幹部練好看家本領。
“以前我一個人要負責8個村、8個社區,跑斷腿、磨破嘴還是常常顧此失彼。現在我們11人團隊分工協作,專人專責,工作效率明顯提高。”硯城鎮黨委副書記、黨建辦主任郝文婷説。
創新工作機制,變“粗放運行”為“規範高效”
“崗位職能清了,責任邊界明了,再加上‘日常調度+跟蹤督辦’閉環機制,幹啥都有方向、有抓手。”李家坪鄉黨建辦常務副主任亢鶄介紹説,他們緊扣當地産業發展,推動黨建辦與村級黨組織聯動服務,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五寨縣靠制度管權、按清單履職,讓黨建辦運行有章可循。五寨縣&&《鄉鎮黨建辦管理辦法》,編制履職事項清單,明確崗位幹什麼、怎麼幹;每半年開一次職能優化研討會,根據實際需求動態調整崗位職能。
除此之外,五寨縣建立工作例會、定點&&、專項調研、定期評估、考核激勵、上下聯動六項制度,下撥專項經費保障日常運行,定期組織各鄉鎮黨建辦現場觀摩、互學互評。同時,五寨縣創新“3+X”聯動機制,每月雷打不動做實“總結情況、晾曬成績、謀劃工作”三個規定動作,再結合實際開展“X”項專題研討,邀請民政、農業等部門上門講政策、解難題,讓黨建工作更貼基層需求。
強化統籌賦能,變“分散發力”為“聚合增效”
五寨縣聚焦資源整合與成果轉化,推動黨建效能落地見效。五寨縣委組織部聯合財政、農業等部門,由鄉鎮黨建辦根據各村實際差異化分配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統籌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扶持村級集體經濟;逐村制定發展規劃,優化網格設置實現“多網合一”,提升治理效能。鄉鎮黨建辦按常住人口和工作量核定村“兩委”職數,細化職責清單,讓村幹部幹有依據。
五寨縣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累計解決飲水、修路、停車等難題300多個,辦理實事1900多件,讓群眾真受益、得實惠。
北苑社區陽光家園小區曾因停車難矛盾不斷,硯城鎮黨建辦迅速協調住建、消防等部門改造出30個停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