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人員 山西2024年度養老保險繳費25日截止-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4 12/16 15:20:32
來源:山西晚報

@靈活就業人員 山西2024年度養老保險繳費25日截止

字體:

 原標題:@靈活就業人員

  我省2024年度養老保險繳費25日截止

  太原市社保中心近日發布提醒:今年的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於12月25日截止,跨年將無法補繳,未繳費的靈活就業人員請及時繳納養老保險費。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遵循“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原則,基本養老金的多少與繳費基數高低、繳費年限長短密切相關。按照規定,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堅持自願原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限戶籍,可以選擇在戶籍地或就業地參保繳費。

  我省2024年度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月繳費基數的下限為4113元,上限為20564元。靈活就業人員可在當年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範圍內自主選擇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其中,最低繳費每月為4113×20%= 822.6元/人,每年為4113×20%× 12=9871.2元/人;最高繳費每月為20564×20%=4112.8元/人,每年為20564 × 20% × 12=49353.6元/人。多繳多得。

  繳費一共分為兩步:第一步,參保登記。通過民生山西APP或線下社保經辦機構窗口完成參保登記(人員新增),注意首次參保日期建議填寫為2024年1月。上年度或曾經已經辦理過參保登記(人員新增)且未辦理暫停繳費業務的靈活就業人員,可略過此步驟。第二步,申報繳費。通過微信(社保雲繳費小程序)、支付寶、雲閃付APP、其他協作銀行APP或者各辦稅大廳配備的社保費專用POS機(銀聯)完成申報繳費。

  據了解,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可按月、按季度、按半年、按年申報繳納當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除國家特殊規定外,不得違規向前進行以往年度的補繳來增加繳費年限。(記者 武佳)

  鏈新聞 政策有何新變化?賬戶資金能否提前取?……

  個人養老金全面實施 關切熱點看這裡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近日發布通知,自12月15日起,將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政策有哪些新變化?賬戶資金能否提前支取?針對百姓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超7000萬人參加,制度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此次發布《關於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是對2022年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的補充完善,進一步明確了相關支持政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二級巡視員李德宏&&。

  個人養老金是政府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個人自願在特定賬戶存一筆錢,每年不超過12000元;在享受稅收優惠的同時,還可通過購買相關金融産品獲取收益。

  2022年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城市或地區先行落地。截至2024年11月末,已吸引了7279萬人開戶參加。

  “先行工作的順利推進,使得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及職業年金外的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在中國真正‘立’起來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説,這次全面推行,更是讓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據了解,目前個人養老金的參加者中,以30至40歲的居多,也有一些臨近退休年齡來開戶繳費的,已有數萬人到達退休年齡開始領取待遇。

  海南文昌34歲的黃女士,幾個月前通過交通銀行小程序預約了個人養老金開戶。她算了一筆賬:“我稅前年收入約20萬元,對應的個稅邊際稅率為10%。考慮到最後領取要繳3%個稅,每年如果存12000元,不算買産品的收益,大概能賺800多元。這既是投資,也是為自己攢點養老錢。”

  “不少人開戶是受到銀行優惠活動的激勵,但確實也有許多人已經接受在基本退休金外再為自己增加些養老儲備的理念。”中國農業銀行濟南銀河支行營業部主任孟吉説。

  她告訴記者:“濟南不屬於先行城市,但不斷有客戶來諮詢什麼時候擴圍。目前我們這個網點已有近2000人預約了15日全面實施後開戶。”

  “臨近年末,近期來繳存2024年度個人養老金的人數有所增加。再加上即將全面放開的影響,能感受到大家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中國農業銀行個人金融部特色客群處副處長明皓&&,農行全國2萬多家網點均已做好準備,全面支持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立、資金繳存和領取。

  增加多款穩健收益産品,利好保值增值

  隨着制度的全面推開,如何提高收益、增強吸引力,是推動大家從多開戶到多繳存、願投資的關鍵。

  “從我們接觸的客戶情況看,除了稅收優惠,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存進去的錢能購買哪些産品。這次政策提出要調整優化産品供給,可以推動個人養老金更好滿足百姓對投資收益的需求。”明皓説。

  在現有理財産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産品基礎上,通知明確,將國債納入個人養老金産品範圍,將特定養老儲蓄、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産品目錄。

  “新增的3類均為風險低、收益穩的産品,也比較簡單透明,將有利於個人養老金保值增值,為廣大參加人特別是風險偏好較弱群體提供了更多選擇。”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齊傳鈞分析。

  通知還提出,鼓勵金融機構研究開發符合長期養老需求的個人養老儲蓄、中低波動型或絕對收益策略基金等産品。專家&&,這將為下一步提供更多有“利”産品打開空間。

  按照通知要求,證監會12日已將首批85隻權益類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産品目錄。截至目前,個人養老金産品目錄增加至942隻,其中儲蓄産品466隻、基金産品285隻、保險産品165隻、理財産品26隻。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金融機構開展投資諮詢服務,根據個人投資風險偏好和年齡等特點,推薦適當的個人養老金産品,提出“探索開展默認投資服務”。

  “這有利於破解一些參加人不知如何選擇産品的難題。但注意‘探索’二字,意味着不會一下放開,將根據實際情況一步步走,守好百姓養老錢。”董克用&&,“養老産品期限長,百姓的收益預期較高,風險管理難度大,這對金融機構的專業能力提出了考驗。”

  “大家開個人養老金賬戶主要為了存錢、投資,希望實現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為未來養老儲備。”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兼養老金分會會長金維剛説,隨着經濟回穩向好,個人能明顯感受到賬戶內的收益上去了,相信會有更多人來存資金、買産品。

  領取更靈活,患重大疾病等情形可提前取

  除豐富産品品類、穩定産品收益,適度增強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靈活性、便利性,也有利於提升大家參與的積極性。

  針對先行實施中反映的購買程序複雜問題,通知要求,參加人在商業銀行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線上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産品的,取消“錄音錄像”。

  此外,通知增加了提前領取的情形。除了現有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等領取條件的情形外,“參加人患重大疾病”“領取失業保險金達到一定條件”“正在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也可以申請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

  在辦理領取方面,在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戶銀行提出申請的基礎上,增加各級社保經辦機構、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等申請渠道;同時允許領取方式發生變更。

  “適度提高制度在領取階段的靈活性和包容度,將有助於減少參加人的後顧之憂,也能讓更多人有動力參與,有信心長期投資。”信安金融集團中國區首席養老金融專家孫博説。

  通知還要求加強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建設,依託電子社保卡建立個人養老金全鏈條服務體系,不斷提高賬戶開立、資金繳存、産品交易、權益記錄、個人養老金領取、享受稅收優惠等便捷化水平。

  “目前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已與金融監管總局確定的23家商業銀行、3個金融行業&&以及國家稅務&&實時對接,可支持每秒開立2萬個賬戶,將有力支撐接下來的全國實施。”李德宏説。(據新華社)

【糾錯】 【責任編輯:趙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