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11月28日電(王亮)“呂梁從一煤獨大向多業支撐轉變。”在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8日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第二十三場新聞發布會上,呂梁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廣勇&&,近年來,呂梁持續推進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培育,打造“四都”“五基地”,力爭到2030年工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8000億元。

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網 發
呂梁如何從“一煤獨大”向“多業支撐”轉變?張廣勇介紹,一是讓“老樹發新枝”,通過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改造,做優煤、酒、鋁“一黑二白”傳統産業;二是讓“小樹成大樹”,通過延鏈補鏈,壯大大數據、大旅游、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兩大三新”新興産業,比如硝基複合肥市場份額佔到全國的80%、全球的60%左右;三是讓“種子快發芽”,搶抓先機、搶灘布局,培育發展未來産業,前瞻布局的氫能産業,已初步形成“氣-站-運-車-用”的全産業鏈發展體系。
近年來,呂梁立足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持續推進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培育,加快構建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張廣勇介紹説,呂梁打造的“四都”“五基地”中,“四都”是3000億級的“煤都”,以及各1000億級的“氫都”“酒都”“鋁都”;“五基地”是現代煤化工基地、特鋼産業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非常規天然氣示範基地、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基地。
張廣勇&&,呂梁有基礎有優勢、也有底氣有信心,在山西省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中,繼續走在前、作貢獻。
這份底氣和信心,有一部分就來源於呂梁8.2萬戶民營企業。
“呂梁民營經濟很重要,是呂梁經濟的重要支撐,民營企業家是呂梁發展的功臣。”呂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忠&&,呂梁民營經濟貢獻了“56789”,即提供了全市50%的GDP和固定資産投資、60%的稅收、70%的科技成果轉化、80%的就業、98%的企業數量;呂梁共有15戶企業入圍山西民營企業100強;呂梁民間投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
“呂梁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營商環境創新提升50條、促進民營經濟16條等政策文件,在支持科創和製造業發展方面就減免稅費21.69億元。”呂梁市委常委、副市長劉晉萍&&,呂梁將持續強化政策供給,做優做細企業服務,開放更多應用場景,創造更好營商環境,讓大家在呂梁投資放心、創業開心、生活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