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新晉對話丨常書銘:持續優化“五張牌”,努力在山西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5 01/21 11:16:02
來源:新華網

兩會·新晉對話丨常書銘:持續優化“五張牌”,努力在山西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

字體: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晉商故里晉中市將如何進一步構建富有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晉中實踐邁出新步伐?在日前舉行的山西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山西省人大代表、晉中市委書記常書銘&&,晉中聚焦“在全省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的發展目標,實施“156”戰略舉措,持續優化“五張牌”,做好高質量發展、全方位轉型的大文章。

  新華網:剛剛過去的2024年,晉中市在産業轉型、能源革命、鄉村振興等領域成效顯著,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可否與網友分享下成果?

  常書銘:2024年,我們錨定“奮勇爭先”目標苦幹實幹,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質生産力穩步發展,以一域之力為全局盡責。

  一是先進製造業振興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堅持工業立市、先進製造業強市、新質生産力興市,“晉創谷·晉中”科創平台全省第3家掛牌,構建大學城、農高區、綜改示範區“一城雙區”創新模塊,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新質生産力。久久為功做大新能源(醇氫)汽車産業鏈,推動吉利晉中基地導入新車型,重卡全産業鏈開工建設,“規模化量産、可持續發展”核心問題取得實質性進展,配套的10余萬平方米的零部件産業園開工建設,全力做大規模經濟。打造“十百千”工業企業和“百千萬”轉型項目“雙矩陣”,百億企業在原有3戶的基礎上、去年達8戶、今年有望突破10戶。

  二是“文旅+”産業蓬勃發展。5A級景區3家、數量全省第1,文旅業佔GDP比重由2023年的5.1%升至去年6%左右,打造戰略性支柱産業和民生幸福産業取得新成效。

  三是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落地生根。在8個縣(市、區)召開現場推進會共發放獎補資金4000萬元,左權、昔陽各獲省裏800萬元獎勵。全省現場會上晉中市交流發言。晉中國家農高區建設取得新成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前夕,32個發展中國家議會領導人和代表蒞臨。

  四是探索創新“一老一小”保障模式。榆社縣“五個一點”養老模式被中央改革辦推廣,召開全市現場會推廣榆社做法和榆次嵌入式綜合養老、靈石幸福小院互助養老模式,晉中市成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國家基本養老服務綜合平台試點。全省率先開展“長幼同園”試點,首創基礎教育智庫平台。

  五是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支持壽陽縣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示範引領,推廣壽陽經驗、全市同題共答,召開現場推進會推動落實,打造全省示範點。

  新華網: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新型能源體系和現代化産業體系深度融合。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晉中市將在哪些領域重點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

  常書銘:我們堅決貫徹中央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1月5日召開了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聚焦“奮勇爭先”目標,實施“156”戰略舉措,持續優化“五張牌”高質量發展、全方位轉型的五篇大文章。

  以城市牌服務和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以汽車牌助力先進製造業振興升級,以文旅牌賦能戰略性支柱産業和民生幸福産業,以大學牌激發新質生産力潛能活力,以農高牌引領有機旱作和特優農業發展。

  堅定不移打好城市牌,深度拓展太原晉中一體化發展,打造城市核,推動縣城、縣域、鄉村相融合,形成全市域融入太原都市圈的發展格局,協同構建便捷交通圈、高效服務圈、錯位産業圈、多元消費圈、優質生活圈,以“五圈”聯動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增長極、活力帶,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戰略。

  矢志不渝打好汽車牌,以吉利晉中基地積極導入新車型、醇氫電動重卡全産業鏈項目建設為牽引,拉長上下游、打通供應鏈,形成規模經濟,打造全省汽車産業龍頭,加快先進製造業振興升級。

  擴圍賦能打好大學牌,引深“雙融雙創”,以“晉創谷·晉中”激活企業科技創新主體,發揮好企業與高校對創新鏈和産業鏈耦合牽引作用,讓大學城、綜改區、農高區“一城雙區”成為新質生産力集聚區、示範區。

  非常之力打好文旅牌,堅持全域、全季、全齡旅游理念,以“雙百”工程為引領,拓展“文旅+”“+文旅”,串珠成鏈、集線成面,擦亮“晉商故里晉中、古城大院古韻”鮮明標識,激活“怡然見晉中”流量,把旅游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産業和民生幸福産業。

  開拓進取打好農高牌,推動實體化運營,覆蓋晉中、輻射山西、影響華北,讓農高區成為引領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引擎。

  新華網:展望2025年,晉中市如何搶抓機遇,在全省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取得新成效?

