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太原市迎澤區橋東街道南內環街社區黨委積極探索城市基層治理新模式、新路徑,構建以服務型黨組織為引領、五大服務平台為支撐、轄區“N”個單位共同參與的“1+5+N”服務體系,着力把基層各類組織、各方力量、各種資源有效整合起來,推動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有機銜接、良性互動、融合發力。
堅持一個引領 激活紅色矩陣
3月初,陽光小區1號樓自來水閥門破裂,因維修費用問題,物業與業主之間産生矛盾。該小區第五網格黨支部成員郝艷霞組織社區網格員、黨員中心戶、物業工作人員、自來水公司負責人召開協商會議,共同商議解決問題,小區很快恢復了正常供水。
南內環街社區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優化設置小區(網格)黨支部17個,配備樓棟黨小組組長30名、黨員中心戶30名,構建起“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四級組織架構;設立12個黨員示範崗,組建5支黨員先鋒隊,將491名在冊黨員納入管理範圍,形成全域覆蓋的紅色服務矩陣。
同時,依託小區黨支部“連心議事會”,南內環街社區建立“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機制,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參與到小區治理的各項決策過程中,及時解決鄰里糾紛、環境整治、維修養護等問題。
搭建五大平台 托起民生溫度
“感謝社區為我們老年人開設公益課堂,在這裡不僅學到了剪紙、插花等各式各樣的手工技藝,還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為退休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參加活動的居民康寶珍説。
南內環街社區依託“學無憂”成長護航平台,開設“老當益壯”等四類特色課堂,邀請23名專業志願者為轄區老年群體提供各類特色教學服務。
此外,該社區以群眾需要為出發點,搭建“醫相伴”健康服務平台、“食無憂”愛心助老平台、“事好辦”智慧服務平台和“樂相隨”文化活動平台,涵蓋理論教育、醫療幫扶、文化活動等與居民切身利益相關的各類內容,以數字化賦能、網格化落細、人性化升溫,形成“對接需求-精準服務-效能反饋”的工作閉環,實現服務群眾更加精準、居民生活更有溫度。
截至目前,該社區在“醫相伴”健康服務平台為居民建立了680份動態電子健康檔案;利用“食無憂”愛心助老平台為老年人配送愛心餐1876份;“事好辦”智慧服務平台實現了政策查詢、預約辦理等11個事項“掌上辦”;通過“樂相隨”文化活動平台打造了“鄰里文化節”品牌,培育了3支群眾文藝團隊,年均開展文體活動12場。
加強N方聯動 延伸服務半徑
“為了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新鮮的蔬菜,我們聯合山西郵政儲蓄銀行大營盤營業所,尋找划算且優質的蔬菜供應源,以實惠的價格、新鮮的品質、豐富的種類,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選購。”社區工作人員説。
2025年以來,南內環街社區黨委積極主動與12家駐地單位簽訂共建協議,在組織共建、活動共辦、陣地共用、資源共享、治理共抓五個方面形成共識,共開展黨建聯建活動16場。同時,該社區推行志願服務積分兌換,將轄區56家商鋪納入名單,居民、志願者參加志願服務後可積累積分,前往56家商鋪進行兌換,享受相應優惠。
從“坐等上門”到“主動敲門”,從“單打獨鬥”到“多元共治”,南內環街社區將“1+5+N”服務體系付諸實踐,切實讓基層黨建工作成為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筋骨”,注入了為民服務的“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