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頻道信息
首頁 要聞 政務 廉政 人事 産經 醫衛 教育 旅游 融媒體

古交:林麝養殖蹚新路 鄉村飄出致富香

2024-10-11 14:59:25 來源: 古交市委組織部

  古交市作為山西省、太原市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兩級綜合試點,堅持“為車減負”和“為馬賦能”雙向發力,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振興鄉村、賦能基層的有力抓手,以“特”“優”為引領、以龍頭企業為依託,發展林麝養殖産業,全力共建萬隻林麝特色養殖示範地。

 高位引領,優化發展沃土

  古交市按照“一年起步、三年見效、五年成勢、十年成型”的發展目標,積極謀劃“市委挂帥、部門先行、各村抱團、企業帶頭”的工作思路,持續激活集體經濟發展新動能。

  組織領航,擘畫宏偉藍圖。古交市成立了市級萬隻林麝養殖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書記、市長多次帶隊調研林麝産業基地,市委書記領辦專項調研課題,市委副書記、分管副市長實地指導,召開專題會、推進會把脈問診、對症開方。古交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組織25個村成立聯合黨委,龍頭企業成立非公黨支部,積極盤活閒置土地、帶動村民以每村20萬元帶資入股林麝養殖産業,形成強村帶弱村、抱團發展的“産業聯盟”。

  政策護航,營造發展氛圍。古交在市級層面制定&&《關於推進林麝養殖特色産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古交市萬隻林麝養殖基地發展規劃方案》,組織部門牽頭、農業部門主抓,整合財政、自然資源、林業、科技、金融等各類部門資源,研究細化舉措,為萬隻林麝養殖基地建設提供政策“硬支撐”。

  資金保航,注入澎湃動力。古交市財政安排專項補貼資金,對異地引種、本地繁育的林麝每只分別補貼5000元、3000元,新建標準化圈捨得每間補貼5000元,飼樹種植的每畝補貼500元,每只林麝每年補貼保險300元。同時,古交市貼息投資林麝養殖貸款,通過資金扶持和獎補,為各經營主體減負,給林麝産業發展壯大提供支撐、爭足空間。

  共建共享,匯聚發展動能

  村企合作,勾勒錦繡畫卷。古交推動發展“龍頭企業+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模式,整合25個集體經濟薄弱村成立益民林麝産業合夥企業,以入股形式與古交市經投公司共同成立古交市益豐農投公司,建設標準化圈舍,引進林麝種源,委託林麝養殖龍頭企業古交市禾諧源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託管經營,依託其成熟可靠的養殖經驗,共同發展林麝産業。

  收益共贏,編織緊密紐帶。古交健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與農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形成穩定利益共同體。經測算,25個集體經濟組織10年可收入917萬元,綜合收益率8.25%;到2030年底達到萬隻規模後,需種植飼樹飼草6000余畝,將為農戶帶來種植收入1800萬元,帶動就業1700人。

  校企聯動,激發創新活力。古交市有關部門主動對接四川養麝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等相關科研院所,聘請專家教授開展對林麝選種、繁育、飼養、活體取香、疫病防控等養殖環節的培訓指導,逐步形成每200隻林麝1個管理人員、每100隻林麝1個技術人員、每50隻林麝1個飼養人員的人才隊伍。目前,以禾諧源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已初步掌握林麝飼養、繁育及活體取香整套技術流程,將為林麝産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示範引領,譜寫發展篇章

  龍頭帶動,激活區域經濟。古交市“龍頭企業+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模式的成功實踐,讓更多符合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周邊村民投入到林麝養殖。岔口鄉吸引社會資本投資1500萬元,推進建設萬隻林麝養殖基地;河口鎮栲栳、後溝等偏遠村復墾1000余畝荒山荒坡土地,種植胡蘿蔔、蛋白桑,為林麝養殖基地提供優質飼料。

  品牌效應,順應市場趨勢。古交打造“故麝古香”品牌,不斷延伸拓展林麝産業鏈條,推動與山西廣譽遠、北京同仁堂等國內知名中藥生産企業建立産銷對接,推動麝香炮製加工成中藥飲片,進一步擴大麝香應用範圍和適用領域,提升産品價值。同時,古交市推動桑樹種植、飼草料種植等附屬産業延伸輻射,做強林麝品牌,擴大經濟效益。

  先鋒引領,構築産業生態。古交通過推廣“龍頭企業+農戶”“養殖場+農戶”“合作社+農戶”等養殖模式,推動“領頭雁”、高素質農民等專題培訓,培育出一批與林麝産業需求相適應、發展相協調的農民“帶頭人”,鼓勵帶動農戶自養自繁,圍繞上下游産業鏈建設下功夫,以“一馬當先”推動林麝養殖及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讓林麝“軟黃金”成為群眾致富的“真黃金”。

  古交市將持續拓展“集體經濟組織入股+保底+分紅”的發展模式,不斷優化村級集體經濟結構,鼓勵和帶動其他社會資本和農戶參與林麝馴養繁育,形成“龍頭企業+養殖場(經營主體)+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格局,為鄉村打好經濟基礎,力爭到2030年底建成體系完善、布局合理、優勢明顯、輻射周邊、引領全省的林麝繁育中心和天然麝香生産基地,繪就古交“強村富民”新圖景。

[責任編輯: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