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山西29名個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503名個人獲“山西省勞動模範”、194名個人獲“山西省先進工作者”稱號。他們是誰?為什麼是他們?讓我們將目光投向這群“了不起的勞動者”,與他們一起“追尋光、成為光、散發光”。

“模具的精度關係着衝片的精度,衝片的精度直接影響牽引電機的質量,牽引電機可以比喻為高鐵的‘心臟’,直接關係着高鐵的安全運行。”李小鋒是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機加事業部一名加工中心操作工,主要從事模具工裝的設計和製造。
他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按標準、按要求完成零部件的加工。通過他加工的模具生産出的衝片精度達0.02mm,相當於普通人頭髮絲的四分之一。2024年,李小鋒獲評山西省勞動模範。
精益求精 以匠心鑄就卓越品質
2005年,李小鋒從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後,來到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機加事業部工模具車間,成為一名加工中心操作工。
19年來,他扎根生産一線,愛崗敬業、專注堅持、精雕細琢,成長為一名精通四軸聯動加工技術、高速高精度加工技術、參數化自動編程技術等專業技術的機械加工金藍領工作室領銜人。
一直以來,李小鋒為自己身處優秀的團隊感到驕傲。他所在的工模具車間共有110多人,誕生了3名全國勞動模範,第一屆、第三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兩屆鉗工冠軍和多名省市級勞模先進。那時候,他常常想,正是這種精益求精、不斷創新、攻克難題、做到極致,守護了無數旅客的出行安全。正因如此,他對自己有了清晰的要求,“勤、專、全”日漸成為他的工作準則。
李小鋒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中車勞動模範、高鐵工匠等榮譽。

李小鋒在工作中。
攻克難題 用恒心守護高鐵安全
參加工作以來,李小鋒在專注一線工作的同時,習慣把鑽研的目光投向生産中的難點問題。截至目前,他攻克解決技術難題28項,總結優秀操作法3項,發表論文12篇,用工匠精神守護高鐵安全。
2021年,公司機加事業部收到某産品訂單。試加工中發現,1天在1&設備加工,需要5.5小時,若要滿足交貨期10天40件的要求,至少需要20天。只有同時用幾&設備加工才能按時完成交貨,這樣就會限制其他産品的生産交付。
為此,李小鋒發揮在技術領域的優勢,通過研究與實踐,從加工工藝流程、銑削方法改進、刀具改進以及改變切削參數等方面,優化加工方法,及時攻克技術難題,每件産品加工時間由原來的5.5小時縮減至1.9小時,質量合格率達100%,保證了産品的及時交付。目前,該方法已在其他産品中推廣應用。
攻關機械手操作的定心盤結構技術創新,滿足衝片同軸度的精度要求,實現定心盤精確定位及可調性;改進高精度薄壁圓環車削加工工藝,保證産品質量合格率達到100%;鑽研製訂葉片與外環整體加工的攻關方案,填補公司此類産品加工工藝空白……一項項關鍵技術的突破、一道道生産難題的破解、一次次生産效率的提高、一項項成本的節約,李小鋒和團隊不斷革新技術,用恒心守護高鐵安全。

“勤、專、全”是李小鋒的工作準則。
傳道授業 用初心培養技能人才
在勞模引領和團隊創新的氛圍中,李小鋒一邊完成生産任務,一邊持續總結經驗、傳授指導,把工作中的絕招、硬招向工友徒弟推廣。“一個人有技術,自己有前途;一群人有技術,企業有前途;一代人有技術,國家有前途。”李小鋒常把這句話挂在嘴邊。他積極培養新人,共帶徒11人,其中高級技師2名、技師4名、高級工5名。
2021年10月,李小鋒作為講師,以《新技術在加工中的應用與推廣》為題,詳細講授動態銑削加工應用、螺紋加工方法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和知識。2022年9月,他以《刀具的選擇與刃磨方法》為題,講授銑刀的選擇原則、延長刀具壽命的方法及刀具的刃磨方法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和知識。他每年都會做一期工匠大講堂,希望把自己總結出的經驗傳授給大家,共同提升技能水平。
“技能改變了我的命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把榮譽放在心底,把榮譽轉化為前進動力,繼續在數控加工領域精耕細作、革新技術,為中國的高鐵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李小鋒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