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頻道信息
首頁 要聞 政務 廉政 人事 産經 醫衛 教育 旅游 融媒體

了不起的勞動者⑭|田國銳:匠心在“測山量海”間

2024-05-30 17:33:56 來源: 山西省總工會

  編者按:2024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山西29名個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503名個人獲“山西省勞動模範”、194名個人獲“山西省先進工作者”稱號。他們是誰?為什麼是他們?讓我們將目光投向這群“了不起的勞動者”,與他們一起“追尋光、成為光、散發光”。

  中鐵十二局二級專家、中國鐵建特級技師、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領軍人物……一個個頭銜,是田國銳二十多年深耕鐵路建設領域的精彩縮影。

  常年豐富的項目實踐和緊張的工期,“逼”出了田國銳的兩個絕活,測量數據速算和科學計算器盲打。這背後,有他的天分,更有他的鑽研。

  經過持續的練習與精進,田國銳在測量記錄的過程中,逐漸從依賴計算器轉向了口算。他注意到,在現場使用計算器處理複雜數據時,眼睛需要在資料和計算器之間頻繁切換,影響了數據輸入的效率。能不能像電腦鍵盤一樣也在計算器上盲打?還能不能更快?成了他日常自我挑戰和優化的焦點。

 

  田國銳正在測量。

  工作用的科學計算器按鍵只有黃豆大小,田國銳一有空就用手指感受按鍵的分佈和反饋,經過一天幾百次的練習,他的手指像長了眼睛,無論用雙手還是單手,都能不靠眼睛而準確快速地操作計算器,真正做到了簡單數據口算“手到結果到”,計算器盲打“人機合一”。同樣的工作內容,田國銳帶領的班組總能提前一半的時間完成。

  2010年,經過層層篩選,田國銳被推薦參加中國鐵建職業技能競賽。憑藉絕活,田國銳在各工程局60余名選手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還拿下了全國競賽的入場券。於田國銳而言,快是他的絕活,而精則是他的底線。在國家一類競賽上,田國銳創下了精度滿分且三個單項速度都是最快的紀錄,這個冠軍,他實至名歸。

 

  正在工作的田國銳。

  不久,28歲的田國銳被破格調入總部負責測量技術工作,然而,他並未選擇相對舒適的工作方式,仍常年奔波在重點工程現場。

  位於西藏地區的拉林鐵路巴玉隧道全長13073m,隧道進出口位於雅魯藏布江岸坡,臨江高陡岸坡的特殊地形使得隧道無法增加工作面,進口獨頭掘進距離達7015米,創下當時的全國紀錄,工作人員面臨着罕見的測量控制難度。

 

  田國銳正在工作。

  為了選出最優的控制方案,田國銳和隊友一邊克服着高反,一邊在野外反復進行方案比選;為減少短邊對方位角傳遞的影響,田國銳摸索研發《主副導線網控制雙洞隧道測量工法》,通過主副導線的網形結構和傳遞設計提高了短邊方位角傳遞的精度,為了提高導線精度、驗證方案可靠性,他們將隧道模擬在地面,反復進行洞內導線測量、貫通試驗,一進洞就是30多個小時。

  2019年11月2日,巴玉隧道順利貫通,橫向貫通誤差11.8厘米,不到允許誤差的一半。田國銳和同事們創造了高原鐵路隧道獨頭掘進距離最長的紀錄。

  工作24年來,田國銳每年出差近300天,有一半的春節在工地度過。他先後參建了武廣高鐵、京滬高鐵、中老鐵路、高原鐵路等一百餘個國家重點項目。田國銳説:“在一線工作才能直觀感受環境、發現解決問題、快速了解反饋,是真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在各級工會和企業支持下,田國銳籌建了職工創新工作室。依託工作室平台,田國銳主持參與研發施工關鍵技術116項,其中《高原高地應力隧道岩爆施工關鍵技術研究》獲中國鐵建科技進步一等獎、集團科技進步特等獎,《鐵路隧道斷面三維激光快速掃描測量工法》入選國鐵集團鐵路標準工藝工法,獲省級工法5項,部級工法8項,股份公司優秀工法2項,企業工法8項。

  田國銳積極發揮技能人才“傳、幫、帶”作用,配合公司工會組織7屆技能競賽,為員工搭建學技術、練技能、提素質、競一流的公平舞&,參賽選手累計431人次,選拔的優秀人才在各單位發揮骨幹作用。田國銳多次受邀在職業院校開展業務講座,累計參培人員3000餘人次,並積極開展産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與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合作開發《工程測量》線上課程,累計3626人選課學習,獲評山西省一流課程。

  近年來,田國銳陸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三晉工匠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

  田國銳嚴謹的作風和勤奮的品質在工地上已形成一面旗幟,在榮譽和成績背後,他依舊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責任編輯: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