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晉商|千年古韻,一味傳承 -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4 12/18 09:41:25
來源:新華網

走近新晉商|千年古韻,一味傳承

字體:

  編者按:晉商,歷史長河中閃耀的商業明珠,曾以“匯通天下”書寫輝煌。新時代的晉商秉承晉商精神,成為推動山西乃至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支重要力量。新華網推出大型融媒體人物訪談欄目《走近新晉商》,邀請晉商傑出代表,分享他們的行走新路與心路。在他們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晉商精神的當代實踐,看到創新、開放、進取的企業力量,像一塊塊拼圖,匯集成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圖景。

  新華網太原12月18日電(武斌) 在中國人的味蕾版圖上,如果要給山西人選一種味道,那一定是酸。山西人喜歡醋,愛吃醋,擅釀醋。好吃的山西老陳醋,酸味柔和,香氣細膩,余味悠長。

  在有着“中國醋都”之稱的山西省清徐縣,一位與醋打了40餘年交道的民營企業家,帶領一群“醋人”,以“一輩子只幹一件事”的恒心與毅力,心無旁騖釀醋,詮釋着一代代山西人對傳統工藝的堅守與創新。

  一碗老陳醋:流淌在山西人血液裏的味道

  早上用醋,淹死一隻小籠包;中午倒醋,調上一碗刀削麵;晚上為了這點醋,再包頓餃子……有人誇張地説,山西人的血管裏,一半流的是血,一半流的是醋。

  “好吃的山西老陳醋,酸味柔和,香氣細膩,余味悠長。”作為一個與醋打了40多年交道的老“醋人”,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建純不僅對醋十分了解,且感情深厚。在他看來,吃醋、釀醋已成為山西人融在骨子裏的一種習慣。

  古時,人們將醋稱為“醯”,釀醋的人則被稱為“醯人”。巧的是,“醯”又與“西”同音,加之對醋的特殊偏愛,山西人也因此素有“老醯兒”之稱。

  上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微生物學家方心芳來到山西並著《山西醋》。他寫到:“我國之醋最著名者,首推山西醋。”通過理化分析檢測,他明確了山西醋為全國四大名醋之首的歷史地位。

  “山西醋的特點是,酸、綿、甜、香、鮮。”羅建純稱,山西吃醋、釀醋的歷史已有上千年,民間流傳着“自古釀醋屬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的説法,“清徐不僅是山西老陳醋的正宗發源地,也是全國最大的食醋生産基地。”

  在清徐,通過古法釀造出來的老陳醋,像白酒一樣,不僅有度數之分,還有品類之別。

  “1年的醋是6度,10年的醋是9度,30年的老陳醋能達到11度,形態呈膏狀……”據羅建純介紹,山西老陳醋釀造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夏天晾曬蒸發水分,冬天撈取表面冰塊,年復一年的歲月濃縮,最終釀就了獨一無二的老陳醋。”

  歷經歲月沉澱的山西老陳醋,如何在堅守傳統獨特風味的同時,巧借現代科技之力煥發新生?羅建純認為,這不僅是挑戰,更是許許多多像他一樣的“醋人”們智慧與匠心的較量。

  一家民營企業:一輩子只幹釀醋這一件事

  2000年,在食醋行業工作了近20年後,羅建純創辦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帶領着身邊的“醋人”們心無旁騖做醋。

  “一輩子就做這一件事,我們就做醋,全心全意。”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産做強做大,把山西老陳醋這個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一直是羅建純的期盼,“用全國的優質資源,滿足消費者日新月異的不同需求,是我們這一代‘醋人’的使命擔當。”

  走進紫林醋業的生産車間,一垛垛滿滿的穀倉,一排排頗具年代感的褐色大缸,一個個身着粗布衫的工人手持木鍬,專注地翻弄着經過嚴格配比、加工的原材料……

  “我們的醋分為4種,最低端的是陳醋,中檔的是精品陳醋,還有一個‘天花板’叫做山西老陳醋,再加上白醋,它們的使用場景是不一樣的。”羅建純説,不同的醋之間看似相同,實則差異巨大,“固態釀造的是陳醋、老陳醋,液態釀造的則為白醋。”

  那麼,釀出一瓶好醋,要經過多少道工藝?

  “蒸、酵、熏、淋、陳五道工藝,八十二個節點。”食品安全專家、紫林醋業研發部負責人朗繁繁介紹説,以山西老陳醋為代表的糧食醋,是將糧食粉碎後,先糖化,再酒化、蒸餾,再轉醋酸發酵而成,“發酵過程中有幾百種微生物參與,這賦予了山西醋獨特的風味與品質。”

  作為一家年輕企業,紫林醋業年齡雖小卻“長”得好。多年來,在不斷獲得消費者認可的同時,其口碑也在快速攀升。談及經營之道,羅建純認為,産品質量是企業發展的“金鑰匙”。

  “我們的發展戰略就是‘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紮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階,走得艱辛卻很快樂。”羅建純説。

  果醋、保健醋、醋雪糕、醋咖啡……成立20餘年,如今的紫林醋業不僅實現了數智化産醋,還在不斷延伸産業鏈條,推動産業轉型升級,讓這份老手藝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一塊金字招牌:讓晉商精神在新時代賡續傳遞

  古時,晉商的腳步,南至嶺南,北至蒙古高原。悠悠的駝鈴聲中,隨身攜帶的醋葫蘆,將酸酸的鄉情也傳到了大江南北。商旅們引領當地人因地制宜釀醋,山西醋由此聞名,山西人“老醯兒”的外號也響徹全國。

  如今,這滴醋歷久彌新。它穿越數千年的歷史,在日曬風吹、霜打雨淋後,散落在百姓餐桌,成為新時代晉商精神傳承的又一代名詞。

  “誠實守信,勤奮好學,合作共贏。”作為新時代的新晉商,羅建純將做企業乃至做人概括為12個字,“這是原則,也是底線。如果做不到或者做得差,企業很難長青。”

  縱觀全國食醋市場,山西食醋産量佔到全國總産量的三分之一。在羅建純看來,儘管山西老陳醋久負盛名,但卻面臨着“只見陳醋,不見品牌”的尷尬。加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紫林醋業也在不斷承壓。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尋得一席之地?

  秉承着原則與底線,紫林醋業先後打造了兩個國家級創新&&、四個省級創新&&以及兩個市級創新&&,在傳統手工藝中深度融入信息化控制、機械化作業。通過對工藝、器具的不斷創新和探索,公司的生産線不僅保留了傳統食醋的特徵成分,也讓釀造過程中的各項數據指標更精準。

  一般食品都會標注保質期,但山西老陳醋是個例外。

  “不是所有醋都叫山西老陳醋。”朗繁繁説,正宗的山西老陳醋要求總黃酮大於等於60毫克每100克,川芎嗪大於等於30毫克每升,“這是山西老陳醋的特徵成分,還有一個更隱蔽的特徵,是不添加任何防腐劑。”

  近年來,隨着山西對食醋行業的重視,清徐縣也制定了醋産能産量超過100萬噸、“十四五”末食醋全産業鏈年産值突破100億元的“雙百”目標。借此契機,像羅建純一樣的“醋人”們紛紛走出幕後,為山西老陳醋站&“打call”,為不斷擦亮“中國醋都·清徐”這塊金字招牌而努力。

  “誠信有道,創新經營,合作共贏,再續輝煌。”談及企業以及山西老陳醋的未來發展之路,羅建純如是説。

【糾錯】 【責任編輯:趙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