  常書銘: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力以赴發展新質生産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聚焦加快轉型發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産力。晉中産業結構和全省相似,按省委部署,統籌當前與長遠、穩盤與轉型,認真落實中央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動傳統産業升鏈、新興産業強鏈、未來産業建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着力點就是制定一個規劃、突出三個牽引。

  “一個規劃”指新質生産力要素賦能重點産業鏈發展規劃,打造冶金及焦化、煤炭、“文旅+”3個千億級主導産業集群,新能源(醇氫)汽車、裝備製造、現代物流、新材料4個五百億級支柱産業集群,低空經濟、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新能源、現代食品等一批百億級成長性産業增長極。

  先進裝備製造業牽引——2025年推動新款乘用車導入和醇氫重卡全産業鏈項目投産,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套産業園區與中航蘭田礦卡、大唐房車等骨幹企業集群成鏈,向500億級産業目標邁進。同時用好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將産業引導基金、技改資金、應急周轉金、擔保資金“四金聯動”支持紡機、液壓、瑪鋼等特色優勢製造業數字化升級改造。

  新材料産業牽引——發揮昔陽尚太鋰電寧德時代負極材料最大供應商的優勢,推動20萬噸負極材料達産達效、新建20萬噸項目加快投産;挖掘沿汾縣域碳素産業老工業基地的潛力,支持平遙亮宇、祁縣鑫丹源、介休志堯等骨幹企業開拓市場,推進靈石腐殖酸申報省級特色專業鎮,帶動新材料産業産值提升。

  醫療大健康産業牽引——發揮4所省屬醫藥類高校集聚優勢,利用太谷中醫藥、榆社醫藥包材等産業基礎優勢,推進傳統國藥保健功能開發,規劃建設醫療器械産業園,市校合作打造醫藥康養基地,拓展上海海神機器人、深圳優必選、山西北斗産業園等智能製造在文旅康養領域場景運用,打通醫藥全産業鏈條。

  第二,發展壯大“文旅+”産業。晉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壯美風光、豐富遺産、紅色記憶和非遺文化,必須以非常之力推動文旅業高質量發展。強化文物保護,實施“千處文物保護”行動,打造平遙古城保護千年工程。做好昔陽縣鐘村夏商墓地考古工作各項保障,加大低級別文物保護力度。豐富業態供給,發展“文旅+康養、+文博、+文創”産業,實施“雙百”工程,打造“怡然見晉中”城市文旅形象,加快文旅與工農商、康體健跨界融合,發展演藝游、研學游、紅色游。赴上海開展晉中文旅推介,推出促進文旅消費十大系列活動,向國內外游客送上“一卡通”大禮包。完善配套服務,補短板、強基礎、練內功,打造精品線路,建設精品酒店,培養金牌講解員,在“太行一號”旅游公路沿線建設鄉村旅游驛站,發展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為“游客滿意在山西”貢獻晉中力量。

  第三,持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融入中部城市群。以“五圈聯動”縱深推進太原晉中一體化發展,昔榆高速即將通車,陽涉鐵路客運開通,5條國道一級路特許經營項目開工。加快新型城鎮化。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進一批老舊小區、綜合管網、城鄉道路等改造。推動縣域大發展。編制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總體規劃,每縣壯大1個主導産業、培育1個優勢産業、布局1個未來産業。煥發鄉村新面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再打造40個精品示範村、300個提檔升級村。高質量建設晉中國家農高區,加大良種良機良法推廣。

  第四,聚力攻堅生態環境保護。集中精力打好王莊橋南斷面達Ⅲ類、汾河谷地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管控“兩個攻堅戰”。全面完成“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推動汾河水質穩定達標。做好治水興水文章,與省水利廳、萬控集團協商破解東山供水工程運行達效瓶頸,啟動山西中部城市群水資源配置工程規劃編制,為城市群發展提供重要水支撐和水保障。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也是幸福。我們要集中精力打好汾河谷地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管控攻堅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抓實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美麗晉中。

  第五,切實抓好民生實事辦理。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持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精準辦好民生實事,持續推進鞏固銜接工作,打造勞務品牌穩就業促增收;加力推動民生事業發展,統籌好教育、醫療、社保、養老,深化縣域醫療一體化改革,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織密社會保障網,在高質量發展中增進民生福祉。

【糾錯】 【責任編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