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山西29名個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503名個人獲“山西省勞動模範”稱號。他們是誰?為什麼是他們?讓我們將目光投向這群“了不起的勞動者”,與他們一起“追尋光、成為光、散發光”。

發展牧草産業成為增收引擎、推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這是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古城鎮古城村黨總支書記、村委主任王新元努力推動村莊發展的具體實踐。
自擔任古城村黨總支書記、村委主任以來,王新元堅持黨支部建設和産業發展兩手抓,在古城村設立網格黨組織,劃分四個微網格片區,讓黨員幹部下沉到網格擔任輔助網格員,形成“村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黨員&&戶”的村黨組織體系,全面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想要帶領村民致富,産業發展是基礎。”在王新元看來,依託當地區位資源優勢,古城村發展奶牛養殖、牧草種植、乳業加工等特色優勢主導産業很有前景。目前,全村已建成規模化奶牛養殖園區4個,存欄奶牛1800余頭,鵪鶉養殖園區1個,鵪鶉十萬隻。古城村規劃創辦的地方特色食用油加工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建成後可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從過去寸草不生的鹽鹼地,到目前苜蓿草畝産量700公斤以上,古城村發揮草的多功能性,提升草産業附加值,以草業發展帶動當地村民增收,開闢出一條“生態生計兼顧、生産生活並重、治鹼致富共贏”的草業發展之路。
同時,古城村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通過打造一批旱能灌、澇能排、渠相通、路相連的標準化農田,改善農業生産條件,促進農業高效發展。
據統計,古城村近年來完成建造高標準U型渠30000余米,新增高標準農田2800畝,修建橋涵142個、59個閘門;平整田間路15000余米;申請“一事一議”項目工程,配套完善紅白理事會相關設施,為村民減少租用場地費用;建成老年活動中心、公共澡堂;實施東西主幹街道柏油馬路鋪設工程,更換太陽能路燈150盞……
王新元對農村文化建設非常關注。在日常工作中,王新元積極探索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網格治理新路子,創辦仁義鄰里議事廳,發動村裏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老教師等在議事廳中輪流值守,大力培育文明鄉風、淳樸民風、良好家風。
近期,王新元獲得“2024年山西省勞動模範”稱號。“作為黨總支書記、村委主任,就是要持續真心實意想村民之所想,改善村民生産生活,助力鄉村振興。”王新元説。








