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碳”路先行|山西孝義:高碳“百強縣”走上低碳“氫”路
早7時30分,刷一輛氫能共享單車出門上班;上午10時,乘坐孝義至介休的城際氫能公交車,體驗一段“零碳雙城記”;夜晚,滿載焦化産品的氫能重卡往來穿梭於孝義經濟開發區。在它的身後,除了點點滴落的清水,再也沒有任何排放物。
7月21日,“能源強國·‘碳’路先行”網上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一行走進孝義,實地探訪孝義的低碳發展之路。
孝義,當外界對它的認知還停留在煤焦重地時,當地已經悄然走上一條低碳“氫”路。
22日,在孝義市府前街,各大商場、居民小區、游樂場所周邊,不時可見綠色車身的共享氫能單車。掃描二維碼,註冊後開機啟動,“動力強勁、騎行平穩”,和普通電動車相似的騎乘體驗背後,這輛車的動力來源是車座下的氫罐。
“這個氫罐自身重近5千克,裏面只需充氫50克,續航就能達到60公里。”運營人員説,今年4月,孝義市首批500輛氫能共享單車、5輛氫能公交車正式投運。氫能共享單車主要覆蓋孝義主城區購物、教育、醫療、住宅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預計年底總投放量將達3000輛。
高碳縣域主動降碳
孝義的地下蘊藏有煤、鋁、鐵等10余種礦産資源,煤炭儲量超90億噸。這裡是全國首批50個重點産煤地之一和國家鋁工業重要開發基地。
依託先天資源稟賦,孝義在享受煤炭紅利的同時,衍生出焦化、氧化鋁等一系列資源型經濟産業。
此前,孝義連續17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在享受煤炭帶來的“光萬丈”的同時,當地生態環境也曾一度“一身銹”。
煤炭雖好,可終不能持續、長久。2009年,孝義市曾被列入國務院確立的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
離開了煤炭溫床,孝義主動走上脫碳、降碳之路。
山西孝義加快氫能産業建設。(資料圖)孝義經濟開發區供圖
説傳統濕熄焦工藝污染重、排放大,孝義全面關停4.3米焦爐,上馬5.5米以上焦爐,8戶焦化企業全部建成幹熄焦裝置;説焦爐煤氣直接“點天燈”既污染空氣,又浪費資源,孝義上線甲醇聯産LNG、合成氨生産基地,在同一工藝路線上生産甲醇、LNG、合成氨三種産品,讓有毒有害的煉焦廢氣變成了綠色高效的新能源産品;説行業內看好氫能前景,孝義鵬飛上線2萬噸/年焦爐煤氣制高純氫;説低碳做得還不夠,孝義鵬飛集團又把焦化園區污水處理後的中水配製鹼液,同時利用幹熄焦餘熱發電電解制取綠氫。
走低碳新路冀望“氫”滿天下
目前,比較成熟的制氫技術路線主要有三種;即以煤炭、天然氣為代表的化石能源制氫;以焦爐煤氣、氯鹼尾氣等為代表的工業副産氣制氫;以鹼性電解水等為代表的電解水制氫。
生産氫看似簡單,但從儲存、運輸、應用等環節看,氫能産業生態還有漫漫長路要走。從這個意義上説,孝義是“最早吃螃蟹的”。
在孝義經濟開發區,當地正打造以鵬飛集團為鏈主、“氣—站—運—車”氫能全産業鏈。
以鵬飛集團為例,從2019年開始布局氫能産業,孝義鵬飛就規劃建設20萬噸焦爐尾氣制氫、5GW風光電制10萬噸綠氫、100座加氫綜合能源島,30萬輛氫能重卡、工程機械及配套電堆、燃料電池系統、供氫系統、零碳物流智慧運營管理&&等全産業鏈。
山西孝義率先投放氫能共享單車。武俊傑攝
截至目前,上述全産業鏈正有序推進落地。
鵬飛集團總裁助理馬小龍&&,在孝義發展氫能産業,上述全産業鏈運營是企業的優勢所在。面向未來的綠氫趨勢,企業在沁源、中衛、赤峰等地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項目正在推進中,在山西、河北、江蘇等地利用風力、光伏、煤礦瓦斯發電制氫項目正在對接。
把目光無限延伸,孝義氫能産業也渴望著星辰大海。
不久前,山西孝義到天津港的晉津新能源重卡雙重零碳物流通道運輸始發成功。其間,孝義鵬飛試驗性發運里程1500余公里,全程採用氫燃料電池重卡,沿途在3個加氫站補能,最終抵達天津港,實現了運輸過程的零碳排放。此舉讓天津港煤碼頭恢復了中斷7年之久的煤炭公路運輸,也推動了山西大宗物料零碳出晉入津。
孝義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目前,孝義正加快推進由氫能鏈主企業鵬飛集團規劃建設的全球規模最大、産業鏈最全、工藝路線及裝備最先進的氫能産業園。
“能源強國·‘碳’路先行”網上主題宣傳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山西省委宣傳部指導,山西省委網信辦、山西省能源局、中國新聞網主辦,中國新聞社山西分社、山西省各市委網信辦、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項目推進中心、中新社(北京)國際傳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等承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李新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