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節日消費旺 市場活力足-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4 06/12 11:06:22
來源:太原日報

山西太原:節日消費旺 市場活力足

字體:

  原標題:端午節期間 節日消費旺 市場活力足

  夏日的風兒輕輕吹過,粽葉的香氣飄蕩在空中。“活動豐富,收穫滿滿。”6月11日,市民王佳喜悅地細數着假期裏的收穫:聽了一場多元音樂會,從家電節享受到政府補貼,觀看汾河龍舟公開賽,帶孩子去博物館體驗民俗等……

  粽葉飄香,端午情濃。吃粽子、逛商場、觀展覽、享實惠、賞文化、游美景……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眾多市民如王佳一般,過得充實有意義。假日消費是透視經濟發展的窗口,走訪發現,我市端午假期消費市場亮點紛呈,處處人氣旺、活力足,節日消費潛力得到充分釋放。

  歡!假日活力十足

  “好,又答對了,太棒了!請挑選喜歡的書簽。”“我來,我知道!”……6月10日下午,萬象城一層西區,一群小朋友圍着一位古代詩人裝扮者,踮着腳尖,高高舉起右手,爭先恐後地要對答詩句。

  這是商場舉辦的“粽”情入夏國風主題活動。只見“詩人”讀出詩句,等待小朋友作答。“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節過端陽日”“蒲觴滿自斟”……小朋友才思敏捷,對答如流。他們旁邊的一面墻壁上,以書卷形式呈現着“乘風破浪”“馬到成功”“妙筆生花”等字樣和古代人物圖像,古色古香、極具韻味,國風畫卷徐徐展開,詩情畫意撲面而來。不少市民帶着孩子作答詩詞後,在此打卡拍照,“很有節日氛圍,無形中孩子也學到了端午節的歷史文化知識。”一位家長説。

  端午臨仲夏,時清日復長。悠悠艾草,人間芳華,詩詞問答活動僅是商家端午假期推出的“萬‘粽’期待 奔赴山海”活動之一。傍晚時分,不少市民陸續行至商場下沉式廣場,吹着微風,好生愜意。不一會兒,動聽的歌曲、精彩的雜技、悠揚的琴聲、歡快的舞蹈輪番上演,傳統文化魅力與現代時尚完美融合,贏得陣陣掌聲。尤其是太空漫步、吊環表演、盤碟同轉等雜技表演,讓人眼前一亮,驚喜連連。

  華燈初上,家住千峰北路的張曉華出門散步,旋即就被閃爍的霓虹、激情的音樂、齊聲的喝彩吸引了。熱鬧來自太原吾悅廣場,舞&上歌手邊唱邊跳,觀眾們揮舞着熒光棒合唱或吶喊,跟隨音樂熱情搖擺,“嗨”翻全場。路過的市民不時頻頻回頭或停下加入其中。“好歡樂,活力四射、熱辣滾燙,太有過節氣氛了。”不少市民笑着説。

  歡樂無比、活力十足的活動不止這些。龍城萬達廣場舉辦“端午國風大典”,包含夏日水上大衝關、國風宅舞大賽、小梅園端午國風藝術節等。華宇百花谷推出“潮趣百花,玩在一起”活動,涉及奇趣海洋氣球節、端午游園會、少兒輪滑秀等活動。王府井百貨舉辦“悅端陽 祈安康”活動,推出眾多折扣、滿減電子券等。全市各商企以節聚勢、以節興市、以節興商,因地制宜開展多元化消費系列活動,創新活動形式,放大活動效應,進一步聚集人氣,激發消費潛力。

  美!感受文化魅力

  飛槳逐浪賽龍舟,蕩起雙槳喜過節。6月10日,諸多家長和小朋友在一場別開生面、極具參與感的陸上“親子龍舟賽”中體會樂趣。

  這是晉祠博物館舉行的“品味端午 傳承文明”端午節系列文化活動之一,讓市民在趣味龍舟賽中歡樂過端午。活動中,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手工製作龍頭與龍舟,隨後用組裝好的龍舟進行一場“陸上親子龍舟賽”。“快點,爸爸,他們要趕上來了。”“加油!寶貝,你是最棒的。”……大家鉚足勁兒,奮勇爭先,現場歡聲笑語,其樂無窮。不少家長&&,“很有特色,讓孩子們體驗龍舟精神,感悟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把傳統節日作為傳播文明的重要載體,讓傳統文化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

  歌聲悠揚,旋律優美,市民趙曉用一場音樂會開啟假期生活。6月7日晚的山西大劇院,她傾聽着《夏天的玫瑰》魅力女聲第二季音樂會,陶醉其中。活動在愛爾蘭民歌《夏日最後一朵玫瑰》中拉開帷幕,細細品嘗,其中的古典韻味,帶着醇厚的質感,歌聲與琴聲傳出的馥鬱芬芳,彌留空間,揮之不去,給人餘音繞梁之感。

  不用出遠門,家門口亦有美景。“平時比較忙,假期裏慢慢轉轉,細品這些美景,別有一番感受。”市民王剛從太原古縣城、府城文道、鐘樓街,感受老城歲月拾光之旅。走進老街老巷,建築風格與城市氣質融合,人文情懷與城市文化共生。一磚一瓦都是時光的見證,漫步其間,時光漸緩,如遇知音,如逢故友。從晉祠、天龍山、太山、太原植物園感受民俗韻味體驗之旅,走進古色古香的景區和芳香四溢的大花園,觀摩端午文化系列活動。流連於美麗景色中,登高祈福、包粽子、佩香囊,參與文創非遺、民俗表演、趣味投壺、集讚抽獎等諸多精彩活動。

  汾河簫鼓集樓船,萬里巡游瀚海邊。還有不少市民選擇去汾河晉陽橋段觀摩2024太原汾河龍舟公開賽,鼓掌叫好、吶喊助威。也有的去太原植物園,參與兩小時免費漢服活動,體驗漢服之美,感受傳統之韻。

  品味端午,傳承文明。假日裏,我市活動豐富多彩,市民與外地來並游客紛紛流連於詩意光影間,盡享傳統魅力。(記者 李靜)

【糾錯】 【責任編輯:李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