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運城市新絳縣各景區接待旅游人數共計20.4萬人次,同比增長198%,3個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共計13.7萬人次,比2024年五一期間增長52%,再次刷新了當地文旅“成績”紀錄。
隨着《黑神話:悟空》的爆火,新絳縣以網紅打卡地光村福勝寺為起點,統籌縣內資源,以補齊軟硬短板、發掘自身特色、錘煉優勢産業、講好文化故事的“組合拳”,推動“一城三地”景點連線持續上新。
“五補”上“硬菜”,短板變亮點
面對之前游客集中反映的停車難、找路難、住宿難、吃飯難、如廁難等問題,新絳縣從五方面齊發力,全面提升游客體驗。
9月上旬,新絳縣鋪開了澤掌鎮到光村的道路改建工程。不到一個月時間,3000米左右的道路翻修一新,樹立了鮮明的旅游導引標誌牌,確保游客看牌前行不迷路。
新絳縣委、縣政府及臨街的機關大院全部免費供游客泊車。同時,福勝寺白&寺和稷益廟周邊均開設停車場,由專人指揮車輛停放,方便游客停車。
此外,新絳縣公安幹警、交警取消休假,節假日上路維持交通,並及時告知外地游客游覽路線圖。新絳縣交通部門動員出租車司機等候在各景點周圍,方便游客即時打車。新絳縣還開通了縣城到景點3條免費公交車線路,投入49輛公交車,7天時間運送游客5.3萬人。全縣各酒店開展環境整治、室內消毒等工作,全力為游客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住宿環境。
內外加“佐料”,有色更有味
在推動絳州鼓樂進景區、新絳蒲劇團和新絳皮影輪番上演的同時,新絳縣的非遺項目木版年畫、絳州澄泥硯、吹糖人、剪紙等民間工藝加“料”亮相,增加互動環節,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受。
絳州鼓樂演出。
為了讓古老文化時尚表達、創新展示,國慶假期前夕,新絳縣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反映新絳古老文化內涵的創意産品,文創公司、大專院校、民間藝人等紛紛參賽,經過評比篩選,共選中30多個類型400多個作品集中展示,部分作品批量生産,在景區公開銷售。
現場展出的文創産品。
折扇、抱枕、書簽、帆布袋、冰箱貼……幾十款含有新絳標誌性元素的文創産品別具新意,成為游客選購的目標。
遠近“一盤棋”,“網紅”變“長紅”
為推動線上玩家與線下游客有機連線,新絳縣把“天命人”探索慾望成功引流到取景地及其文創産品上,以遠近“一盤棋”的戰略思維,盤活了縣內外文旅資源。
新絳縣深度挖掘文化資源,通過“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古村落”“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勝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絳州澄泥硯”四個“國字號”招牌,以及民間傳説和歷史故事的梳理,加深了福勝寺的文化內涵。
稷益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壁畫是明代工筆重彩壁畫的典範之作。為確保稷益廟國慶節如期對外開放,新絳縣整修硬化2250平米進廟道路,鋪設2800平米停車場,並對周邊環境進行系統整治。
新絳縣把全縣16處國寶文物製成“通關文牒”,增強旅游路線的引導,成功將游客的關注點引向“探秘絳州古城”,推動全域旅游持續升溫。
在此基礎上,新絳縣還積極與上級文旅部門&&,增強了省內27個取景地溝通,彼此把對方的取景地、文物景點、地方特産以及地域文化囊括其中,形成省內大循環,以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沉浸式體驗逐步吸引游客。(楊建義 衛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